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学理论》2018,(1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大学生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生力军。大学生如何培养文化自信成为当前重要的时代话题。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思想偏差的风险,针对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现状提出相关探索:提高传统文化认知,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文精神认知。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1)
随着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失范、网上人际交往的道德弱化等现象日益突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增强实效性: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最终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水平的目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5)
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此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也折射出民族和时代的特征。文章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自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现状,最后提出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慧敏 《学理论》2013,(16):201-202
近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外界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重视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展校园新媒体,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新媒体的导向、监控和管理,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6,(12)
正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结果,然而伴随着东西文化的日益交融,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衍生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基层学生党支部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工作人员,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校思政系统工作人员应审时度势、正本清源而上下求索,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陈颖 《学理论》2015,(5):259-260
文化自觉是一个国家文化崛起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要求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大学生文化自觉缺失的原因在于其对中国历史了解不足,缺乏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不高。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方法如下:主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0)
新媒体时代呼啸而来,手机媒体以强大的渗透性,成为主导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强势媒体之一,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积极探索手机媒体这一新兴文化现象,正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精心构建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个课堂",主动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探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对策和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7)
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层面来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和常态工程。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一角度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建议如下: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性学习;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发挥思政教育多渠道作用;提高思政教育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民是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切实做好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观念先行,充分认识到网络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强化其网络道德自律;与时俱进,强化"两课"教育与网络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3)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的冲击,对其成长成才造成了消极影响。从传统文化入手,充分借鉴吸收其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精神,对于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创造传统文化环境;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体现。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日益加重,高校辅导员的数量和质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直接影响。在明确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和师德师风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大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3.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本文从分析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初步阐述了其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而就如何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翟屿潼 《学理论》2013,(18):382-38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共同实现中国梦十分重要。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黑龙江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并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龙江人的文化自信,以黑龙江省的四所本科院校为调查样本进行"黑龙江文化资源在本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调查",揭示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接触黑龙江文化的主要渠道,学生的文化认同度较高,但认知不多、文化自信程度不高等现象。对此,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顶层建设、创新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教育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周毅 《学理论》2014,(2):283-284
当代大学生在优良道德传统方面存在缺失现象与当代大学教育者的教育情况息息相关。从教育者自身的角度探讨当代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缺失的根源及应对方法,以提高大学生优良道德传统修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措施如下:加强传统道德主旋律教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结合学校特点,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刘欣 《学理论》2014,(32):289-290
近年来,流行文化在高校校园中得到广泛传播,其蓬勃发展的势头已不容小觑。通过对流行文化及其特征的分析,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影响的阐述,探索出流行文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如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组织来传递教育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工作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
地方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同时地方高校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永州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和近代红色资源丰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探讨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消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阐述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绿色消费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提出建议如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3)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要转变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实践养成,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要加强制度转化,使中国梦日常化;抓典型选树,注重榜样引领,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用典型示范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