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作为西方理性权威的突围者,在近现代和当代具有政治美学的意蕴。从马克思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经由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到朗西埃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民主制度进行的批判,"感性"都被看作理想社会建构的重要维度。无论是马克思的"感性的解放"、马尔库塞的"感性的重建",还是朗西埃"感性的分享",其理论的旨归或是批判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而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的审美王国,或是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具理性导致的单向度的人而诉求总体的人,或是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等级秩序而倡导审美的民主。由此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朗西埃为人们呈现出脉络清晰的政治美学发展谱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政治学制度分析"范式",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而国内政治学界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还处于引介阶段,实际运用还很少.它在我国政治学中适用性到底怎样呢? 我们应如何看待它呢?本文试图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自身特性的视角探讨其在中国政治学中的适用性.作为一种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它在我国政治学中有一定的适用空间.但同时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和局限性又限制了其在我国政治学中的运用.因此,对于中国现实经济政治问题的政治学研究,需要在吸纳学习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方法论长处的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学".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理解、阐释和评价恩格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同时又是学界持续关切的一个"新问题"。作为"新问题",它不断地"活化"了老问题;作为"老问题",它又真切地"深化"了新问题。从"活化"老问题与"深化"新问题的视角去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对于深入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是富有启发性的。一、用新问题"活化"老问题在通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述中,都是在引证  相似文献   

4.
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认知科学融会贯通的角度审视,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与行为经济学具有联系密切的学理渊源和学科脉络,行为经济学的发展逻辑、演进脉络、学理贡献很可能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调整、议题深化、方法更新提供深刻启示。行为经济学在理性、选择、制度等三个议题上的新见解,有助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从有限理性的经验应用、感性选择的行为指引、伦理取向的制度关怀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行为经济学影响下,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其未来发展中能够进一步缓和结构与能动的内在张力,主动吸纳行为经济学及其背后认知科学的前沿成果,深入推进政治领域尤其是政策议题的现实研究,并以认知为纽带促进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整合与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标志着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卓越贡献,这次革命是对旧形而上学的清算和调解。后来人们习惯用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去概括《纯粹理性批判》的意义,以表明"哥白尼革命"与康德哲学的关系。而康德从未使用过"哥白尼革命"这一术语,事实上他只是在再版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提到过哥白尼,在这里他想表明的则是哥白尼的最初观点。本文将结合"哥白尼革命"的提出背景,重点探析"哥白尼方法"与整个康德哲学的关系,并浅析这一场"革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中共各方面发展的行动纲领,十九大报告将对中国未来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如何才能够做到完整而非支离、全面而非片面、深刻非浅显地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呢?唯有从三个维度即感性维度、理性维度和灵性维度出发去阅读,才能够做到全面完整而深刻地把握报告精神。第一个维度即感性维度。感性是美而充满生命的。十九大报告中,数字是感性的,近景素描是感性的,语言表达是感性的,要达成的目标是感性的,尤其是它要诉说的、服务的对象即人民也是被视为感性的。第二个维度即理性维度。理性是深刻而洞察的。一个伟大的事业,一定是合乎理性的。理性就是要用深刻的道理去说服人。理性诉诸历史、概念、思维、逻辑,具有深刻性、持久性特征。第三个维度就是灵性维度。仅仅从感性层面、理性层面来阅读十九大报告,仍然难以通透而不能究达天人之意。任何一个伟大事业的背后,一定有着伟大的精神支撑着、推动着。我们必须从更高的高度来理解报告所蕴藏的深邃的内在价值倡导,而这无疑是属于灵性的。总之,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感性力量、理性力量和灵性力量的鸿篇巨制,也必须从感性、理性和灵性等三个维度去通读。  相似文献   

7.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中国家层面所倡导的"民主"和社会层面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在理论界存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这三个词是西方价值观的翻版,更有信奉西方价值观的人认为,这是我们向西方社会的"普世价值"做了妥协,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对的。那么,如何认清西方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的本质,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平等",本期特稿请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士坤教授、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科学的知识图景发生了变化。它的标志是行为主义革命高潮渐渐消退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分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关于制度有效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制度自身、制度与环境,以及制度与制度相关人三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泛家族主义影响下,李锦记集团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既实现了经典公司治理理论的两权分离,也没有将控制权完全让渡给职业经理人,但有效避免了股权分散、内部人控制、代理成本较高和难以规避外部风险等现代公司的治理弊病。这种成功得益于李锦记将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组织理性结合起来,以家族主义信任和家族价值观作为非正式制度,加强家族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同时以经济理性和契约精神等西方先进经营理念进行正式制度建构,减少儒家伦理的亲缘主义对企业经营的不当干预。在"思利及人"的儒家价值观驱动下,李锦记发展出一种去中心性的"自动波"领导模式,是本土企业探索"无为而治"的一种积极尝试。李锦记的经营经验表明,泛家族主义与"思利及人"的儒家伦理在节制资本的逐利本性与侵害行为,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现代公司治理与经营并非只有美国模式可以依循,融通中国家族主义与西方经理主义,寻找儒家伦理节制资本缺陷的制度途径,则可能发展出一条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和民族智慧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红莉 《理论导刊》2008,4(1):121-123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向自然和感性回归观点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歌德的创作表现了对法国启蒙运动理性的疏离;歌德从浪漫到古典的转变又呈现出创作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完成了对法国启蒙理性原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郭帅 《学理论》2014,(5):42-43
"本原"问题在早期希腊哲学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从泰勒斯的"水"到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体现了哲学家们的观念不断超越感性经验,对确定的、明晰的理性的洞察,这就是希腊哲学理性精神的源头,它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翔 《学理论》2012,(25):50-51
西方的现代性文化中",理性"是一个核心性和主导性的范畴,对于西方乃至当前全球的现代文化都有着强大的统摄力。理性作为现代性的一个核心范畴,也需要"理性辩证法"的审慎反思。理性的怀疑论、修正论、批判论构成对理性再反思的三重主要维度,对于哲学的"理性辩证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8)
本质主义作为西方近代及其以前统治西方哲学领域的思维方式,虽经历了不同时期,但本质主义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发展并推动哲学领域的不断向前发展。通过西方哲学史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可以将西方本质主义思想体系立体地呈现出来,在分析纵向核心问题演变的同时分析每一段历史时期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的特征,掌握内在的发展脉络,从而更系统地展现西方本质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张江婷 《学理论》2013,(3):25-27
笛卡尔的哲学体系包含几个重要的命题:"我思故我在","天赋观念说"、灵魂肉体两分说,这些都建立在他对上帝及其存在的论证上。"我思"推出"我在","我在"的不完满性推出必有完满的"上帝",因此有上帝赋予我们灵魂的"天赋观念",才使得人们从一无所知开始追求真理。笛卡尔肯定"上帝"的存在,肯定"上帝"是"永恒的、全知的、全能的、一切真与美的源头、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以笛卡尔不是反对"上帝",而是对经院哲学和神学中宣扬的"上帝操纵人的一切"的观点的不满。他提倡理性,认为人们应该排除感性的干扰正确认识自己,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5.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崛起并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学流派,它主张政府干预,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领域。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以独特的方法和新颖的观点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新综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基础,这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同时,新凯思斯主义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拼凑起来,并且有些观点相互矛盾,其理论体系在细节上有待完善。另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缺乏大量具体的政策性建议,多为理论方面的介绍,缺乏实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塞尔日·莫斯科维奇(sergeMoscovici)是西方生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西方生态主义学者、生态运动乃至绿色政治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莫斯科维奇对生态主义思想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六个方面:深入探究人和自然冲突和矛盾的根本原因;明确提出并充分论证自然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唯一问题";引入自然政治概念对传统自然观和科学理性信仰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全面评析和讨论科学、技术和工具理性的世俗化;倡导人与自然共生的思维原则;主张通过以"自然人文主义"为目标的生态主义运动来重建人和自然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角度考察,莫斯科维奇的生态思想的局限性有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停留在文化改良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空想色彩浓厚.  相似文献   

17.
韦伯合理化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卢卡奇在接受合理化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从合理化到物化、从新康德主义到黑格尔主义的转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合理化理论发展为工具理性批判主题,并将其源头回溯到同一性哲学,且立足黑格尔主义批判韦伯的理性概念和方法论;马尔库塞一方面承继合理化思想,另一方面激烈批判韦伯的形式合理性概念,两人的差异明显地存在于批判立场与描述立场、乌托邦主义与悲观主义之间的对峙;哈贝马斯揭示出韦伯社会合理性概念的狭窄性,力图借助交往理性范式突破韦伯合理化困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三农”问题的演进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它因工业化而产生,也必然因"去工业化"而化解。过去一百多年我国被迫追求工业化,走上西方主导的工业文明道路,"三农"问题因而产生;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则标志着"三农"问题已然进入化解之道。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中国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一百多年西方中心的发展主义幻象中解放出来,致力于21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巴克利是一位具有鲜明特点的保守主义者,他的主要思想表现在回归西方世界的道德、宗教和价值观的旧传统;反对"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和政治权力分散;维护传统的民主制度和个人自由等。这些观点代表了20世纪美国保守主义的社会思潮,也反映了战后初期保守思想流派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正>哈贝马斯所言,"理性与批判并重才是最好的方式",面对社会问题时我们应当胸怀独立思想、理性思维,但言论和思想的自由探讨并不等于乡野里"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巷议。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实际上是甩手掌柜式的不负责任。毛泽东曾强调"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