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而其中许多问题都与其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协调有关。有人对近些年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发现“中小学生最大的心理困扰来自两方面:一是学习压力;二是人际关系”。有关部门也曾对300O多名16岁以下儿童作抽样调查,发现其中 30%的儿童是因为缺乏必要的交往而形成了孤独的心理和行为。 1.师生关系失调 现代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师生关系紧张,就象老鼠与猫的关系;二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好冲动、进取心不强、生活迷茫、感觉过敏、行为固执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疾病防治两个方面.公安院校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增加心理学课程以系统讲授心理学知识,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完善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3.
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以感情亲疏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青年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正在形成和发展各种社会关系。大学生直接的密切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四种,它们都对大学生成才产生着程度不同的影响。 1.家庭关系。 大学生的家庭关系,是指大学生与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它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睦的家庭关系,突出表现在:一方面,父母关心爱护子女,不仅在经济上支持子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且在思想上、学业上、交友或恋爱上给予关怀和指导。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晚辈,能热爱自己的父母,懂得知恩知德,以善报善,能经常想到努力为亲人做点什么,给父母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这种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  相似文献   

4.
嫉妒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具有相当的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承担起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使其减弱或克服嫉妒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嫉妒心理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丽 《传承》2008,(8):76-77
嫉妒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消极的心理与行为对大学生的身心具有相当的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承担起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使其减弱或克服嫉妒情绪,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新倾向及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全面铺开及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至 ,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交往范围扩大化、同学关系矛盾集中化、同学关系世俗化、师生关系疏远化、大学生人际关系虚拟化倾向 ,因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需要从社会、个体方面加以调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具有正常的智力、情绪稳定、心境乐观、意志坚定顽强、良好的自我意识、完整统一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适应环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标准来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接近健康的,但由于心理、生理和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学业问题大学生在学业上的主要问题是:⑴学习压力大。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认识到知识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感到新知识的匮乏和缺少创新能力对未来…  相似文献   

8.
危机事件中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社会中,高校面临着各种危机事件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危机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有一定规律可循,而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各高校心理干预机制缺失,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学校、个人、家庭、社会要密切配合,以保障该模型的有效运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张业清  杨秋霞 《思想战线》2011,(Z2):390-391
大学生学习期间,宿舍是最重要的生活、学习休闲场所。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他们在学习、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阐述有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将从以下3方面进行阐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类型;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大学生宿舍和谐的培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当前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发生频率比较多和对他们影响比较大的依次是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最大,人际关系其次.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几点对高校心理援助系统建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初等教育学院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状与自我解困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自我解困方式问卷对该群体的94名贫困生(按西部家庭平均月收入300元以下,月消费200元以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该群体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尤以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两因子分均值显著高于一般大学生;(2)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状况与自我解困方式有密切关系,心理健康者积极的自我解困均值高于心理有问题者,消极应对方式则相反。讨论: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的社会支持与支助是积极的解困方式,而贫困生较少使用这种解困方式,师范院校在大力建立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的同时,应尽快建立相应的情感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客观阶层差异为不同阶层创造各自的认知模式,并影响具体的社会认知表现。本研究试图关注寒门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以发现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其认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N大学21名寒门大学生作为样本,另访谈9名非寒门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情境主义社会认知,寒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消极倾向,社会环境感知中的“情境归因”“情绪感染”具有消极特征,人际关系策略中的“不信任感”可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环境感知中的“需要外部环境支持”“相信社会阶层可以流动”以及人际关系策略中的“高人际敏感度”体现他们相信或寄希望于社会阶层可以实现流动。贫穷限制想象具有阶层性、主观性及情境性。他们的社会认知有实现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手机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手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心理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尝试从高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手机对大学生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趋利去弊,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5,(8)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等特点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心理沟通、自我意识及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对人们的道德、心理、人际关系及价值取向等产生消极的影响,改变了他们部分的思想和行为。但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正健康是一个宏观概念,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中职阶段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候他们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自我意识明显增长,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但同时又内心闭锁;在感情上表现为活泼、热情,但容易急躁、激动,感情用事,不善于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感情。这些身心特点,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常表现出不稳定性和冲突性。所以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与农民工子女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基于调研数据,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敏感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结合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民工子女心理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发现,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关系、同学关系等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敏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个角度为促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建梅 《传承》2011,(28):56-57
为更好地了解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拟对广西844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际主观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际主观因素的特点,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高校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科学化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效能;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大学生心理与能力训练;发展学生社团,强化自我和同伴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重视家庭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网络骚语是具有反讽、怨刺意味的流行于网络上的流行语.从心理机制上来看,大学生传播网络骚语有显性驱动力和隐性驱动力.显性驱动力主要是消极心理和哄客心态.隐性驱动力主要是自我同一性建构的需要和习得性无助的反映.网络骚语对大学生有不良影响,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展网络技术监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培育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来减少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临严重压力或逆境时,其心理功能没有受到损伤性影响,相反表现出良好发展的现象。人民警察因其职业特点,经常面临压力或逆境,对其进行心理弹性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心理弹性对人民警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影响行为的机制,并提出了人民警察心理弹性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