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治国与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本刊曾于1995年起开辟《中国法治之路》专栏,已发表过十多篇专文。为了更清楚地认识法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从本期起,本刊特辟《法治专论》专栏,举凡专论法治的论文均安排在这一专栏内刊出。欢迎作者来稿,一呈高见。读者诸君对办好本专栏有何意见和建议,亦请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 [gegenstandliche]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 ,亦即自己思维此岸性”。1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从理论发展的逻辑上看是人类已有的关于法和法治理论的延续。是在科学地综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的一般理论、法治思想、西方法治理论、社会主义国家法制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创立的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江泽民法治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与目标,即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十七大更明确的要求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自被提出后,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被老百姓所广泛认同。因为它不仅仅是执政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更是全体民众所追求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4.
正进行海上公祭活动的船只发出阵阵汽笛声、礼炮声,让人回忆起百年前荡气回肠又痛断肝肠的甲午战局。120年前的9月,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个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打响。此役中,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遭重创,但未沉一舰。自此,北洋舰队后退至威海卫,黄海制海权落入  相似文献   

5.
法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状态,这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依法治国。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我国依法治国的灵魂;当前依法治国的中心工作是依法行政,在依法行政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周艳 《法制与社会》2011,(33):12-14
法治,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性运动,不仅需要知识分子的理念支持,更需要规范体系的制度支持,司法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法治能否成功地实现.其中司法独立是实现社会公正、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法治、司法独立的内涵及依法治国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如何进一步完善司法独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仁文一、法治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法治的本质在于秩序和规则。由于法治具有国家强制性,任何人都要无条件地遵守国家法律,否则就要受到制裁。这是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文明所不能比拟的,法治的推行势必有助于培养全社会普遍的...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刘海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一九九六年三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同年十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决议。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实施依法治国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依法治国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是法的制定、实施的现实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得以长期确立并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域外经验的有益启示。实施依法治国,有利于党的领导方式现代化,有利于确保党的职能法治化,有利于党员保持廉洁作风。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统一于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一、依法治国,必须进行司法改革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而建立完备的司法制度是重要的途径和形式之一。1.加强司法机关建设,保障法律的有效执行依法治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法制与法治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从静态的角度来考察社会规范问题;而法治则是依法办事,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法制的问题.法治有两层含义,从治国方略这样的宏观角度来看,它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从法治系统的内部来看,法治就是解决法律制度的运行的问题,它包括立法、执法、守法等环节.法律制度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法治则是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我们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从宏观的角度抛弃人治的传统观念,在国家运行的各个方面依法办事.  相似文献   

12.
回顾2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不容置疑地认为,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法治建设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却很快,可以说在思想观念和司法体制上都发生了急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标志着我党关于法治建设发展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  相似文献   

13.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郑重地写进宪法,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道路上迈出了又一重大步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全国...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必须坚持以德治国,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学习领会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着重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如何进一步做到两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定,标志着我国治国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依法治国过程中,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保障国家权力正确行使,促进各项事业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是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一、加强人大监督是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监督是依法治国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今后十五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时期。在跨入这一时期的1996年,载入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史册的两件大事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所确认,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这标志着我国以富强、民主、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里程碑.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今后长时期内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两项重要战略措施依法治国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志铭 《人民司法》2005,(12):50-52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是近年来中国法治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一制度自2001年建立、2002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逐年举办了4次。据权威统计,在4次考试中,有近百万人报名(99.81万人),66.74万人实际参考,7.1万人在前3次考试中获得通过。从目前情况看,司法考试因其规模庞大、“门槛”较高、通过率较低以及对考试合格者的重要意义等各种原因,而被人们誉为当今中国“第一考”。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不仅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还写入了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民主与法制生活的事实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新闻,要反映这种伟大的历史进程,就必须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变化。一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