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理论》2015,(3)
王阳明"致良知"论,是其心学的最高概括,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是维护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致良知"论充溢着强烈的道德实践精神,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2)
王阳明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学术创作中,把《大学》中的"致知"学说和孟子理论中的"良知"学说充分融合起来,从而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无疑这一思想的表述和内容才是王阳明学说最后阶段的集大成理论,也是王阳明哲学思想最本质的地方。他把"良知"说和人的实际力行充分融合起来,以此来把行动的真实力度嵌套进"良知"说的理论当中,从而使得本源性的良知具有了实践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主客相融、亦主亦客,集本心与天理于一体.王阳明"致良知"命题的经典诠释,就是读者运用自己的良知,去与经典文本意义中体现出来的圣人的良知相交融.从了解经典文本的符号意义,进而了解经典文本意义中的"理".最终达到对于圣人良知的体悟,实现自己的"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就是"良知"致"良知".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内涵丰富,其中所蕴含的廉政思想主要体现在“破心贼”“行方圆”“致良知”三个方面。他认为当私心杂念泛起,“恶向胆边生”时,一定要果断拔出“规矩”这把“利剑”,斩除“心中贼”,以达到“致良知”的廉政效果。在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当下,积极借鉴王阳明的廉政思想,“破心贼”以筑牢思想基础,“行方圆”以完善制度体系,“致良知”以实现知行合一,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静 《理论导刊》2007,(7):104-106
王阳明摒弃陆九渊对程朱理学的沿袭之累,在继承陆学的心本论和工夫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缜密的心学体系,从而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1)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教育家,为了在士人和大众中普及心学信仰,他通过书院讲学、讲会、兴社学、发告谕和制乡约等教化途径,达到了"化民成俗"和建构大众道德信仰的目的,又使心学信仰演化成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实践规范和道德准则,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体用论视域内,阳明心学体现为内在义理层面的由本体到功夫的展开和外在实践层面的由本体到事为的展开,二者在心与理和心与物两个向度达到辩证统一,从而为王阳明的廉政思想和实践的当代转化与价值启示提供了理论逻辑担保。阳明心学以“良知”为廉政之基,以“亲民”为廉政建设的用功之地,以“知行合一”为廉政建设的规范要求,以“乡约”为廉行的外部约束手段,形成了一个心学化的廉政思想与实践体系,此对于促进各级党员干部洁身自好,真做事、做实事,构建取信于民的廉洁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特别重视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阐释。"诚意"与"致知"都与心体以及精神境界相关,这正是王阳明经典解释圆融通达的特点,也是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重要区别所在。通过分析王阳明对《大学》中"诚意"和"致知"的解释,并与朱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以呈现阳明心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圣人人格是历代儒家学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儒家学者的圣人观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嬗变,特别是在圣学内容和成圣路径的规定上。明代大儒王阳明认为"尧舜人人学可齐",只因圣人与常人之心本无二致,圣人之知只知天理,圣人之学惟致良知,圣学功夫只要知行合一。显而易见,世俗化的规定是王阳明圣人观的显著特征。透过王阳明的圣人观,结合其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社会背景后不难发现,针砭时弊,揭露时学误人之实,拔本塞源,力倡回归圣学之事,乃是其所蕴含的真正旨归。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对朱熹有关<大学>的"移其文""补其传"进行了批判,强调要恢复<大学>"古本",并通过对格物、新民等范畴的创造性诠释,论证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实现了对<大学>的心学化诠释,最终为其心学体系确立了经典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教育目的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总体上是一致的。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教育目的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之间存在着矛盾。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6)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我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特别是春秋时期的私人讲学的兴起和繁荣,各门各派的教育思想都百花齐放,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却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教育思想。这些丰富而鲜明的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当时的教育内涵,而且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我国出现了一种原本只有医学、商业等领域才有的怪现象——滞胀。诚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也相继而起,使得现代教育呈现一种病态现象——教育滞胀。解析我国的教育滞胀,不得不提到教育目的,特别是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目的是使其逐步具有可操作性。因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育质量又和我国目前的教育滞胀存在密切关系,所以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对缓解我国的教育滞胀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闻文 《学理论》2022,(7):41-45
《拔本塞源论》作为王阳明晚年的重要著述之一,其包含了“万物一体”“圣人之学”“理欲之辩”等重要思想。而其中对理欲关系的阐释更是切中与精练,这不仅体现在他把理欲关系与其他思想结合在一起论述,从而更加通透地阐释了这一学说,既区别于程朱理学所言之理欲的内涵,又从心学的层面对其进行新的赋义;而且更可以从中窥见理欲关系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即理欲关系作为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贯穿于其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学说之中,并统摄这些思想。继而由对“理欲”关系的立与破,一方面阐发其心学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导归圣人之境,以承继儒家道统。  相似文献   

15.
席颖 《学理论》2009,(27):266-267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决定着人的培养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确立了基本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依据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促进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虽然不是直接谈美,但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王阳明一生从事教育,其目标就是教人"致良知",体认自有本心,成就完满人格。明确人人具有成圣的潜质,树立成圣的理想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目标。王阳明"心外无物"的审美本质论,极大地提升了主体的地位,万物的本质向人开放,万物的意义向人生成。启示青年学子投身世界,拥抱世界,并具有为世界揭示意义的广阔胸怀和宏大气魄。王阳明以身心的体悟和实践为"致良知"的工夫,重视通过情感的力量来化育人心。寓教于乐启示我们把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通过"乐"的工夫来潜移默化地激发本心"良知",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乐在其中也学在其中。王阳明"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引领学生超越有限的生命存在和有限的意义,获得精神的自由,去追求"万物一体"的最高审美境界亦是"天人合一"的最高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李铭 《学理论》2012,(35):215-216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孔子人性论的理解,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或圣人,把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与其教育目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将发现孔子的人性论思想为其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教育目的则是人性论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刘洋 《学理论》2010,(14):69-70
教育作为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其目的与幸福紧密相连。但两者并不等同,幸福不是也不应是教育目的。幸福需要教育,教育目的的实现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教育关注幸福,以幸福为指标衡量其目的的实现,但教育并不刻意追求幸福。  相似文献   

19.
白利军 《学理论》2010,(19):267-268
苏格拉底和王阳明都持“知行合一”的观点。苏格拉底的理论出发点是“没有人愿意有意做恶”,王阳明理论的出发点是人先天具有良知。苏格拉底理论强调“知善”的重要性,王阳明理论强调“行善”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的理论归宿是善,王阳明的理论归宿是“致良知”。他们的理论启发思政工作者对教育对象尊重且信任、重知又重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特征和目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的历史过程。它强调教育与信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突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 ,在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