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通过的第一个历史决议。延安整风后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即长达11个月的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大会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任务就是讨论党的历史问题,在整风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党的历史的重要问题作出历史的决议,以统一党内的认识和思想。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政治局的秘书,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与了《历史决议》的准备、起草、修改工作。加之后来胡乔木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胡乔木成为党内两次参与起草历史决议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参与了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历史决议》 ,并协助毛泽东对《决议》草案进行了修改工作 ;负责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 ,其间对《决议》稿的起草、修改提出过许多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意见 ,对若干党史问题和如何评价毛泽东等问题作出过深刻的分析。胡乔木先后参与了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 ,为解决历史问题、统一全党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宋月红 《前线》2014,(3):121-12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相对于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而称为第二个历史决议,并作为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标志而永载史册。它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历史意义,关键在于起草工作确立了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最根本原则。然而,贯彻这一最根本原则却并非易事,既排除一些干扰,又实现理论创新,才终成第二个历史决议。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22,(1)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和经验教训作出了正确结论和科学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和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仓 《党的文献》2013,(1):62-68
在陈云看来,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是党、军队和人民的领袖,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选择的结果.因此,“文革”结束以后,陈云强调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他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提出了关键建议,为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陈云之所以能够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于他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蒋永清 《湘潮》2014,(3):4-8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全面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肯定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以此为标志,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7.
198 1年 6月 2 7日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陈云对于《历史决议》的起草提出了不少重要的建议。他非常赞成邓小平的意见 ,即 :这个决议所要解决的最核心的问题 ,就是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 ,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为此 ,他建议增加“建国以前 2 8年历史的回顾”一节。这个建议 ,得到邓小平和全党同志的一致赞同。这是陈云对《历史决议》作出的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我们评价和纪念毛泽东,离不开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这是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奠定了全党全国对毛泽东评价的重要原则和坚实基础。经过30多年的风云变幻,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决议》提出的原则和判断,像邓小平当时所讲的一样,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推不倒、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文献》2011,(3):6-7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0.
刘维芳 《党史文汇》2008,(10):41-44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为了总结历史经验,统一全党思想,从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央决定对建国后的历史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为了这一目的,中共中央决定,要集中全党智慧,作出《关于建围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由于毛泽东是“文革”的主要发动者和领导者,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成为《决议》需要处理好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韩晓青 《党的文献》2021,(4):99-106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在这个决议的起草过程中,邓小平给予了重要指导.他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准确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为《决议》定下写作思路和原则,从弄清大是大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要求出发,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明确要求把"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核心的一条"和"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对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和毛泽东思想进行评价和分析;要求对新中国成立后党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客观、辩证地看待党的历史;强调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今天,重温邓小平对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指导,学习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于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站在全局的高度,适时提出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领导了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全过程。他率先批评两个凡是,提出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起草决议提供了正确指南;指导国庆30周年讲话稿的起草,为起草决议奠定了基础;确定了起草决议的指导思想,并对决议的大体框架作了设计。他站在历史的高度,强调全面正确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历史,对重大问题的分析要恰如其分,不能写成黑历史;强调要充分肯定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科学分析其晚年错误,坚持毛泽东思想;指出不能把错误全部推到毛泽东身上,而要集体负责。邓小平领导起草决议的过程,展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超智慧和坦荡胸襟。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是在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经过长时间的、广泛而深刻的党内外讨论后,由胡乔木负责带领起草小组完成的。它是一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建国以来重要历史问题做出评价的政治性文件。它是否出台、何时出台、如何出台都事关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不能不慎重考量。邓小平、陈云是对《历史决议》的出台思考较全面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迄今已经30多年了。经过历史的检验,该决议的基本结论如今依然能站住脚,其关键就在于邓小平围绕"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一主题,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历史主义原则。从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历史决议过程中,提出了起草决议的三条"总的原则":第一,确立毛泽东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思想最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黄黎 《党史博采》2008,(12):4-9
随着平反冤假错案大规模展开和拨乱反正的深入进行,全面、彻底地清理"左"的错误,对历史问题作出全面总结,从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统一党内外的思想,成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亟需解决的问题。《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过程也就是党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拨乱反正的过程。从1980年3月决议开始起草,到1981年6月决议正式通过,全党围绕着党的指导思想问题充分发扬民主,展开广泛讨论。特别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等关系全党团结和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展开了认真而深入的讨论。其中,邓小平对《决议》的起草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和建议,体现了一位政治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超凡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2011,(3):6-10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纪念决议通过30周年,本刊从邓小平1980年9月至1981年4月会见外宾的谈话记录中,选编了一组有关正确评价毛泽东、坚持毛泽东思想和起草历史问题决议的谈话,供研究参考。这些谈话,少部分内容曾在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有所披露。标题是编者加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发表30年了。作为参与工作的人员之一,当年起草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龚育之在10年前答记者问,对《历史决议》的起草情况作了全面介绍。他讲得很好,既有宏观纵横,又有微观细节,相当周全。很遗憾,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否则。他定会有高见来再论《历史决议》的。  相似文献   

19.
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文献。《决议》突出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以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了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顺利完成,也为1981年的《决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35周年。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统一全党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