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家颐 《唯实》2003,(9):157-15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已经确立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才能使模式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取向和变革途径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2.
陈家颐 《唯实》2003,(8):157-159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已经确立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才能使模式创新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取向和变革途径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3.
张靖雯 《山西青年》2022,(21):120-122
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本文提出了书证融通型分类人才培养定位,并依此创新“二路径、四阶段、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军工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做到“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创新高素质复合型与高技能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双路径”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是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互为补充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类型。加快发展高职特色教育,要探索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企业联合办学;创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彭胜喜  刘足 《山西青年》2023,(4):139-141
“1+X”证书制度的推出,揭开了我国职业教育新改革的序幕,是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分析该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具综合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目标,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目标,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  相似文献   

8.
梁鹏  吴素芹 《山西青年》2023,(1):127-129
提升本科人才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任和使命。立足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目标”的“三学”教学理念,提出“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以专业基础知识为根基、科学研究为导向、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学、研、赛”一体化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和路径,同时高校应从顶层进行制度设计,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保障“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创新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它对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造成了严重冲击,容易导致学生心态失衡、管理失控、生活失序。高职院校必须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0.
李卿语 《山西青年》2023,(9):145-147
高职“1+1+1”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及应用,不仅满足了新时代高职院校艺术类人才高质量培育需求,还为辅导员多元化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概述了高职“1+1+1”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剖析了辅导员在模式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的多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新理念、新技术、新人才三个层面,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其应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解读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论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特殊关系,并结合实际,提出了"-5前为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学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家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增加,国家实力的进步,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主潮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长期发展目标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能力,以互联网时代竞争力为核心竞争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樊国华 《理论导报》2013,(11):55-57
本文在对“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薛文媛 《山西青年》2024,(4):144-146
在新形势下,各大高职院校努力探索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面对随时发生的各种突发的不顺利境遇,高职生表现出的“逆商”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高职生逆商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互补、“双赢”与竞合分别是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合作博弈前提、结果与方向。要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合作博弈,必须具备下列要素:建立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案;弱化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做好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举。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思路,以新形式和新手段开创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举。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这就需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思路,以新形式和新手段开创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周婷婷  李帅龙 《山西青年》2022,(21):126-128
产教融合下美术教育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的重要培养方式,也促进学生在对接岗位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本文以重庆某艺术高职院校为例,总结了美术教育“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将美术教育“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的三点有益经验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对实践中凸显出的导师教学供给有偏差,“双元”联动不畅;导师团队素质有短板,师资配置不均;导师保障机制有缺项,内生动力不足的三个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李立坚 《世纪桥》2011,(13):114-115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趋势和主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适应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本文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体制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导性和实践性。而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如何突出学生学业评价的合理化、评价的可操作性,这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章旨在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何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