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土地改革运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新解放区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这是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首要条件.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以及全省各地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领导全省农民分批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8月闽侯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典型试验,冬天结合剿匪,在全省42个县逐步展开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5月,经历二年左右时间,大体上是分三批完成的.全省(除金门县和尚未解放岛屿外)的66个县、2个市郊区共6199乡均全部完成分配土地和颁发了土地证,健康、胜利地结束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运  相似文献   

2.
1951年 3月22日,中共湖北省委发出《关于全党动手普及深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号召全省人民深入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此后,全省人民以实际行动投入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 5月9日至25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全省县委书记联席会议,总结半年来全省土地改革工作,布置开展大规模土改复查运动。据统计,全省基本完成了4500个乡,900万人口地区的土改。会议要求在已土改地区,建立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互助组,发动群众投入爱国丰产运动。  相似文献   

3.
王睿  江澜 《廉政瞭望》2009,(10):24-25
事件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宣布在全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年冬起,在新解放区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52年除台湾省和部分少数民族聚届的地区外,全国的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使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4.
郑斌 《党史博采》2004,(6):46-47
渤海区沧县,是全国较早开展土地改革的地区之一,从抗战胜利后开展反奸复仇清算运动开始,到1949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前后历时三年多,大致经历了反好清算复仇、前期土改、后期土改三个阶段。 一、反奸清算复仇运动和沧县的两次“万人斗争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解放区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老解放区的部分地区减租减息不够彻底,封建剥削仍很严重。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追求新生活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自愿地保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1945年10月,中共山东中央  相似文献   

5.
<正>从1949年冬到1950年春,中国共产党首先在解放时间较早和条件较成熟的华北部分地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其中包括北京郊区的土地改革。这期间的土地改革,尤其是对富农政策的初步调整,既是新中  相似文献   

6.
宜宾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宾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土地改革胜利结束的基础上从组织互助组开始的,经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前者为后者的过渡形式,即为后者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一、互助组阶段(1951年秋一1953年冬)1951年3月至1952年4月,宜宾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近20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和部分生产、生活资料,实现了多年梦想的“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生产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大多数农民家底很薄,资金、耕牛、农具短缺,加之单家独户经营,难以抵御各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地区(当时包括松江、黑龙江、合江、嫩江省和哈尔滨市)农村的民主建政运动从1948年11月开始到1949年3月结束,通过民主建政巩固了农村政权,加强了贫雇中农的团结,提高了群众的觉悟,密切了干群关系,贯彻了党的政策,推动了生产,同时也取得了基层民主建政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48年7月2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为了适应土地改革后各项建设和革命的需要,指示各省1949年3月以前,召开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会议并选举村、区、县三级政府委员会。黑龙江地区根据东北政委会的指示,从le…  相似文献   

8.
1949年7月,宜昌县解放后,中共宜昌县委、宜昌县人民政府,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清匪反霸和减租减息,并建立了农村基层政权,培养了一批农民积极分子,为顺利进行土地改革创造了条件。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同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提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区,秋后即应实行土地改革,并争取在两年内完成”的要求。10月,宜昌县委从本县实际出发,作出了分两批进行土地改革的实施方案,即第一批为分乡、小溪塔、龙泉、鸦鹊岭、土门垭五个区,从10月开始,1951年6月结束;第二批为雾渡河、太平溪、莲沱、桥边、三斗坪五个区,从1951年6月开始,  相似文献   

9.
从解放─60年代1949:①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50年:①4月解放海南岛。②6月,土地改革法公布。③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开始。1951年:①5月,西藏和平解放。②7月,治理淮河第一期工程完工。1952年:①1月,“五反”运动在全国展开。②6月,荆江分洪工程完工。③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④10月,天津塘沽新港建成。1953年:①春,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运动结束。②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了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总结历史经验,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广东叶剑英研究会、广东叶剑英基金会、广东中共党史学会等单位于2000年12月7日在广州召开纪念广东省土地改革运动50周年学术讨论会。 曾经参加广东土地改革运动的部分老同志、史学界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者评述了从1950年10月开始至1953年4月结束的土改全过程,肯定了运动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存在的问题。有些同志讲述运动中后期出现“左”的偏差和造成的危害,以及产生这些偏差的原因。有的同志认为,衡量土改好坏的标准,应该以是否符合《土改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1950.9.15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完成与结束土改指示。10月20日,省政府公布《山东省土地改革实施办法》。10月30日,省政府发出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指示。到1951年9月,全省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王道 《奋斗》2019,(10)
正四、土地改革黑龙江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从1945年6月开始,到1948年春季结束,大体经历了清算分地、煮"夹生饭"与砍挖运动和平分土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贯彻"五四指示",开展清算分地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5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哈尔滨召开了松  相似文献   

13.
博览之窗     
王震到苏联治病前后 1952年夏天,王震正在主持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工作,突然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这场批判,是从牧区的社会改革工作引起的。 1952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发出《关于北疆牧区镇压反革命的指示》,确定在全疆减租反霸已经结束、土地改革尚未开始前,在北疆游牧区开展一次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同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电告新疆分局并西北局:中央认为,新疆分局5月26日关于北疆牧区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9,(19)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广大干部坚决执行党中央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指示,为整个东北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解放战争时期的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干部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即抗联干部、从全国各解放区调派来的干部、在剿匪斗争和土地改革中培养的本地干  相似文献   

15.
一、土改的背景和条件抚远县土地改革运动正式开始于1948年春节以后,历时4个多月便宣告结束。这场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在本县之所以能顺利地完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从1946年8月开始的以佳木斯、富锦等中心城市为先导的土地改革运动已接近尾声,先行市县所创意约丰富的土改工作经验对本县的土改工作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2、从1946年春节看.合江军区剿匪部队多次开进抚远地区,剿灭了尤德荣、刘洪山等各路土匪,有的部队长时间驻守抚远保境安民,给抚远地区创造了~个和平和相对安宁的客观环境,对本县的土改工作十分有利;3、194…  相似文献   

16.
<正>摆脱无奈困境,撕掉贫困标签,贴上靓丽名片,贵州有信心,有底气!在4月16日开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陈敏尔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的奋斗目标: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过去五年,贵州全省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向贫困发起"总攻",五年减少贫困人口776.8万人。但仍有372.2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  相似文献   

17.
1 1947年冬季,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在东北局领导下,东北解放区各地开始结合土地改革和生产运动,在地方进行了整党建党运动,在部队开展了整党整军运动。 这次整党运动,主要是解决党的地方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中存在的成分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及部分干部党员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东北局鉴于东北解放区各根据地党的基层组织尚未普遍建立的情况,提出这次整党应以关内来的老干部和原抗联的干部为重点。1947年12月31日,东北局在《关于一九四八年任务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整顿党内思想及工作作风,由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地开展关于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的检讨会议,把全党的思想提高到新形势与新政策的认识水平,反对地主富农及城市资产阶级的思想侵蚀,反对官僚主义、军阀主义的工作作风。”关于党内审查干部成分的问题,《决定》明确指出,先是为了弄清思想,不要变成清洗运动,要坚持党内与党外斗争的严格区别,同时要注意防止产生排斥知识分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所称黑龙江地区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北满地区和西满地区一部分,这里解放最早,也是最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地区。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土改斗地主摧毁了一个绅士阶级,是道德崩溃的开始。这种全面否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运动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已经不仅是对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抹黑,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认知,从根本上否定了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斗争历史。从当时黑龙江地区的土改运动来看,土地改革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  相似文献   

19.
任弼时曾参与制定党中央关于土地改革的正确路线和政策,发表了许多重要著作和讲话.他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作出了特殊贡献.尤其是当晋绥边区及全国土地改革发生“左”的偏差时,他于1948年1月12日亲自参加了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扩大会议,发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著名长篇讲话,并在1948年5月8日和6月28日,两次代中共中央起草了给晋绥分局的指示信,为端正晋绥边区各级党政干部的思想、正确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及时纠正偏差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利用三年时间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生产贵在遵守时令节气,"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华东区土地改革主要是在冬春季节或夏收秋种之间,力争不违农时、生产渡荒。华东区土地改革分为准备和实施阶段,利用1950年冬到1951年春、1951年冬到1952年春两个时间窗口,提前完成了土地改革。华东区土地改革与其他大区相比,较好地保存了富农经济。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村活力,改变了农村社会各阶层的土地占有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