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金祥 《学理论》2013,(18):274-275
翻译伦理一是指译者自身的素质;二是指译者对于译入语文化的伦理责任;三是指译者对原作者及读者的伦理责任;四是指译者的翻译态度以及行规。译者树立正确的翻译伦理荣辱观对于翻译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译者应具体做到:以热爱、弘扬祖国的语言文化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为耻;以重视再现原文、原作为荣,以胡译、乱译为耻;以对读者负责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精益求精为荣,以粗制滥造为耻。这种才能保证翻译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强调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根据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适时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尽量在译文中再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3.
彭志瑛 《学理论》2013,(15):229-230
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因而也要遵从人类交际的规律,即最佳关联性。字幕译者解读影片时,分析源语对白和源语受众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译者在动态编码时,预测目的语受众的认知语境,试图生成与受众具有最佳关联性的目的语字幕,让其以适度的认知努力获得较大的语境效果,最终实现原影视制作者的交际意图。通过译例分析发现,译者采取不同翻译策略都是基于最佳关联的考虑。最佳关联视角对影视翻译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带动社会文化、伦理价值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革,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在现代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复杂的系统几乎无处不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会形成一种系统,这个系统的组织建立、有效运行就会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也可以把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5.
忠实是成文法翻译的首要原则,但成文法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仍然存在,而且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其原因在于:对源语法律文件的正确理解有赖于译者;对目的语的精确运用有赖于译者;对翻译目的的准确把握也有赖于译者.当然,在成文法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仅要受源法律文本用语的制约,而且要受对等功能的制约,译者对成文法翻译目的中"准确性"的理解并没有选择的余地.  相似文献   

6.
唐念尧 《学理论》2009,(27):230-231
作为公文文本的“房卡使用须知”,是一种呼唤型文本,其汉译策略只有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构建、价值判断和意识状态的翻译规范,译者才能实现翻译目的,反映译文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语言的交际单位,是结构与意义的统一体;任何语篇均具有 衔接性和连贯性。翻译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也应当在语篇层次上进行,以保证翻译的忠实 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32)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1988年出版了《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作者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该模式要求译者透彻地分析和准确地理解源语文本及其功能与翻译目的,从而帮助译者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贞  胡伟华 《学理论》2011,(35):235-236
我国当前大学翻译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实施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课堂实践;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学习等。  相似文献   

10.
仲晓娟 《学理论》2012,(26):106-107
系统功能理论是一个近年来影响较为深远的理论,对翻译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它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本质、标准以及过程,研究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对翻译幽默语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谢菲 《学理论》2013,(17):209-210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元功能理论出发,探究机器翻译的缺陷,可以看出翻译一般寻求的原文和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语篇是个意义的单位,是一定的情景语境中起作用的单位。因此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个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即使在机译日益普遍的今天,机器翻译很难做到从语篇角度把握原文。这也要求我们在做翻译实践时应该从总体上把握原文,从而在两种语言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这三个层面上实现真正的对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广州地铁的双语公示语翻译中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译文内容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地铁公示语翻译应该统一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许韶明  陈绍东 《学理论》2009,(14):176-177
本文从语境和语言功能的角度讨论亵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处理问题。文章提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力图把亵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对表现人物动作、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功能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唐敏 《各界》2008,(12)
语言迁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研究的中心问题。通过分析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进而探讨其对翻译能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这对有效提高翻译能力是可行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行政伦理价值体系重塑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行政伦理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行政伦理体系,必须重塑作为行政伦理体系核心的行政伦理理念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忠实程度取决于对原文的解读.翻译始于词句却不能止于词句,要从整个语篇的语用层级探寻词句含义,把握语篇结构及语言风格,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忠实.<醇翁亭记>的理解与翻译给我们提供了恰当的例子.  相似文献   

17.
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功利目的非常明确的社会活动,其中研究者的利益回报是刺激和激发科研热情的强大动力,是科学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选择和确立合理的国家、研究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回报结构,对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5)
语言发生在一定的交际情景里,在不同的文化情景,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语言的语域特征也不同。在旅游景点宣传资料的英译中,需要更多的考虑英语文本的语域特点,在翻译中做到功能的对等,使译文更加符合外国人的文化审美取向和情感取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文本宣传、告知、呼唤和吸引潜在外国游客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基于翻译学中的读者研究,阐释读者关照的外宣翻译理念;同时,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官方英译为例,结合翻译语篇所体现的政治分寸、文化差异、逻辑层次、行文节奏,分析其面向译文读者的翻译特点,望为外宣翻译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我国的外宣翻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工作。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如何做好陕西当地土特产外宣翻译工作,即如何用既符合语言语法规则及表达习惯,又能准确表达陕西土特产的特有元素和文化来进行对外宣传翻译,成为了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陕西土特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实际意义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培养外宣翻译人才、提升外宣翻译内容质量以及提高企业外宣能力这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可行性参考意见,以期达到推进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一、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