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道德责任的确定性问题有规范与美德两个维度,二者不可或缺.现代多元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责任,是规范维度而不是美德维度的.现代社会存在着的道德去崇高取向,不能成为我们忽视美德濡养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从道德的本身属性出发,分析道德危机导致的原因并非美德本身,而是源于义与正义供应的缺乏.因此,道德危机的解决并非在于德性本身,而需要从公正与正义两个方面入手,重新构建现代社会,应对变动型社会和现代化所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钱梦旦 《法制与社会》2010,(26):245-245,262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区别于当代美德伦理学,美德并非自身即善,而是以"幸福"为最终目的,具有强烈的目的论色彩。当代美德伦理学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斯洛特反对亚里士多德这种非纯粹的美德伦理学,但是他纯粹的美德伦理学并不完全可靠,亚式美德伦理学具有评价内在品质的依据,并且使善的内在品质能够最终指向"好的生活"。美德就是适度,通过理性把握适度,并且以自主选择为前提,形成"实践智慧",指导人们追寻并实现"好的生活",而美德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说明与体现。  相似文献   

4.
我们今天正日益面临着虚无主义的现代性症候,这意味着化育个体健全的心智,乃是当下教育的要义之所在.问题在于随着古典知识即美德的转向,现代教育的知识旨趣越来越多地成了对力量的崇拜,导致现代教育在"力"的崇拜中的迷失.我们需要重申知识即美德,触摸古典教育的余韵,守护教育的形上芬芳,以弥补当下教育的内在缺失.  相似文献   

5.
高静 《行政与法》2002,(12):67-68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道德规范、传统美德受到了冲击,也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社会秩序。如何建构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人人遵守社会秩序的现代社会空间,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道德、美德与法律三者的关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浅析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是知识”在哲学和伦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其本人道德哲学中最基本的命题。“美德即知识”命题一方面规定了知识的对象仅限于作为类概念的人的本质;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认识了人的本质即意味着人会自然去实现这些本质,使之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出来。但是亚里士多德针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也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7.
贪婪、自私、少德和互害的人性想象,是公民“袁厉害”遭受恶意推测的一个观念基础,也是产生美德与法律互相伤害的人性根源.注重扬善、以培育美德为根本目标的古代法律,倒逼现代法律不应只专注抑恶,放弃甚至苛待美德,而应善待维系和支撑社会团结进步的美德,承担抑恶扬善的整全使命.  相似文献   

8.
樊中泳 《法制与社会》2010,(23):279-280
以儒家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社会,自古就对"死"十分重视:从人死前要"尽孝",到人死后要"厚葬",都体现了一种对死的神圣的敬畏;法家方面,则通过预设"人""趋利避害",怕死等属性,构建出了一套完整的以君主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和价值体系。而孔子和韩非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他们的文本《论语》和《韩非子》中,"死"和他们各自设定的社会结构的起源息息相关。本文旨在以"死"为切入点,以"死"为线索比较初期法家和儒家的社会观区别。  相似文献   

9.
西方现代政治伦理论争揭示:现代政治正义制度无法脱离公民美德精神而独立存在,必须获得公民美德精神的支撑.不同思想家关于现代政治制度正义与个体美德关系的论辩分歧,事实上均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提出了统一二者的渴望,这表明二者是互为依赖、互为因果、双向互动的互反馈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张翔 《法律科学》2011,(2):51-58
随着家庭在氏族社会内部的出现,家庭身份便与氏族成员身份相互对峙,呈现出其最初的"私法人格"属性。在古代罗马国家,私法人格与家庭身份相互融合性;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之间的关系,本质为国家公权与家长权的动态对峙。及至近、现代社会,随着理性哲学的兴起,以及私人领域"社会"与"家庭"的分化,由于公法人格与私法中的社会人格具有共同的理性基础,在民法中被冠以"人格"的称谓;而私法中的家庭人格则因其妥协、包容的特性,掩盖了法律人格的理性基础,被民法从"人格"的概念中剔除,"人"、"身"两立的格局从而形成。相应的,人格与家庭身份遂成为近、现代私法领域人之存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赵菁菁 《法制与社会》2010,(13):245-245
时代的转型,新旧价值观的碰撞,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脱节。本文指出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加强美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道德追求,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使其成为美德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2.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性是动态的,表现出表里不一的两面性。犯罪是个体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互动、消长的结果,犯罪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外界因素以及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人格缺陷的内在因素相互影响,我们要拓展犯罪学的探索范围要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从"肉体——精神"这层次去深入研究犯罪心理和行为,这对于犯罪预防与控制也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干部家庭美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干部家庭美德建设面临严峻考验,探索干部家庭美德建设的对策,对于新时期选准、用好干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德即知识"出自苏格拉底,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后世许多哲学家探究讨论的焦点话题。文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来解读这一命题:一、诠释"美德即知识"。二、"美德即知识"批评与辩护。三、"美德即知识"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就科学证据的属性而言,它并不代表就是真理。在现代社会司法裁判越来越依赖于科学证据的时代,科学证据的"可接受性"已成为久鉴不决、法官心证公开的难题。综合分析其之所以成为现代司法认证的瓶颈,拟从制度上加强鉴定意见书的可读性、鉴定人出庭的有效性及鉴定辅助人的便利性,从而使科学证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杨建学 《法律科学》2010,28(2):71-78
自环境权理论在我国提出以来,关于环境权的各种主张纷争迭起。从统合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类—自然"环境系统来看,环境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层次性的综合性权利,通过人对环境的直接支配关系、环境在人与人之间的间接分配关系和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体现出来。环境关涉整个人类的利益,环境权体现了人类利益的共同性,而"人类—自然"环境系统中环境权的发展趋势之最终路径是宪法化。  相似文献   

17.
传统理论认为婚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且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也就是说,两性生理差别为婚姻的自然基础,并且是婚姻的前提。但是当我们发现无法改变同性恋者强烈的自然倾向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怀疑所谓的两性基础并非婚姻的前提呢?历史总有其合理性,本文试图从婚姻的历史演进中寻找婚姻的起源及性别基础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付蓓蕾 《法制与社会》2011,(26):295-295
"孝治"是儒家政治法律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它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它在肯定和维护"孝道"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在很多领域,需要我们从传统"孝治"思想资源中返本开新,寻找出其中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合理内核,建构适应于现代社会的"孝"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观念中,将"暴力"、"强制"、"武装"等作为警察最主要的属性,必然导致在警察权的设置上强化其暴力性或强制性,在警察权的运作过程中常采用暴力或强制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警察观和警察权力观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不相适应,也与其自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和根本职能不相符合。构建和谐社会对警察权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通过合理定位现代警察权的职能和角色,准确设立警察权的运作目标,正确树立警察权行使的理念,科学选择警察权的运作模式和依法改进警察权的实施方式,来建构警察权的软实力,以保障警察权的设置和运作能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司法伦理是一门探讨法官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法官只有具备了美德才具有道德价值。司法伦理掌握司法本身的道德性及其理性价值、伦理关系和伦理评价,是对司法、文化与法官间的协作以及一系列共同、基本的伦理价值、规范及态度之基础的寻求和建构。司法公正既意味着维护公义也意味着“善”。对于法官的道德要求,就其形式而言,都试图将法官塑造成为比现状更加完美。司法的本体世界就是一个道德世界,是法官所从属的真正在职业精神上自觉的世界。法官生活的道德标准惟有借助于司法伦理才能形成,司法伦理的目的是为法官自身建构一个与其职业相关联的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