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童年     
正~~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5)
<正>虽然不会打字,但借助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提供的便利,她只要按住麦克风大喊一声"米奇妙妙屋",动画片就会跳出来蓥蓥,4岁,幼儿园中班,她是我的小侄女。我总是在感叹,她比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上一代都要幸福很多。上周末去看她,她正在玩贴图,在一张白板上,按照给出的完成图,自己对比大小、颜色,然后粘贴到指定位置上,构成可爱的动物形象。打打闹闹临近中午,整张图粘贴完毕,  相似文献   

3.
忆童年     
<正>人生太沉重,总让人想起生、老、病、死这一类的话题;人生又苦短,总让人回想记忆中的一些趣事。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度过的,因为充满了苦涩,所以那些粼粼波光闪耀下的点点童趣就让人永久回味。我们家共有四个孩子,俩哥一弟还有我,孩子多负担重是我们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4.
树上童年     
正记得小时候,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树木,给了我幸福而欢乐的童年!我们那个躲藏在沂蒙山区东部的小山村曾拥有许多树,都是一些普通的树。什么梧桐、槐树、柳树、苹柳、楝树、苹果树、桃树、梨树、李树、枣树等,为我们的村庄撑起了一片绿荫,构成了一个蓬勃向上、绿意盎然的家园。那些树生长在村  相似文献   

5.
怀想童年     
最后一次回到出生地已是十年前的事了。儿时记忆中的出生地在每个清晨和暮霭时总能看到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上空缭绕,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麦草燃起的味道,亲切而温馨。我对出生地最留恋的便是那条喀什河,它蜿蜒逶迤自东向西而来,时而汹涌澎湃激起层层浪花,时而缓缓流淌卷着圈圈涟漪。记忆中是一帮孩子们在河边嬉戏玩耍,快乐的笑声和流  相似文献   

6.
童年记忆     
正~~  相似文献   

7.
保卫童年     
用最伟大的谎言和最凄美的微笑构筑的美丽童话。有一条街,父亲总不让儿子挨近,总要支个理由,悄悄绕开。原来,这条街窝藏着全城的狗肉馆,一年到头,街边立满了栅笼,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当活物广告,很多店前立着"现宰现吃"的牌子。那条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惧的味道,是挣扎的味道,是动物临终的味道……这是个高尚的父亲。他怕孩子的眼睛受伤,他怕幼小的心灵侵入毒素。他最怕的是,孩子在慢慢适应后变得坦  相似文献   

8.
保卫童年     
有一条街,父亲总不让儿子挨近,总要支个理由,悄悄绕开。 原来,这条街窝藏着全城的狗肉馆,一年到头,街边立满了栅笼,一只只憔悴的狗趴在里面,充当活物广告,很多店前立着“现宰现吃”的牌子。那条街上有股怪味,是恐惧的味道,是挣扎的味道,是动物临终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童年可以说纯野生的,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养活一大家子人可谓日夜操劳,没有时间顾及每个孩子的成长。在我们农村,基本上每个孩子都是这么放养的。打我会走路起,就和村里的几个同龄小孩一起野。赶牛、骑猪、抓老鼠、捉迷藏、挖泥鳅、炸牛粪……熊孩子爱干的事,一样没落下。无拘束的童年美好而快意,也伴随  相似文献   

10.
不凡的童年     
~~不凡的童年@吴启权 @王利勤~~  相似文献   

11.
童年的柳笛     
代玉国 《党课》2007,(5):100-100
老家的房后,是东荆河堤,翻过大堤,河滩上长着一片垂柳。每当春天到来时,它们就绽苞抽芽,随风起舞,其姿态之飘逸,景象之迷人,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踏青。大家拉起手,围着柳树转圈,嘴里唱着“打迷歌,拉小车”的歌谣,之后便散开,各自捋胳膊挽袖子撒丫子爬树,折下柳枝,拧成各种各样的柳笛。一时间笛声悠悠不绝于耳。思绪起起伏伏,朦胧中我仿佛又见童年的影像。  相似文献   

12.
缺失的童年     
最近,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小学组的比赛,虽然我的英语丢得差不多了,但看到那些孩子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讨论时咄咄逼人的气势,我仍然饶有兴趣地看下去。我边拣几个曾经熟悉的英语单词,边佩服这些孩子英语水平实在太厉害,自愧不如。当主持人给出讨论话题时,他们便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思维敏捷,语言流利,想法成熟,难怪两位外籍场外评论不停地说,他们实在太优秀了,他们的思想太成熟了,是不是没有经历童年,直接跨入成人阶段了?我听了不禁哑然,是啊,他们都还是不满12岁的孩子啊!他们说话的语气就如同大人一般,因为他们按…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春节     
我童年时代的春节,是在团场基层农业连队度过的。小时候,物质匮乏,父母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清苦。我非常清晰地记得:一家人平时吃的多为玉米面、白菜、萝卜、土豆;穿的多为粗布衣服。只有到了春节,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肉菜,我和弟弟们才能穿上布料稍好的新衣服。所以,在那个生活艰苦的童年时代,我最热切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相似文献   

14.
童年的书包     
不知什么缘故,随着年龄增长,常常想童年,想童年的趣事,儿时读书的影子时时浮现在眼前……那时候,家庭生活困难,上学连个书包都没有,故乡的学校离家近,抬腿就到,上学时胳膊弯里夹个书本和铅笔就走了。直到小学三年级时,父亲从舅舅家给我拿回一个老家人在山上放羊时背干粮的用毛线打的毛线兜当书包。从没有背过书包的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江言 《新湘评论》2011,(1):62-63
"上班"也就是上补习班。这几乎成了课余之后学生们的必备功课。平常放学后要"上班",休息日也要"上班"。如果没有上过班,那简直就是同学中的另类。而不少家长就这样"被自愿"地束缚自己,无论他们是否懂得教育,都习惯地把孩子送到各式各样的补习场所,仿佛这样才能让自己安心、放心,  相似文献   

18.
正歌乐山保育院于1938年在重庆歌乐山建成。我4岁多进入歌乐山保育院,时间大概是1940至1941年。虽然日子很艰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它却是那样地亲切,那样地甜蜜,那样地风趣,又那样地充实。自制的得螺转得好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保育院,玩的较普遍的东西,要算是陀螺了,我们都以它的方言名字"得螺"称之,做法与一般的陀螺也不太一样。一般的陀螺都把木头的下端削成锥形,由于  相似文献   

19.
黄祖洽 《湘潮》2011,(11):1-1
1924年10月,我出生在湖南长沙市稻谷仓11号一个小四合院。父亲在旧制中学毕业后,从祖父命,入法政专科学校学习并进入司法界谋生。  相似文献   

20.
胡茂全 《党课》2012,(9):104-105
打小我就受爸爸和哥哥的影响,喜欢抓鱼。初春,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爸爸在田里犁田,铁犁翻出的泥垄里钻出一条条肥硕的泥鳅。运气好时,还能逮到大黄鳝。我提一只水桶跟在后面,将它们全部抓捕入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