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你看我凶恶不?”王震曾这样问他的秘书.他知道自己爱发火.这不,他又发火了,时间是1961年冬天.王震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很是担忧.为此,他借到南方出差的机会,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浏阳北盛仓的马战村.当时浏阳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许世友是一个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将军。在他结束60余年戎马生涯,撒手人寰后,王震受邓小平委托,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对许世友一连说了几个“特殊”:“许世友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正如王震所言,在许世友的一生中,他不知为人们留下了多少生动感人的“特殊”故事。 长征途中,面对寨王精心摆出的擂台、烈酒、美女,许师长的反映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3.
梅村 《党史纵览》2018,(4):9-10
正作为开国上将,王震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战场上,他打起仗来勇猛无畏,一往无前,威名显赫,是人民军队中的一员猛将;和平时期,他在农垦战线上勇于开拓创新,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开创者、领导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然而,王震"违背"周恩来的禁令,购买"日货"的故事,却知者寥寥。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12)
王震同志在战场上是使敌闻风丧胆、望风而逃的“虎将”。我从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曾有幸在他统率的三五九旅的七一九团战斗工作,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晚上,我送信到旅部,受到王震同志的厚遇一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震光辉的一生无疑是多姿多彩而又鲜明独特的,而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是非分明和坚定立场,让人感到尤为可贵。怒驳湘东南特委书记1930年9月,为保卫和发展湘东革命根据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根据红一方面军总政委、  相似文献   

6.
正我曾在王震同志身边工作10多年,耳闻和亲历了关于他的许多事情,经常被他的共产主义情怀所感染。王老去世已经25年了,我们一直怀念他。今年4月,是王老诞辰110周年,一想起他,一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就真切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王震一生波澜壮阔、功勋卓著。他政治上十分敏锐,又十分清醒,在重大历史关口,或在重大问题上,他立场坚定、敢于担当。比如,1931年11月中华苏维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坡上记载着军民鱼水般的亲情,《王震与他的农民副官》曾在那里留下一段动人佳话。  相似文献   

8.
青山有幸 1961年冬,时任国家农垦部长的王震回到了他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 在那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的大跃进年代,听说家乡的人民正处于暂时的但却是严重的困境之中,王震很为家乡人担忧,同时他也非常想念家乡父老。 当时县里有位领导是王震任三五九旅旅长时的老警卫员,他听说王震回来了,老远就去迎接。见了面,他还是老习惯,立正,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  相似文献   

9.
许人俊 《党史博览》2007,(11):23-27
郭小川,在我国文学界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抗日战争期间,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投笔从戎,成为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的一名战士. 郭小川当过王震的机要秘书,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他一手拿枪,在战场上英勇拼杀;一手拿镐,挥汗开荒种田.同时,他凭着一腔热血和豪情,创作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战场上响亮的战斗号角,鼓舞着战士奋勇杀敌.  相似文献   

10.
正王震将军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他的威名与一场场决胜之战密不可分,宜川之战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2月,是宜川战役胜利70周年。4月,又恰逢王震诞辰120周年。在此,谨以此文纪念王震将军及其领导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他们为宜川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历史功勋。王震以能征善战而扬名,他的指挥艺术历来为人称道。可是,在宜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王震光辉的一生无疑是多姿多彩而又鲜明独特的,而他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是非分明和坚定立场,让人感到尤为可贵。怒驳湘东南特委书记1930年10月,为保卫和发展湘东革命根据地,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正式组编成湘东独立第一师,刘沛云任师长,谭思聪任师政治委员兼师党委书记,马赤任师参谋长,王震任师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团政委。同年11月,经过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虽然已在中央领导机关中得到纠正,但尚未传达到湘东地区。在一次会议上讲话时,时任湘东南特委书记石青依…  相似文献   

12.
每当人们听到“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的歌声,马上就会联想到“贺龙领导闹革命,红旗飘飘打胜仗”。在人们的心目中,贺龙元帅是一位“百战沙场驱虎豹”的骁将,具有“粉身碎骨若等闲”的气质。他体魄魁伟,髭须浓黑,口衔烟斗,指挥若定,这几乎成了他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最难忘的印象。然而,“无情未必真豪杰”,在这位传奇式元帅的内心,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鲜为人知的是,他曾多次为同志和战友撮合婚烟,还是一位“热心红娘“哩!现仅撷录他在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师长时,为周士第、王震、王尚荣三位将军巧搭鹊桥的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开国上将王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将领。他一生无私无畏、勇挑重担,哪里最困难就主动要求到哪里去战斗、去工作,是我党我军英勇作战、艰苦奋斗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当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时,他率部自力更生开发南泥湾;当党中央需要部队护送干部去开辟南方根据地时,他主动要求率第三五九旅孤军南下;1949年9月,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同志走了.随同的讣告里,有其子女赠送的<送别>纪念卡.纪念卡的封面上是薄老坐在藤椅上的一张照片:雪白又浓浓的寿眉,红润的脸庞,花白的头发中泛着些许青丝,一脸灿烂而又慈祥的微笑.我曾在王震同志身边工作过十多年,作为对老一辈十分敬重的晚辈,回想起接触薄老的那段年月,回想起他与我直接服务的王震同志的亲密交往,很难自已.  相似文献   

15.
▲1935年8月王震在湖南石门县长沙,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名城,这里曾走出了谭嗣同、黄兴等一大批爱国志士和英雄豪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这里又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一批革命领袖人物和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也是从这里走向革命的大舞台,开始了他传奇而卓绝的战斗历程的。王震是在1922年春节后的一个深夜离家奔往长沙的。当时他才13岁。家里不同意他外出,所以,去长沙的事,他一直未向父母泄露。但他从未到过长沙,一个人怎么去呢?他突然想起了常去长沙卖土布的二叔王贵…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38年参加革命当“娃娃兵”起,就一直生活在王震将军身边,跟随他打过日本鬼子,到南泥湾开过荒。后来调到领导机关做机要工作,更有机会亲耳聆听将军的教诲和指导。王震将军担任铁道兵司令员时,我调到铁道兵作训处当二级参谋,经常跟随司令员下连视察和做些调查研究工作。后来,王震司令员兼任农垦部部长,我又调任农垦部秘书处处长,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王震将军豁达、开朗的性格,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特别是他对开发北大荒的决心和大胆的战略部署,更是表现了一位身经…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父亲吕惠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总感到应该写点纪念文字,以寄托对父亲的怀念和敬仰。 父亲1945年牺牲时,年仅43岁。当时,我们都还年少,只是通过直观、直感,在幼小的心灵上铭刻下了一位慈父、严父的形象,感到他的可亲、可敬,而真正地理解父亲还是后来,通过他留下的极少的墨迹和他战友们的回忆。这些墨迹和回忆在我们眼里是那样的真切、生动!也许是因为它们联系着我们与父亲的骨肉亲情吧。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党史博采》2023,(5):26-31
<正>在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军阵容中,只要一提大生产将军,不用说出姓名,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脱口而出:王震。王震一生有三大经历:带兵打仗,带兵修铁路,带头搞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是王震最擅长、最热爱、最有成就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王震,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两人的交往和友谊,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代初期。一、赴苏留学,毛泽东不忍放行推心置腹,毛、王交谊非浅1931年,王震任湘赣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时,组织上曾准备派他去苏联学习。最后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王震者,湘赣人也。”言下之意,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留了下来,参  相似文献   

20.
父子情深工农运动显身手王震的父亲王贵财,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三月十五日。王贵财为人忠厚,自幼随父习耕,精通农技,深得村民爱戴。后与董其谱结为伴侣,并于次年生下长子王震。王家祖辈深受没有文化的痛苦。见王震小时聪慧、活泼,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王贵财忍饥负债,设法借了一笔学费,将6岁的王震送到附近的学堂读书。后来,由于家庭贫困,又背了一身债务,实在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因此,王震三次读书都因故中途停断。但王震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依然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为后来参加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