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7,(10):6-6
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建设,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两者关系密切。和谐社会是目标、是目的,法治建设则是手段。  相似文献   

2.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是全区社会和谐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实现广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平安广西,我们必须采用法治的模式来进行治理。本文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立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广西民族法治的建设研究,以期对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谭万霞 《法制与经济》2008,(10):114-116
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关系的和谐是全区社会和谐的根基。为了更好地实现广西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平安广西,我们必须采用法治的模式来进行治理。本文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立法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广西民族法治的建设研究,以期对平安广西、和谐广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研究司法独立和舆论监督的理论基础为突破口,进而探求出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探求出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在我国所具有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两者和谐关系的努力方向以适应中国的特殊国情,希望在两者深沉的张力之中建立一个利益平衡和促进机制,使两者形成良性的互动博弈机制,为我们的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法治是社会和谐平安的基石,也是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  相似文献   

6.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劳动关系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基础,以团结权为保障,以集体谈判和缔结集体合同为核心的社会关系。集体谈判权是集体劳动关系的价值中枢。我国法律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目标应是促进集体协商,平衡劳资利益;完善劳资纠纷处理机制,和谐劳资关系。实现此目标,应完善劳资双方主体人格、规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完善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程序等方面,使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全面进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涵义,正确处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平衡利益的调节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新的社会阶层逐步形成,人与  相似文献   

8.
杨亚佳 《河北法学》2006,24(12):49-53
和谐社会应是以社会稳定为外部特征,以公平正义为内在精神,并具有健全的利益整合机制和矛盾处理机制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与法治社会相吻合.如果将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和谐社会则是实现法治的结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治.法治的形式正义提供着社会秩序的制度框架;法治的实质正义塑造着和谐社会的内在精神;法治的利益整合机制和冲突解决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保障正义、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利益协调机制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用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的关系和有效发挥其功能与作用的方式、方法。因此,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应当通过法律途径保障其建立健全,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0.
医生与病人之间有着相同的目标,那就是早日战胜疾病,健康生活,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利益共同体,但是一年前温岭市发生的一起医闹事件却将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向顶端,上百名医院工作人员上街游行抵制医院闹事现象,此次事件引发了法制界、医疗界以及媒体的重点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再是简单的纠纷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将在法治视角下来分析医患关系的近况、产生缘故以及解决方法等,分析目前法治对于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中,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监督权直接指向行政权和司法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渎职侵权犯罪。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促进国家公务人员的勤政、廉洁和高效,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治的轨道高效运转,协调各方利益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从建立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审视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在和谐司法的视野里寻找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定位,以实现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目标、价值、措施和机制的和谐,扩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为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2.
法价值是法的客体对于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利益、秩序、和谐构成了法价值的主体,它们与法治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利益是法治的逻辑起点,法治是利益均衡实现的最理性选择,利益均衡是秩序的前提条件,秩序是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和谐是法治的终极价值,是秩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是现代行政权运作的主要形式,是实施法律法规、履行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基本职能的重要手段。行政执法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法治环境的优劣,关系到行政双方是否和谐,关系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进程。除继续加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力度外,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方式方法,不失为进一步构建行政双方和谐关系、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检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职能部门中,反渎职侵权检察部门的监督权直接指向行政权和司法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渎职侵权犯罪。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通过有效的监督促进国家公务人员的勤政、廉洁和高效,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治的轨道高效运转,协调各方利益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因此,从建立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审视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在和谐司法的视野里寻找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定位,以实现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目标、价值、措施和机制的和谐,扩大反渎职侵权工作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为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5.
言论广场     
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建设,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两者关系密切。和谐社会是目标、是目的,法治建设则是手段。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不和谐,是次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并稳控这些不和谐因素,科学分析其生成原因,然后对症施治,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6.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之劳动关系协调主要由四种机制构成.我国现行劳动关系机制表现为“强资本弱劳工十强政府弱社会”的失衡结构.就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模式而言,上下结合的自协自洽型聚合了自上而下型及自下而上型的优势.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建构自协自洽型集体劳动关系,需增强工会的群众性、独立性以及培育主体的法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17.
贾应生  杨志成 《行政与法》2007,5(9):112-114
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础上,和谐立法是法治社会的立法追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多元利益共生于同一场域共同争夺着稀缺的资源,面对利益冲突,现代立法的利益调控功能日显重要。和谐立法其实质是一个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的交涉过程,当代我国和谐立法中的利益衡量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利益是人类相互联系的纽带,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变化。只有合理有效地协调好利益关系,妥善地处理好利益矛盾,形成和谐的利益格局,才能真正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丛涛 《行政与法》2006,(2):33-34
建设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治的和谐程度。而法治的和谐运行客观上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它是和谐法治的精神意蕴,是现代法治理念的逻辑基点。和谐法治的建构必须体恤人性,给予人的权益的最大关注。现代和谐法治的建构在现实层面不能忽视权利意识、行政权力运行、司法、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深化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格局中的作用,是应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显现的创新途径,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市加快"平安建设"、推进"法治哈尔滨"、"和谐哈尔滨"进程的重要保障。为此,哈尔滨市司法局成立专题调研组,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市人民调解在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中的作用,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