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是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察、咨政、把关、制权的作用,有助于正确决策。但封建时代没有形成具有制约关系的政治法律制度,也没有分权制衡机制,因此,这些制度都受到皇权的制约,对皇权的监督是有限的。目前,构建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和体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的皇权监督机制,对建立"一把手"的监督机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推进当代中国廉政建设,要把总结和继承古代优秀廉政思想与创新和改进现实廉政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道路。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官场经历和对明亡的深刻思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廉政思想。其廉政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官德,以求国家‘久安长治’","抓监督,重点在‘严于治上官’"和"建立‘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监督制衡体制三部分。王船山的廉政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加强官德培养——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加大腐败犯罪打击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完善现有权力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十分重视权力监督问题,在权力监督的目标、权力监督的重点、权力监督的具体制度、权力监督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重要的思想:(1)权力监督的直接目标是克服腐败现象,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2)权力监督的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  相似文献   

4.
蒲晓光 《学理论》2009,(5):42-43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权力行使主体、权力实施的全过程、权力运行的后果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包括重点监督、程序监督、民主监督、职能监督等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赤霄居士 《各界》2013,(1):39-41
谏官是古代言官的一种,专门负责监督和提意见。传说中尧舜时就有了“纳言”的谏官,后来齐国的大谏,晋国的中大夫,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春秋战国是谏官的黄金时代,彼时风气开放,言者无罪,上至公卿大夫,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谏言君主。  相似文献   

6.
如何保证权力不被滥用,防止权力由公共权力异化为私有权力而导致权力腐败,已成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加强党内监督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内监督“主要是监督党的组织和党员是否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否严格地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而加强党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是实现权力监督的重要途径。一、党代表大会的监督,最能体现权力监督的本质要求党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根本制度。按照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在党内具有崇高的地位,享有最高的决策、…  相似文献   

7.
正科学界定权力边界当务之急就是要依法将各种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优化权力配置,让各种权力之间权责清晰、责任明确,消除制度腐败和制度失灵,真正将权力规范起来,使之合乎制度的要求。一是党内分权。党内分成决策机关、执行机关、监督机关三个不同的机关,还权给党员,党员就有了权力,党内民主就能存在,党内监督就能强化,党员就能成为各级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一是要着眼于建设系统完备、具有效力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化水平;二是要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为核心,不仅要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还要以权利制约、监督权力;三是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原则,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理论研究,着力在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保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论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的监控和纠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谏是中国古代规劝君主并促使其改正过失的一种制度 ,它与御史弹劾相互配合、互为表里 ,御史纠察百官之非法 ,谏官谏诤君主之违误 ,两者比翼共同构成了古代监察制度的有机整体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彰善瘅恶 ,激浊扬清”的作用。言谏制度作为对君主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是君主专制的调节因素和有益补充 ,也是我国古代对政治运行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 ,由于制度缺陷造成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上级监督不到 ,同级不能监督 ,下级不敢监督 ;由于权力过于集中 ,权力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效制约 ,导致一些党政“一把手”恃权傲法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对“一把手”监督难的治理措施 ,关键是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对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和制约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谭仕荣 《学理论》2011,(7):38-39
领导干部只有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习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培育其综合能力,才能肩负起领导责任,才能当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2.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风的蜕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爱玲 《学理论》2009,(9):150-153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由政府主导并采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推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实利性。这种特征与高速发展的进程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尤以学风的蜕变为突出,表现出功利性的学术目的与实利性的操作手段和自下而上的蔓廷方式的特点。它直接制约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与走向,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污染环境罪主观方面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进行了重大修改,罪名也变为污染环境罪.一般认为,修改前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过失犯罪,但对于修改后的污染环境罪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理论上颇有争议,存有过失说、双重罪过形式说及故意说等观点.但过失说及双重罪过形式说均不能正确反映本罪修改的实质意义,不利于正确认定污染环境罪,不利于有效打击污染环境的行为,因而不足取.无论从文理的角度,还是从论理的角度,污染环境罪都应当是故意犯罪.将污染环境罪解释为故意犯罪,有利于惩治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20,(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妇女工作主题经历了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到"全面发展"这一具体化演变,这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贵在落实,崇尚实干"的执政理念高度吻合。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妇女运动与妇女解放"仍然是党的妇女工作主题;改革开放初,强调妇女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而对妇女自身的发展较为忽视,1995年北京世妇会的召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标志主题的第一次变化;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主题讲话标志着主题的第二次变化。  相似文献   

15.
社区结构是行为主体为满足居民需求而选择的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关系。物质资源对行为主体的相互关系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主体观念对相互关系的能动作用共同改变着社区的结构,透过物、关系和观念审视社区结构生成和演变所揭示出的内在的规律和发展的逻辑,为解释当前社区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的实质是“党纪”严于国法,即“纪严于法”。党纪的严格性应有一定边界。其本质上是党员特殊身份与公民普遍身份何者为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念与执政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如何协调的问题,是党内法规“姓党”与“属法”如何同时体现的问题。依此,党纪之严,涉及党员基本权利时应与宪法法律相协调,对党员设置更高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主体分别设计,约束党员内心活动时应配套执纪细则。同时,党纪应限缩绝对服从事项,保障党员权利,并根据党纪的不同类别具体决定党纪“行为模式”的抽象程度,确保其一定程度的明确性和可预期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d the special issue it introduces, explores whether, and how, the rise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of the Sout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rocesses of governance, are distinct from cases in the North.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small but growing body of work on Latin America, most work on the regulatory state deals with the US or Europe, or takes a relatively undifferentiated “legal transplant” approach to the developing world. We use the term “the South” to invoke shared histories of many countries, rather than as a geographic delimiter, even while acknowledging continued and growing diversity among these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heir engagement with globalization. We suggest that three aspects of this common context are important in characterizing the rise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of the South. The first contextual element is the presence of powerful external pressures, especially from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adopt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regulatory agencies in infrastructure sectors. The result is often an incomplete engagement with and insufficient embedding of regulatory agencies within local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A second is the greater intensity of redistributive politics in settings where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are of extremely poor quality and often non‐existent. The resultant politics of distribution draws in other actors, such as the courts and civil society; regulation is too important to be left to the regulators. The third theme is that of limited state capacity, which we suggest has both “thin” and “thick” dimensions. Thin state capacity issues include prosaic concerns of budget, personnel and training; thick issues address the growing pressures on the state to manage multiple forms of engagement with diverse stakeholders in order to balance competing concerns of growth, efficiency and redistribution. These three themes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his special issue, and for the case studies that follow. We focus on regulatory agencies in infrastructure sectors (water, electricity and telecoms) as a particular expression of the regulatory state, though we acknowledge that the two are by no means synonymous. The case studies are drawn from India, Colombia, Brazil, and the Philippines, and engage with one or more of these contextual elements. The intent is to draw out common themes that characterize a “regulatory state of the South,” while remaining 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s in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contexts within “the South.”  相似文献   

18.
王昌盛 《学理论》2009,(20):102-103
本文对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进行了简述,对军队管理中实施激励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在分析军队管理中实施激励的特点的同时,对军队管理中复合应用激励理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学界腐败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造成对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巨大腐蚀与破坏,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研究腐败的成因、现状、对策等问题,提出遏制腐败的对策,是历史和社会提出的重要课题。国内学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有大批学术成果面世。为推动腐败研究的深入进行,通过对发表于国内行政学界主要期刊上的近一百多篇学术论文的实证分析,总结与综述现阶段腐败研究现状的若干特征和理论观点,并由此分析得出相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0.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东方大国从根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并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代领导集体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把改革引向政治领域,开辟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