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治国 《党政论坛》2009,(16):54-54
俗:风俗;大众普通流行的;庸俗。俗亦包含:民俗、世俗、习俗、陋俗,以及媚俗、粗俗、俚俗、鄙俗。所谓流俗,即流行平庸之俗。不合流俗就是脱俗,不与平庸之俗为伍也。俗,虽然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有的有时可能于社会无害,作为官吏还是不合俗的为好,尤其是流俗。  相似文献   

2.
田婧 《学理论》2012,(31):156-157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传媒神话时代乘风破浪而来,给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其中,在传统文学领域中主要表现在构成文学语言的文字特色上。普通话和书面标准用语的垄断对弱小的地方特色语言形成了不小的冲击。透过这一现象,衍射到文化内里来看,文学语言审美个性的逐渐消解,文化差异性美的倒戈对一个民族文明的前途来说都是值得深思和忧虑的。  相似文献   

3.
邱玉冰 《学理论》2009,(17):205-207
词素化包括音节词素化和词的词素化。汉语中有连绵词和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现象,并以单音节词素化为主。英语外来词的音节词素化较为普遍,除了单音节词素化,双音节和三音节词素化的现象也不少。另外,汉语和英语中一些原本独立的词也表现出词缀化的倾向,成为构建新词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汉英语言固有的词汇结构体系的差异又使汉英语言词素化现象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幽默的老舍     
年轻的时候我曾聆听过老舍先生的课,是讲文学语言。本来北京话就有风趣的成分,再加上先生的性格,每说一句话,都透着逗乐儿。  相似文献   

5.
贾永雄 《理论导刊》2006,(10):123-124
文学语言的特性可概括为“文学性”。文学语言的无穷魅力主要来自两个源渊:一是语言固有的诗性特征,一是文学语境及互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思瑾 《学理论》2012,(12):128-129
林徽因的研究热潮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学者们对林徽因文学作品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诗歌和小说领域,其散文一直鲜有人问津。若要正确认识一个作家文学作品的价值,任何一种文体的研究都不能忽视。针对此现象,本文就着重对林徽因散文中的语言这一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2)
脏话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言语交际中时有发生。提到脏话人们常常认为是一种不良的低级行为,是粗俗的并且有贬义的言语。其实在某些情况下,脏话所表达的含义却并非如此。因此,对于脏话的评价还应考虑其在特殊语境下的得体性,从语用学的角度分别分析英汉语言在不同体裁中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乱用、错用语言文字成灾,“语言污染”严重,损害了祖国语言的优美和纯洁,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语言污染”有种种表现,归纳起来有如下11种:繁体字回潮;追求洋化;模仿港台腔;滥用方言土语;命名封建化;乱造词语;言语粗俗;走音跑调,错字连篇;错用称谓,张冠李戴;文理不通,故弄玄虚;滥用已被废除的简化字。等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对俄语代用语的兴趣越来越浓,主要是因为报刊和文学语言中代用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研究代用语能提高人的言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语言表达的效果;由于代用语大量应用在文学作品和新闻媒体作品中,在实际的生活中既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使用的目的,又能让我们更好地明白作者对人和事物的主观评价态度;在言语中使用代用语可以避免重复,突出事物鲜明的特点,创造形象特征,能增强语言的美感。如何界定代用语,学术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恰当地使用代用语可以增加语言的修辞色彩,所以,研究代用语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包雷 《学理论》2009,(5):105-107
首先谈一下关于“知青文学”的定义。笔者不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无力对此下精准的定义,只能根据经验性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知青文学”是特指反映“文革”时期置身于“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一代知识青年的生活命运的文学作品(也延伸至“文革”结束以后的“后知青时代”及其子女的生活命运),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其中有曾是知青身份的专业作家的知青文学作品,还有大量非专业作家的知青文学作品,这类“民间”知青文学作品主要以“知青网络文学”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1.
文学言语的表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文学语言是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外化形态。文学语言的品级,决定于作家心理世界审美意象运动的品级。品评一部作品语言的妍媸,要看它是否圆满地完成了作家构想,是否使笔下的艺术世界动心感人,有无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学理论》2015,(2):170-171
目前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写作与阅读割裂的现象。写作教学过分强调写作这门课程的独立性,忽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将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融入英语写作教学是极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够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篇章构筑能力,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许韶明  陈绍东 《学理论》2009,(14):176-177
本文从语境和语言功能的角度讨论亵语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处理问题。文章提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三个原则,力图把亵语在文学作品中的对表现人物动作、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功能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苏舟  桑世志 《各界》2007,(2):97-100
论文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入手,探究人格的多元化特征,主张不要盲目性地为作品中的人物定性;以萨特代表作之一《恶心》为分析对象,揭示物化人格现象及其现实存在性,引发世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10,(18):53-53
Kidult,一个新兴的词汇,由Kid(孩子)+Adult(成人)混合而来,原本有两方面意义:一是扮成熟的孩子,一是孩童化的成人。但近年坊间使用明显倾向后者为主,以指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成人孩童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张晓利 《学理论》2009,(12):168-169
“春秋笔法”一般是古代纪史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影响,“春秋笔法”在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运用,也能‘通过一两个字达到“寓褒贬,别善恶”的效果。本文主要讲“春秋笔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及其对孝悌、战争、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含蓄讽谏。  相似文献   

17.
发展人口化事业的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从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卫生、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明程度上解决人口问题。这一历史任务极其艰巨,必须注意把握人口化的本质特征、培育人口化优质品格。人口化学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口化现象、特征及其发展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基本范畴界定、研究角度选择、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8.
《知音》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代表性概念范畴,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了在文学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知音难求现象,从音实难知,知实难逢两方面积极探讨了知音难求的原因,认为文学批评的误区大都是由于主观偏见造成的,所以力求提出一套客观全面的评定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标准。《知音》篇揭示了刘勰对文学批评鉴赏方法进行探索的轨迹,对于今天人们正确批评鉴赏文学作品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会岩 《党政论坛》2010,(19):35-37
在村委会民主选举过程中,贿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党委和政府。近年来,贿选现象不仅进一步增多,而且出现了新的特点,贿选活动开始越来越严密化,手段也变得更加隐秘。  相似文献   

20.
国际冲突导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围绕利益归属引发的矛盾,对抗和战争状态,是人类生存流程中最敏感的问题。本文借鉴相关科研成果,从地缘因素、宗教因素、帝国主义因素、权力阶层化和不平稳化、利益分配和利益占有的非平等化的非均势化因素,以及民族主义因素等方面,梳理出对国际冲突或战争根源的基本认知思路。作者提出国际冲突原因不仅是利益之争,异质文明碰撞导致冲突的因素概率也在增加,战争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