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异凡 《党建》2009,(6):62-63
斯大林时期一些著作都特别强调,是列宁提议斯大林担任总书记的。例如经斯大林本人亲自修订的《斯大林传略》写道:“1922年4月3日,中央全会根据列宁的提议选举列宁最优秀最忠诚的学生和战友斯大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对此一说历来有不同说法。中央全会参加者托洛茨基在《我的生平》(1929年)中认为:“斯大林正是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由季诺维也夫推荐,违背列宁的意愿而被任命为总书记的。”托洛茨基还说,谁也没有赋予这次选举以特殊意义。“在列宁生前这是个技术性的职务,不具有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对唯物主义规定三个特征(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第四章第二节)对斯大林的这个规定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斯大林关于唯物主义的三个特征的规定,是继承了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论述和列宁《唯物主义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他的经典哲学著作《实践论》中教导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实践和检验,并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大课题,包括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没有亲自去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列宁也只是经历了短暂的实践。斯大林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建立起苏联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所谈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方面来源于列宁、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关于一些落后国家可能走上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但是,其中更主要的是毛泽东的独创:一是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崭新的概念。二是指出革命成功后将建立既与资本主义不同,又与社会主义不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有独立社会形态意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相似文献   

6.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一书中,对无产阶级专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列宁主义问题》,1953年俄文版,第30页)《斯大林选集》对这个定义译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对资产阶级使用暴力为凭借的革命政权”。(《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19页)有的同志认为,按照这个译文,不管资产阶级反抗与否,也不管时间、地点、条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可谓他的政治遗嘱。其内容有两点:扩大中央委员会,完善党的最高机关的组成,以改善我们糟透了的机关;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务上调开。列宁  相似文献   

9.
李雪 《党史纵横》2006,(10):45-47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中央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用水晶棺安葬在列宁墓之中。列宁墓上,多了一块墓碑,写着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的遗体在列宁墓安放了8个年头。1961年十月革命节前夕,在一个深夜,斯大林的遗体被移出了列宁墓,在列宁墓后面、克里姆林宫围墙脚下重新安葬。在斯大林的新墓上,只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墓碑,写着斯大林的姓名与生卒年月。几年之后,赫鲁晓夫下台,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才给斯大林墓上安放了一座半身雕像。为什么斯大林的遗体仓促从列宁墓移出?由于苏联有关当事人守口如瓶,外界一无所知。最近,俄罗斯报纸披露了尼…  相似文献   

10.
王鑫 《学习月刊》2011,(16):28-29
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是他晚年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俄国极其落后的文化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文化上进行一场革命,并认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为此,列宁结合当时苏俄的现实情况,在《论合作社》中明确地提出了文化革命的重要任务。一、列宁"文化革命"思想提出的时  相似文献   

11.
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效和 《新视野》2002,1(5):10-12
一现实社会主义,或者说斯大林以来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完成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任务的社会主义。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对马克思、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即他们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观点,作简要的分析和比较。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代替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有时被称作共产主义,有时被称作社会主义,二者在科学意义上是没有区别的。马克思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基础上的社会,因而是消灭了商品生产、消灭了阶级和国家的社会。马克思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主义划…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郑异凡 《党史博采》2005,(6):135-139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内容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说法.俄共一些领导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抓住列宁的某一说法,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辩护.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并不新,只是1918年春政策的继续;斯大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强调新经济政策仅仅是退却,是对农民的暂时让步,要求转入进攻;布哈林则认为新经济政策中的决定因素是运用市场机制.这些不同诠释直接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命运,但都可以在列宁的言论中找到依据.有些解释属断章取义,无视列宁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科学的研究需要对列宁的不同说法联系具体的时间环境进行分析,找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中央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用水晶棺安葬在列宁墓之中。列宁墓上,多了一块墓碑,写着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的遗体在列宁墓安放了八个年头。在1961年十月革命节前夕的一个深夜,斯大林的遗体被移出了列宁墓,在列宁墓后面、克里姆林宫围墙脚下重新安葬。在斯大林的新墓上,只有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墓碑,写着斯大林的姓名与生卒年月。几年之后,赫鲁晓夫下台,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给斯大林墓上安放了一个半身雕像。斯大林的遗体被仓促移出列宁墓的事件,前苏联内部一直讳莫如深,而有关当事人更是守口如瓶,外界对其中的内幕…  相似文献   

15.
在苏共二十七大以后开始进行的这场确立新思维和恢复历史真相的斗争中,我国历史科学的最重要任务是克服它自身中存在的根深蒂固的虚伪的教条和过时的模式。这种教条和模式,多数来源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因为这本书体现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格格不入的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的主要论点。遗憾的是,对这本书的全面批判,实质上至今在我们的著作中还没有作出反映。但是不这样做,实际上就不可能形成关于苏共真实历史的列宁式的新概念。本文的任务仅是从编写《简明教程》的过程中汲取一些教训。 1938年9月,先是在许多天的《真理报》上,后来在《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了新编党史教科书书稿。这部书的正式名称是《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教程》,而非正式名称是《联共(布)  相似文献   

16.
一、“歌中之歌”的由来和涵义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世界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时代。历来众多名家对这本作为历史丰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名著都作出了很多精彩的高度评价。斯大林曾经一语破的,热情赞颂此书是“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这一名言警句出自何处?在已出版的《斯大林全集》、《斯大林文选》等著作中均未查到。我《早见到此话是在苏联国家出版局19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一百年》一书。显然这是出自尚未公布的斯大林文稿。后来,苏、中等国学者引文大概均源于此。斯大林在这里所用的“江中…  相似文献   

17.
要懂得这个道理,就要弄清列宁提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这一论点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它的确切含义。列宁的这个论点,是1920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提出的。当时,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苏维埃  相似文献   

18.
徐崇先 《唯实》2000,(6):48-50
1884年,恩格斯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引文出自该书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只注页码)一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考察了国家发生、发展和不可避免地要消亡的历史,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起源》被列宁誉为“研究国家问题”必读的教科书(《列宁选集》第4卷第43页)。 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是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论述的主要问题。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资产阶级思想家千方百计地掩盖国家的实质。一些人把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另一些人把国家看成是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9.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苏联共产党中央决定,将斯大林的遗体用水晶棺安葬在列宁墓之中。列宁墓上,多了一块墓碑,写着斯大林的名字。斯大林的遗体在列宁墓安放了8个年头。1961年十月革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在执政初期尤其是列宁在世期间,基本上是贯彻执行了列宁的民族理论,因而他在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但是,列宁去世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斯大林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