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解放不仅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解放思想本身应具有广泛群众性。思想解放不只是少数“智者”的事业,而是由亿万群众自觉参与的伟大事业。继续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光有领导机关和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只有让众多的“小人物”参与进来,成为思想解放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基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才是推动思想解放的主体力量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钟宜 《西部社会》2002,(6):20-21
思想解放是贯穿于改革全过程的重要课题,西部大开发要求思想大解放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西部的思想解放,或者说西部思想解放的切入点在哪里?笔者从为,应高度重视制度创新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制度创新是西部思想解放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西部的思想解放最终应通过制度创新表现出来。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西部思想解放的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观点网络     
《创造》1999,(3)
思想解放的层次内涵苏开源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提出,思想解放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思想活动,其内涵是一个由三层次逐级递进的蕴含构成的整体。①挣脱思想束缚是思想解放的表层意合。思想有了束缚,便不能“自由”思想。在当代中国,封建残余思想,传统习惯势力,特别是各种教条、形而上学和“左”的思想,依然程度不同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继续从这些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乃是思想解放最直观的意舍。②焕发思想活力是思想解放的第二层意含。思想解放不仅意味着“自由”思想,更意味着“自觉”思想。一个人头脑中即便没有多少条条框框,但…  相似文献   

4.
《山东人大工作》2007,(11):58-58
《学习时报》近日刊登钟国兴的文章说,在任何时候。思想解放都必须以实事求是为要求,关注时代大局和实际问题,并由此出发去思考和探索。我们经历了29年的思想解放历程.实际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今天的实际对思想解放有了哪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龚浔泽 《群众》2008,(8):79-80
思想解放首先是一个思想领域的话题,但它从来没有仅仅停留于此,它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推动思想解放,不仅是对各级党政干部的要求,普通百姓也不能置身事外,因为解放思想需要群众的支持、参与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倡思想解放,不排斥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时期20年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从真理标准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第二次思想解放从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开始;第三次思想解放是从党的十五大开始。新时期的三次思想解放在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两点。一、从“唯政治”思维到“发展是硬道理”的转变我们的政权是通过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建立起来的,而政权的巩固也离不开政治斗争,这样人们自然就形成了重视阶级斗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然而,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时代主题的转变,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矛盾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时代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只有首先在思想上获得优势,才能建立经济上的优势。一个地方解放思想的程度取决于领导者的思想高度。思想解放首先必须是领导者的思想解放。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领导者的思想解放,就没有全社会有效的思想解放。领导者是解放思想的关键性少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历了两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以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大;中击,极大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第二次是“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9.
1.工作的成效与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变革成正比。只有选人的人思想解放,才能选出思想解放的人。一个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人,一个四平八稳、缺乏进取精神的人,一个不愿承担用人风险的人,选不出思想解放、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人。  相似文献   

10.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我国共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的大潮。这三次思想解放大潮一次又一次地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一次又一次地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有力地启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在三次思想解放大潮的洗礼中,使...  相似文献   

11.
沈法妍 《人民政坛》2008,(11):10-12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福建法院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福建法院所取得的每次重大突破、每个重大进步、每项重大成就。都发轫于思想解放、得益于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实践检验真理”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开阔了地处内陆的山西人民的视野,由此,山西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出现了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如同全国一样,山西人民已经和正在走出封闭、走出落后,以思想解放的崭新...  相似文献   

13.
刘涛 《长白学刊》2001,(6):88-8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纵观社会发展史,每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每一次巨大的社会进步,都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为前提。因此,思想解放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将贯穿于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始终,没有止境。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篇放:一是以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为实破口,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为显著特征的思想解放;二是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以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为显著特征的思想解放;三是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为标志,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鲜明主题,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主要内容,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显著特征的思想解放。这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都先后以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思想解放的二十年。二十年来,伴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不断突破禁区,观念不断变化,思维方式不断变革,这场彻底的革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思想解放的精髓及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首开新时期思想解放先河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倡导的解放思想,是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  相似文献   

16.
何峻 《前沿》2009,(3):133-13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宪法观念并自觉向前推进的。思想解放为宪法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思想理论元素。思想解放引领着党在宪法理念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宪法的修改与完善都是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党领导人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宪法发展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1978年5月,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讨论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大大促进了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对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思想解放的30年,就是不断冲破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束缚的30年。思想解放是中国改革开放四条基本经验的首位,因此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继续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某些束缚、突破中华传统文化的某些束缚、破除改革开放中形成的某些思想观念的束缚。推进思想解放虽然需要各种条件,但最为关键的是要实行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19.
蔡伟 《今日浙江》2009,(12):41-41
解放思想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当前,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综合协调、配合参与的工作越来越多,而思想解放的深度和宽度,直接影响着组织工作的谋划高度和推进力度。因此,找准新形势下解放思想的着力点,在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上快人一步、超人一拍,对于推动路桥组织工作大发展,服务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七大发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号召,全国积极响应,政界、思想理论界纷纷发表谈话和文章,广泛热烈讨论:为什么现在高调提出新的思想解放,新的思想解放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与30年前启动的思想解放有何不同的特点,哪些人需要思想解放,新的思想解放的起点和标志是什么等问题。最近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当代著名理论家、本刊总编辑段若非,下面是采访笔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