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的完颜氏女真人后裔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对其萨满教祭祖仪式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一支仅存5000多人的完颜氏女真人在这片土地上以“守陵人”的身份生活了800多年,他们仍旧传承着古老原始的萨满教,信奉“祀神为先,敬祖为大”,作者从古老的萨满教祭祖仪式人手,窥见女真人渴望人丁兴旺,祖宗保佑,使得子孙后代不忘本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彝族祭鹁鸪     
李毕 《今日民族》2010,(3):34-35
每年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方圆数十里的各族人民,扶老携幼,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到村后的山坡上,杀鸡宰羊祭祀“鹁鸪神”,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3.
吕美丽 《今日浙江》2013,(20):56-57
在永康境内的国家级丹霞地貌风景名胜区方岩,每年农历八月初至九月重阳节前后,都要举行朝拜“胡公”的娱神活动——方岩庙会。各地的胡公会按历年各自约定的日期,带领岁汉班和歌舞队上方岩朝拜“胡公大帝”。每年参与方岩庙会的人数达20余万人次,热闹非凡。整个方岩庙会期间,不仅在方岩,全市乡镇处处锣鼓喧天、鞭炮震响,一派欢乐景象,可谓是永康百姓的节日。  相似文献   

4.
姚瑜 《前进论坛》2010,(2):61-61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灯节。相传,这个节日最初是为求得蚕丝丰收而祭祀“地神”。最早把这天定为元霄节的是汉文帝。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周勃、陈平等平息“诸吕之乱”,拥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当日传谕大赦天下,晚间军民举为炬提灯笼,游行京城以示庆祝。“夜”,古语为“霄”,正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习俗。东汉明帝信佛,提倡佛法,令百姓元宵节点灯敬佛,帮元宵节又有“灯节”之说。  相似文献   

5.
鲍锋 《今日海南》2012,(12):35-35
10月12日(农历八月廿七),是我国占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2563周年纪念日,海口市长流镇美新村600余名孔子后裔一如既往,开展祭孔活动,老夫也赶去凑个热闹。进了村,只见花花绿绿的标语就布满了道路两旁,不乏孔子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6.
在滇中腹地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三尖山北麓20公里处的大深山里,有一名为布札的彝家山寨,“布札”一词是彝语,意为架弩捕野兽的地方。这里的彝家人在每年的正月十八日,都要举行猎神祭祀节,彝家人自己称为“呢世嘎捏底”。  相似文献   

7.
闹元宵     
闹元宵王新民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就是春节后的第十五天(今年春节为2月19日),是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惯,陕西人是日吃“元宵茶”,茶由面汤里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爱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  相似文献   

8.
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白语叫“观上览”,观就是“逛”或“游览”之意。三灵指三个地方:即位于大理古城西、三塔寺旁的佛都崇圣寺,位于苍山脚下的仙都圣源寺,还有位于洱海西北岸的神都金圭寺。绕三灵的时间为每年农历4月23日至25日,共三天。农历4月23日大清早,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各村各寨的白族群众就穿红戴绿,浓妆艳抹先汇集  相似文献   

9.
丘北县官寨乡的壮族群众,每年农历的正月二十九日晚上过小年。过小年(壮语:跟兴尼)是相对于过大年而言的,没有过大年隆重,而且是晚上过。它是为那些外出打仗没有赶上过大年的功臣们补过年的一个特殊节日,有着一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1月9日,鲁山县人大常委会依法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下称“特调会”),对全县的土地非法买卖问题展开了调查。很快,35宗在老百姓眼里的“天大事儿”提到了常委会会议的桌面上。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9,(3):76-78
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女真这个北方游牧民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辽国和北宋,建立起与西夏、南宋中足鼎立的大金帝国,  相似文献   

12.
李珏伟,副研究员,女,汉族,天津市人,1931年生,195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苗族专业(四年)。1956年(实习期间)为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第—工作队队员,参与创制苗文。1957年在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语言研究室工作,196四年调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语言研究室工作,1980年,调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工作。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会员,贵州民族学会会员,贵州民族语言学会理事。1980年以前从事苗族语言研究,参加编写《苗汉词典》《汉苗词典》(黔东方言),未加贵州省民族识别工作队,对尚未确定的民族进行民…  相似文献   

13.
在保山一带的傈僳族、彝族、白族和汉族群众中,曾经流行一个古老独特、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节日———禁屠护兽节。每到农历8月23日这一天,屠户们封刀,猎手们禁猎,设祭焚香,供奉猎神,企盼六畜兴旺,走兽繁衍。据说农历8月23日是张飞的寿诞,民间有“张爷寿辰”之说。张飞出仕辅助刘备前,曾以杀猪为生,是有名的屠户。张飞虽鲁,却有善心,每到他生日这一天,便自断屠宰停业一天,他认为他生辰日子继续操刀杀生害命怕折了阳寿。后来,张飞当上了大将军,于是号令所属管辖范围百姓,定8月23日为禁屠节。传说归传说,但禁屠节在保…  相似文献   

14.
滚灯艺术由杭州湾畔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而生,是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民俗传统技艺。奉贤地处杭州湾入海口,滚灯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因为水患频繁,滚灯的源头与祭神的傩舞有关。后来又因此地是抗倭寇重镇,驻有大量军队,地方上也有民间组织,舞滚灯就变作他们健体尚武的一种训练载体了。滚灯从娱神走向健身和娱乐,深受百姓们的喜爱。地方上每逢各镇灯会节庆之时,庆贺活动中也必有滚灯这一项。  相似文献   

15.
春节的故事     
春节的由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的岁首,这是中国民间最盛大的、最热闹的民族节日。从汉武帝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一直沿用夏历(即农历)纪法,长达2080年之久。所以人们至今称“阴历”为“夏历”,或称“农历”和“旧历”。正月的第一天旧时称“元旦”,也就是农...  相似文献   

16.
雷金息 《今日广西》2008,(19):16-17
民间谚语云:“六月六,士晒书,女晒衣,农禳田。”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大寨红瑶传统的“晒衣节”,又称“半年节”、“粽粑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晒衣服、包粽粑、杀鸭子、祭田神,无论嫁出去的女儿,还是出去上门的儿子,都要挑鸭子、酒和礼物,携儿带女回家过节。  相似文献   

17.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其祭典与大陆人民毫无二致。此外,还有一些祭典比较特别:每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日,这一大全岛放假,台湾官方要举行隆重的祭典,以此视为“政府”纪念日的象征。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是孟子诞辰日,台湾官方和孟氏宗亲会均要举行祭典。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岳飞诞辰日.台湾各地的祭典仪式由岳氏宗亲会主持。郑成功于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集结25000人至台湾南部禾寮港登陆,逼荷兰人退至赤嵌城,经过8个月的战斗.荷兰人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明隆武帝赐郑氏国姓朱,晋…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门神     
胡迌 《台声》2008,(3):76-79
门神,看守门户之神,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信仰。中国古代“五祀”,有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溜(屋檐或堂屋),门居首位。在古老风俗中.祭祀门神可能是最久远的。《礼记.月令》曰:“孟秋之月其祀门。”《丧大记注》曰:“君释菜,以礼礼门神。”《淮南子》记载:“夏后祀户,殷人祀门。”到了周朝末年。正式有了专门为人护卫门户的神明。门神能够驱邪魔、保平安,卫家宅、助功利、降吉祥,二千余年来,傲立于各种寺庙和千家万户的大门上,历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州孔氏南宗的由来 2000年7月,位于浙江衢州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与复建的孔府一起开放。 中国自唐朝后各地皆设孔庙,但就孔氏家庙而言,全国仅有两座,一为山东曲阜的孔氏家庙,二为浙江衢州的孔氏家庙。衢州之所以建有孔氏家庙,是由于北宋末期金兵占领开封,1128年宋高宗赵构南渡,在临安(杭州)建都,孔子48代孙、衍圣公孔端友随驾南下,赵构将衢州的州学校舍赐予孔端友暂作“家庙”,并赐田五顷,以奉祭祀。这样,孔端友一支,就此安家衢州,繁衍生息。 孔端友“流亡”衢州行使衔圣公权力期间…  相似文献   

20.
焦丹 《今日民族》2010,(2):18-21
德昂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称较多,总称为“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是我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为德昂族主要聚居区。德昂族是古代濮人后裔的一部分,很早就定居于云南境内。南传上座部佛教约于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德宏地区,最初主要在傣族地区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