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第一本《国家安全学》2004年5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前后,学界对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除《学习时报》、《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南社会学院学报》等媒体对这本《国家安全学》给予推荐介绍和多方面好评外,一些学者还从另外的角度提出和探讨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问题。在2004年4月发表于《科技导报》2004年第4期的《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动员》一文中,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孔昭君教授指出:“随着国际对抗格局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激化,国家安全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各国的一种追求和考验,国家安全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关系学院探索国家安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像西南政法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在2001年左右就已经为本科或MPA班开设了“国家安全学”课程。在政法版《国家安全学》2004年出版后,不仅华东政法大学以此为教材为相关本科专业开设了国家安全学课程,而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还把这部《国家安全学》指定为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甚至有的警官学院已经向教育部申请到了“情报与国家安全专业”,作为本科教育的“目录外专业”招生。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学科背景和来源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相反到有各种不同说法,而这些不同说法认定的国家安全学“母体学科”就有“安全科学”、“保卫学”、“公共安全学”、“国际战略学”、“军事学”等等,也有观点认为国家安全学根源于当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国家安全学”一词第一次出现的中文献《安全科学与预防事故》(《中国科技信息》1994年第12期)中,作者朱奕宝认为“安全科学的学科可以很广,如国家安全学、社会安全学、生态环境安全学、劳动安全学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学院刘跃进老师主编、院内外20多位教学科研人员参加编写的《国家安全学》教材,2004年5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国家安全学》属“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之一,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安全学专业教材,填补了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一项空白,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需要一种包容而不是排斥传统安全问题的非传统安全思维。非传统安全思维不仅体现在国家安全学科10多年来的建设进程及编写出版的《国家安全学》教材中,还体现在一系列的创新性观点中。系统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是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体现。把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学体系,把国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把文化的先进性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均反映了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家安全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既有“从无到有”的开拓性创新,也包括了学科体系完善过程中的“从有到精”的创新。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和观点,特别是提出了一种具有学科方法论高度的新安全观,即系统安全观。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古今中外归纳概括法”,同时还注意运用系统方法、实证方法等。任何创新都没有止境,在“国家安全学”及国家安全学科的未来发展中,在国家安全学教学和研究中,引进“民主观点”,重视“实证方法”,甚至运用“数学方法”,都可能成为将来国家安全学科建设中的创新亮点。  相似文献   

7.
以当前国家安全学界的若干争论为逻辑起点,通过引入情报学中的“体能同构”方法,对国家安全学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规划。国家安全学与国家安全工作的“同构”路径可拆分为“三步”:第一步为战略预备阶段,这一阶段,既要实现“为国家安全立学”,也要培育国家安全学的反哺社会意识;第二步为战略推进阶段,这一阶段,要巩固国家安全学的“一级学科”地位,同时强化国家安全学的实践导向;第三步为战略深化阶段,这一阶段,要促使国家安全学由“一级学科”转化为“学科门类”,并形塑国家安全学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国家安全教育,必须是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适应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必须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必须首先进行"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方面,需要把当前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的"军事科学"门类扩充为"国家安全学"门类,并在国家安全学门类下设置十个一级学科。  相似文献   

9.
“国家安全学”既是一门学科的名称,也是一类学科的总称。作为一门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作为一类学科,“国家安全学”既包括多门国家安全科学,也至少包括一门国家安全哲学,其实也是国家安全科学与国家安全哲学的统一。就像系统思维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科学的重要方法一样,民主理念应当成为当代国家安全哲学的最高原则。只有把科学与人性、系统思维与民主理念有机统一到国家安全学基本原理之中,确立一种系统的民主安全观,才能使国家安全理论对国家安全实务起到积极的服务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2008年10月20日至11月6日举办的“北京市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一班”上,刘跃进发言时结合国家安全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提出了“国家安全学”进入高校课堂的建议,立刻引起部分高校教师的关注。培训结束后,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便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开设了国家安全讲座,  相似文献   

11.
面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我们需要全面认识国家安全,在系统安全观的指导下全方位研究国家安全,进而建立起科学的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本身的多方位性,是全方位研究国家安全的客观根据。它要求通过不同学科研究国家安全,要求通过不同选题研究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要求通过不同角度研究与国家安全相关的任何问题,要求形成一支全方位研究国家安全的队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向来重视安全问题,"国家始终把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高等教育中设立了"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目前,研究安全的学问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当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是一个美国概念。按照美国战略学家约翰·柯林斯的观点,"国家安全即国家生存,保证一定程度的独立、领土完整、传统的生活方式、基本制度、社会准则和荣誉等不受损害。"公安学与安全学最大的共性在于"安",两大学问(或说事业)的归宿都是落实到"安"字上,但两者因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不同而不能彼此代替。研究公安学应学些安全学,公安学者的书架子上应当有安全学的著作,甚至公安院校可以考虑开点安全课。  相似文献   

13.
薛兴国在《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演变》(载《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中指出,2009年5月13日,俄罗斯公布了《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以取代1997年、2000年的前两版《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与前两部《构想》不同,此次公布的《战略》是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形成的,包括经济、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建英主编的《2010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于2011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安全概览》是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对中国国家安全进行全面综述的系列年度报告,现已走过了6个春秋。《201O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立足中国国家安全大政方针、国际环境、国内形势、重要事件和学术动态五大方面,以中国国家安全为中心,以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为视角,  相似文献   

15.
在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2009年中国国家安全概览》第1章中,该章作者吴慧、肖君拥指出,从广义上讲,国家安全法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中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制规范的总和。我国《宪法》、《国家安全法》、《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国防法》、《保守国家秘密法》、《邮政法》、《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都规定了国家安全事项。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2014-2019年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文献年度分布、研究力量、支持基金、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分析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369篇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核心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内总体国家安全研究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相关研究在2019年达到了顶峰。经过近6年的发展,形成了若干核心期刊、高产作者、重要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通过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热点围绕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研究内容、实践路径与当代价值展开,而研究前沿则集中在国家安全哲学、国家安全治理、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学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杨毅教授主编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于2009年6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此书属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理论与安全战略构想》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论述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重要著作。此书兼顾国家战略的构成要素研究与重要领域研究的统筹。在国家安全战略构成要素方面,从国家地位、国家安全利益与目标、方针与政策、战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安全战略的构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领域方面,则重点涉及了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德斌在《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一文中介绍说,巴里·布赞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人民、国家与恐惧: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安全问题》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概念和一种新的研究框架。布赞认为,现实主义并没有把“安全”和“权力”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9.
刘跃进先生主编的<国家安全学>,是我国这方面研究的第一本填补空白的教材性专著.该书具有全面系统的丰富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观点、逻辑严密的论证话语,有助于提高国人的国家安危、匹夫有责的觉悟.该书的出版使用,可以促进我国维护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与国家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构成部分、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古今诸多政治思想家都对国家安全做出了丰富的阐述,作为推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现代转型的关键人物,梁启超为中国现代国家安全思想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将国家文化安全界定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梁启超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是其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始终坚持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在不动摇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吸收外来学说,并将其视作中国振衰起敝、革新复兴的基本前提。对梁启超来说,中国文化包括物质条件、政治、经济、学术、道德与文艺等几乎全部的文明现象,是中华儿女立身处世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