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1年3月,毛泽东原秘书、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被暗藏在人民军队中的反革命分子刺杀。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遇刺身亡的高级干部,一时震惊了中央。  相似文献   

2.
黄祖炎,江西省南康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担任中共信(丰)、(南)康、(南)雄中心县委书记兼游击大队政委,1930年任工农红军28纵队政委、纵委书记,1933年调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政府工作,任秘书科长.当时,正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全党的统治时期,由于黄祖炎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遭到“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就在黄祖炎政治上蒙受不白之冤之际,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毅然决定调黄祖炎担任自己的秘书.毛主席的这一决定,不仅是对黄祖炎政治上的莫大信任,而且也在实际上保护了黄祖炎.  相似文献   

3.
文彪 《世纪风采》2010,(8):23-26
1951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政府礼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一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了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济南英雄山墓地吊唁。  相似文献   

4.
戴茂林同志《真相调查》一书对“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的质疑 2013年,《高岗传》作者戴茂林同志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发表《“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说辨析》一文对“查档”一事提出质疑.2016年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查刘少奇档案”真相调查》一书(以下简称《真相调查》),进一步以作者对郭峰、李力群、赵家梁等人的访谈记录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所谓的“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事,完全是一起子虚乌有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黄新 《湘潮》2012,(3):4-6
在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墓高地,安葬着6位革命烈士,黄祖炎就是其中之一。他是6位烈士中唯一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曾任过毛泽东的秘书。黄祖炎,1908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康县一个陶业工人家庭,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秘书科长和毛泽东主席秘书,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前后,负责和分管档案工作有18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档案工作经历了一些值得回忆的往事,其中最难忘的是组织参与毛泽东同志藏书和文稿整理保管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毛泽东同志思想理论、丰功伟绩和领袖风范的敬仰之情,受到了一次终生受益的教育。(一)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青年时代,他就孜孜不倦,博览群书。革命战争年代,尽管戎马倥偬,但他总是千方百计搜集各种书籍报刊来阅读。新中国成立后,他有了更好的条件可以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辽宁省社科联、省档案局(馆)及省档案学会从辽宁省档案馆丰富的馆藏及征集的档案资料中精选了部分毛泽东与辽宁相关的图片资料,包括毛泽东同志亲笔起草、修改、书写或批注的文件、电报、书信、题词及照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毛泽东同志为辽宁的解放与建设倾注大量心血的场景,让我们在历史镜头的回放中,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今天美好生活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辽宁省社科联、省档案局(馆)及省档案学会从辽宁省档案馆丰富的馆藏及征集的档案资料中精选了部分毛泽东与辽宁相关的图片资料,包括毛泽东同志亲笔起草、修改、书写或批注的文件、电报、书信、题词及照片,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再现毛泽东同志为辽宁的解放与建设倾注大量心血的场景,让我们在历史镜头的回放中,铭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今天美好生活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共平江支部是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县城创建的最早的党支部之一。早在一九二二年冬,平江的陈茀章、余贲民即由毛泽东同志在长沙清水塘介绍入党了。他们回到平江后于一九二三年春建立了第一个党的小组,是年冬正式成立了党支部,由陈茀章任支部书记。这个历史事实,在平江最早的党员李六如、陈景潜的档案材料和他们的回忆中,作了较详细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济南英雄山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革命烈士纪念塔”巍然屹立,四周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一大批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其中有一位烈士,毛泽东主席曾连续三次就他的牺牲作过批示,并亲自到他的墓前凭吊。是谁与主席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是谁能享受如此的待遇?他就是原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黄祖炎。  相似文献   

11.
坚毅同志在《关于张闻天论著中的“三分法”观点》一文中,论及了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指出毛泽东同志对“中庸”观是肯定的。针对坚毅同志的这一观点,宋进、王玲同志专门撰文《应该全面理解毛泽东对“中庸”的论述》,展开商榷,指出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肯定“中庸”观。本文认为,双方的论争虽然有助于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但仅仅在肯定与否的层面上加以探讨是无法搞清楚毛泽东同志对孔子“中庸”观的评价的实质的。本文拟从如下几方面对毛泽东同志这一评价的内在义理加以探讨,以此就教于坚毅、宋进、王玲同志及其他理论界同仁。一、毛泽东对孔子“中庸”评价的前后矛盾及他的“中庸”释义与“中庸”本义间的逆差  相似文献   

12.
禹丁华 《湘潮》2004,(1):62-62
湖南省档案馆现今保存着丰富的“反右倾”运动档案材料。其中有一份中共湖南省委工作会议印发的文件,内容为会议重印周小舟1959年8月13日在庐山会议上给毛泽东的信,文后附有信的原稿影印件22页,文件开头用黑体字印有编者按:“……这封信在发出之前,经周惠同志作了修改。”此信主要是把他在庐山会议前后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及相关人员的交往以及他自己的思想状况向毛泽东作汇报。重要内容有:与彭德怀的来往和谈话经过;与黄克诚的关系;与张闻天的一次谈话;与李锐的关系;与胡乔木、杨尚昆的谈话;自己的思想状况和严重错误等。 这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档案文献。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  相似文献   

13.
<正>档案故事:这是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庆祝徐特立七十寿辰大会之际的题词:“坚强的老战士,祝特立同志七十寿辰。”原载于1947年1月10日的《解放日报》。中央档案馆编入《毛泽东题词墨迹选》(1984年5月,人民美术出版社、档案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追念毛泽东同志的光辉实践,重温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使我们更加感到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本文拟对毛泽东同志的节约理论作些探讨和分析。 (一) 毛泽东同志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同志节约理论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他在较多的文章中论及到了节约问题,本人初步理解,认为毛泽东同志节约理论的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正>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于2013年9月16日在北京联合主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和领域,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贡献,研讨了毛泽东的思想、生平和风范。本刊从这次研讨会的大会发言和论文中,选取19篇文章,加上一篇会议学术总结,编成这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专刊,以反映现阶段学术界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曾与许多同窗结下了深情厚谊。解放后,一些同学向毛泽东写信,有的想通过他介绍工作,有的想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毛泽东均一一回信,对他们的生活尽量给予同志式的帮助和照顾;但对他们的介绍工作要求,则未轻易答应,并予婉言拒绝。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一生与新闻事业有不解之缘。在长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报刊思想,对党的领导下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了一整套科学论述,逐步形成了既丰富又颇具独创性的毛泽东新闻思想,应该讲,毛泽东新闻思想,在人类社会新闻事业发展史、尤其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与他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事业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我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诞辰70周年之际,《毛泽东选集》1—4卷(第二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毛泽东思想宣传和研究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