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乾 《法制博览》2024,(12):135-137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计算机犯罪案件数量上升迅猛,犯罪的载体和模式不断翻新,计算机犯罪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笔者就侦办的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依次从罪名概述、要件解析,从中德计算机犯罪历史沿革、对比分析,法律条文、证据固定、司法鉴定等方面进行法律实践反思,并从法律及技术方面进行法律实践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支娜 《法制博览》2022,(6):58-6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些利用相关技术及网络的互联在法律边缘游走的现象,进而也发展成为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互联的犯罪形式.我国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国,从而也会促使法律发生相对应的变化,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和探索已经有20多年,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文件十余部,研究网络犯罪应在这些法律文件的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3.
郭永 《法制博览》2024,(10):127-129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催生出新型的犯罪形态——互联网毒品犯罪。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治理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本文旨在讨论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法律机制研究。文章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探讨本主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考察,阐述了互联网毒品交易平台、网络毒品信息传播、网络毒品犯罪隐蔽支付手段、网络毒品犯罪国际流通性强、互联网毒品犯罪涉及罪名多样几点;第三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类型,包括网络贩卖毒品、网络推广毒品、网络走私毒品、网络募集毒品使用者和贩卖者、网络洗钱几点;第四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困境,从犯罪技术、跨国犯罪、法律规范问题、公众防范意识几点进行论述;第五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林志明 《法制博览》2023,(24):76-78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成为企业单位运营和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数据犯罪这一全新的问题。数据犯罪不仅给企业单位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单位的声誉、客户信任度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刑事合规视野下数据犯罪的治理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刑事合规视野下数据犯罪治理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犯罪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迅速增加,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网络犯罪危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正常秩序,其损失之巨,是普通刑事犯罪所无法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外网络犯罪者结构看,青少年占有很高比例。笔者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原因和预防措施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王铭辰 《法制博览》2022,(6):145-147
我国当前正处于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迅速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要素失衡,经济市场运行过程中压力不断增大,这也为各种犯罪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网络传销犯罪的发案率也迅速上升,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市场的秩序都带来极大的危害和隐患,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分析法等方法来分...  相似文献   

7.
吴丽娜 《法制博览》2023,(10):10-12
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为我们提供无限便利的同时又隐藏着巨大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网络犯罪如同庇荫处的霉菌不断腐蚀着灰白的墙面,传统的刑法体制正在面临挑战。基于互联网本身特点及其本土特征,笔者拟通过分析互联网犯罪的概念、立法特征、互联网犯罪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政策法规,在保证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互联网犯罪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黑客”的犯罪心理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当前,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在各种计算机犯罪中,最令人感到头痛甚至恐惧的就是那些被称之为计算机“黑客”的人所实施的计算机犯罪行为。所谓计算机“黑客”(Hackers)就是指那些专门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人。具体的说,就是指那些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并且对计算机系统以及有关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等进行破坏的人。尽管计算机“黑客”们的行为有时是开玩笑的或是恶作剧式的。但是,随着计算机“黑客”们行为的恶性发展,其行为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在获得信息与知识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犯罪手段。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屡见不鲜,但对于使用P2P软件下载淫秽物品,这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传播行为是否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本文将从刑法学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