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晓茹 《各界》2009,18(12)
本文作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为学生创造好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激活课堂教学气氛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对知识的理解立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创造好的问题情境,应当注意设置问题的角度和梯度,把握时代特色,为学生创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当代人们想象力面临着市场经济、现代科技、信息网络社会、全球化等方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想象与知识、情感、意志的互动生成,营造想象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要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启发和培养农村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老师们常说教无定法,这只能说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罢了.其实,教学是有一定规律和一定方法的,我觉得这个一定规律和方法就是要不断创新.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要培育具备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那就应创造并应用不断创新的教育方法.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传统习俗,囿于狭识是难言创造的,也就难培养出具备创造精神的创新人才,这取决于教师.  相似文献   

5.
闫会民 《各界》2007,(6):11
创新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可以有所作为。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挥思想品德课特有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学会挖掘时事信息,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呵护不同声音,开发学生想像空间;鼓励质疑问难,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拓宽求知渠道,积累学生知识厚度;引导探究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苏翔 《学理论》2012,(14):263-264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通常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学唱歌曲而没有加以拓展,没有给学生更多地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需求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利用唱游教学、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等不同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语文教学界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水平的战略意义.针对中学生写作的思维障碍,加强思维训练,显得尤为紧迫、必要.根据笔者初略探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学习训练:想象力的训练、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和思维创造性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学习自由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光 《理论导刊》2006,(8):87-89
学习自由是现代大学的核心教育理念。学习自由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之上,提倡为学习者和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为学习者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生活追求提供适宜的生长土壤。学习自由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目的是要培养有独立精神、创造精神的人。而创新人才最可贵的品格就是独立思考,思想活跃;善于想象,敢于怀疑;方法灵活,重视实践;人格健全,独立性强。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因而,学习自由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有着天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洪曼 《各界》2009,18(3)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数学教学而言,只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腾肖 《各界》2007,(6):134
初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思考,善于思考,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当然,强化思维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也是大有帮助的。1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求异思维课堂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以既定的安排来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当学生提出的一些新异方法和思路时没有予以重视,或  相似文献   

12.
唐亚 《各界》2009,18(7)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文艺作品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对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所以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审美在移风易俗,美化人的心灵,特别是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寓善于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康德把<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归结为先天综合判断是何以可能的问题.康德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借助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想象力.想象力作为一种把以前未曾存在的对象创造或者再生出来诉诸直观的心理机能可分为两类:再生的想象力和生产的想象力.在康德知识学中,所谓再生的想象力又叫联想,是一种处理现成对象的经验的想象力.生产的想象力又叫先验的想象力,它是思维用其先天固有规律--范畴综合感性材料,形成知识的能动的心理机能.想象力这两种含义分别解决了先验范畴的客观有效性及判断形成的可能性问题,进而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阿娜 《学理论》2011,(36):284-285
英语考试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英语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英语考试也是检查教师英语教学效果、更新英语教学手段,促使教师"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方法。但目前,高职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高职英语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本课题旨在通过高职院校英语考试现状分析研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运用考试数据,探究科学合理的、能全面、准确反映学习者语言技能的考试方法,鼓励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英语考试制度,从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韩金树 《各界》2007,(6):130
新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在于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急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引导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从而不断推进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7.
邱爱平 《学理论》2015,(6):233-234
语文复习课中运用现代化媒体创设复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复习课中创设想象情境,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考;创设交流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复习课堂;创设应用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  相似文献   

18.
拥有对生活的美好想 象,生命才是真实 的、生动的。如果没有了美好的想象,那才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呢!动物没有美好的想象,也就没有苦恼。而人由于有着这样的美好想象,在体验美好想象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就产生了苦恼。生命的美好想象及欲望,是天然而自由的。想象是心理活动,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能力。而生命自身又存在着种种局限和欠缺,加上社会的限定和偶然因素的存在,这些东西就会造成对于美好想象的实现的难度,以及幻灭。我们的苦恼,来源于生命的本体性欠缺与美好想象之间的差距,即不平衡。而这样的不平衡,任何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毅  杨秀霞  陈洁  梁勇 《学理论》2012,(28):172-173
计算机仿真大赛对普及仿真科学技术知识,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研究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积极的影响。计算机仿真大赛为创新教育创造了环境,在计算机仿真大赛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智斌  安玲 《各界》2010,19(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要创新性地教,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地学,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教与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