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比率不断提升,城市商务楼宇成为许多城市越来越重要的经济生产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从而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基层党建空间。我国城市商务楼宇党建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大致经历了从建组织、送服务到做治理三个发展阶段,突破了原来单纯的组织建设视野,从而使组织覆盖和党建功能都有了很大发展。楼宇党建的发展和突破,得益于对商务楼宇空间属性和楼宇党建规律认识的不断加深。商务楼宇的“社区化”将是楼宇党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城镇化和老龄化,空间转换过程中流动到大城市的老人在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等方面出现空间排异。年龄、同住人数、居住年限、是否农业户口等人口特征变量以及人均住房面积、个人月收入状况、自评健康状况、自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满意度、邻里交往频率、社区参与情况等因素均显著影响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建议政府广泛利用多种就业形式促进流动老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老人异地养老保障水平,重视城市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合理规划城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并提高流动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正式批准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绘制了深圳未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确定了以特区为中心 ,以西、中、东部三条放射轴线为基本骨架 ,轴带结合 ,梯度推动的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是要形成市域范围分工协作的功能组团和三级中心体系 ,充分发挥每个中心的极化扩散功能 ,以带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黄金海岸 ,发展东部大旅游产业就是未来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澳地处深圳东部的最南端 ,有长达 6 5公里的海岸线 ,是整个东部黄金海岸颇具潜力的待开发地 ,尤其是发展旅游经济有…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单元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特定发展目标,在城市主要空间节点区域,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建设开发、投融资等公共政策的多种技术和政策手段,以规划实施为目标而进行的协商利益、协调发展的新型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政府财政大都是“吃饭财政”,不可能拿出多少钱来搞建设。“经营城市”,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种新理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经营城市”是指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各种资本进行聚集、重组和市场化运作,以达到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的目的。而土地是城市的最大资本,是城市建设的“资金源”,经营城市重点在经营土地。 支柱一:控制性详规。 规划是龙头,城市土地经营要从规划抓起。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城市规划由三个层次组成。总体规划是高层次的,主要是管城  相似文献   

6.
杨立云  李清  宋俊生 《学理论》2015,(5):162-163
21世纪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城市地下建筑与规划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基础知识。"城市地下建筑与规划"课程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更好提高土木工程本科学生专业素质,开展了"城市地下建筑与规划"课程建设项目,其中重点对教师队伍、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管与营     
桃源  力扬 《瞭望》2007,(16)
中国汉字,形相近、意相远者,不知凡几。但有人就是生拉硬拽,试图将“管”变成“营”。报载,某市城管日前有大动作:拍卖城市人行道摊位。此举令各界哗然。城市人行道是否能移作他用,以及在何种情况下,由哪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6,(43)
由新华社瞭望周刊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易道环境规划设计公司共同主办的“从改变到演变:城市的再生与发展”论坛,将于11月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为期一天。来自美国波士顿、英国曼彻斯特及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深圳和厦门的规划专家和相关学者,将介绍各自城市再生的成功案例,并围绕中国城市改造和经济规划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刻,怀着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共同的关注和热情,《瞭  相似文献   

9.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不仅仅是追求收益最大的经济空间,还是社会交往的空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际交往应该趋向美好、和谐,即越来越理性化,然而事实相反,却出现了人情冷淡,日趋疏离的无缘状况。本文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出发,唤起我们对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五缘关系"的重新认识,旨在揭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追溯历史,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力具有紧密的本质相关性。在全球化、社会转型、现代性与信息化的时代境遇中,产生了新的社会交往形式和交往异化,对社会活力的激发构成严重挑战,重新审视其相关性更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通过探讨社会活力的内涵及其与社会交往的关系、社会交往对激发与提升社会活力的功能作用,可以看到,新的时代挑战并没有消解和颠覆社会交往与社会活力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空间是集社会属性、公共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体的空间形态,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日益重要且多元的功能,其良好品质对于树立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意义重大,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亦特别重要。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实践较为成熟,可为我国创新城市公共空间治理路径提供经验借鉴。基于三国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应树立民本和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理念;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机制;打造生态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环境等,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现代化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我国城市空间形态急剧膨胀,但在城市空间跨越式向外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增长的隐性浪费现象严重,导致我国城市增长效率和城市化质量不高。因此,应当引入城市增长管理理念,坚持高密度、集约化和功能混合地利用城市既有空间,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更新优化转变,适时进行土地整理和空间置换,秉承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城市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博  刘恺航 《学理论》2023,(6):90-96
当前收缩型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空间场域正经历着从单位消解到社区制成熟,从行政式管理到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参与的实践进程。传统“单位大院”这一集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为一体的空间治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为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只有打造公共性的社区空间网络,强化社区空间自主性,破除约束社区治理网络空间的体制性因素,方可在新时期构建起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平台,以“赋权”社区自组织等方式积极推进“逆行政化”的创新,最终实现收缩型城市空间社会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丽梅 《学理论》2012,(32):192-194
文化规划对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使周秦汉唐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对于西安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西安地区周秦汉唐文化规划与运用的策略: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确立整体的城市文化发展空间格局;既要继承历史传统,又要谋求文化创新;应该具有开放性,建立城市文化空间网络;挖掘文化内涵,进行全方位深度开发,提升城市软实力;借鉴儒家思想中的美学观念,讲究山水意境,注重生态文化,强化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15.
中央行政区迁移悬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瞭望》2004,(46)
目前北京的城市发展正面临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谋求新空间。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聚,大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原有规划思路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有关专家提出,北京要利用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及时拿出具体策略调整城市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6,(10)
正【提案背景】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在不同功能空间协调中还存在现行空间规划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差异大、各类功能空间的规模不能衔接、各类功能空间界限及分区不一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科学发展。【具体建议】1.科学划定各类功能空间,构建合理的规模结构体系。优化功能空间配置,引导生产力布局重组转型,力争到2020年,徐州市域生态、城镇、农业三类功能空间的占比分别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通过对河南省郸城县600名失地农民的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适应城市生活习惯、社会交往范围狭窄、身份认同存在偏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增强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力,应从多方面努力,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失地农民的交往认知,扩大他们的社会交往领域;健全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失地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提供制度保证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1)
校园"短信文化"是学校的个体间通过手机短信进行社会交往及在校园生活、学习、娱乐等活动中交流讯息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它主要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其作用也集中于学校个体和群体间。文章从社会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功能三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校园"短信文化"流行的原因,论述大学校园"短信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若对南海主权争端问题作初步的战略观察,人们必须注意到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轴线上,中外主要争执方力量的消长和变化曲线,由此对问题进行较合理和精确的前瞻。  相似文献   

20.
赵楚 《党政论坛》2011,(20):29-29
若对南海主权争端问题作初步的战略观察,人们必须注意到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轴线上,中外主要争执方力量的消长和变化曲线,由此对问题进行较合理和精确的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