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宪斌 《党史文汇》2006,(12):32-34
去年秋天,老康把他出版的四卷作品赠我,我对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的敬业精神和写作热情非常敬佩. 今年正月初一,我到老康家拜年,他虽然很清瘦,但精神很好,我为他的身体康复感到欣慰. 今年7月26日早晨,我缓缓地走到他的遗体前,立正,恭恭敬敬三鞠躬,望着他那安详慈善的脸庞,一阵心酸.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何应钦在任湖南省代省长时,有一年清明节曾去岳麓山扫墓。当时据官方要求,各报必须及时配发新闻,指令标题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其母之墓”。不料,翌日某报却把标题改为“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虽然字数、题意与原标题毫无二致,且更加通俗易懂,但“他妈的”3个字却又是一句国骂,因此,这一语双关的妙题令当事人啼笑皆非,而广大读者也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3.
蔡翔云1916年出生于无锡市北塘前蔡家弄13号,父亲蔡吉辉经商开米店,早年是同盟会会员,是个开明士绅,对地方事务急公好义,并有医诊经验,经常给当地人民施诊施药。在父亲的教育下,蔡翔云从小性格活泼开朗,豁达大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蔡翔云少时就读于由实业家蔡兼三主持的蔡氏小学(蔡氏义塾改办),1930年,考入省立苏州女子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4.
受众是新闻工作的源泉,是新闻事业生存的需要。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注重其心理需求,表达其好恶,以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5.
梅宁华 《前线》2009,(2):58-58
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委会主任委员梅宁华新著《中国式思考——我看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近期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世纪之谜”观察思考已久,该书记录的正是作者称之为“真实而自信”的那些思考。现将作者为该书所写的自序刊载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报人品格     
游宇明 《奋斗》2007,(3):54-55
一直喜欢看《中国青年报》,尽管43岁的我已经很不年轻了。《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青年话题”常常能言人之所未言、人之不敢言,觉得特别入心。而《中国青年报》办得这样好,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一批充满血性的报人。  相似文献   

7.
报人瞿秋白     
张家康 《世纪风采》2014,(10):15-19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办刊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义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8.
吴镕 《世纪风采》2009,(3):44-45
中国共产党在创办新闻事业的同时,历来重视培养新闻干部。1946年初,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发展新闻教育事业,在解放区创办了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培养了新中国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对新闻战线“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名照 《求是》2012,(18):43-46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年来,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指导,全国新闻战线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实践证明,走转改活动是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措施,是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事业影响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新闻工作者的出色与否。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未来,是新闻事业的关键。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高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董东同志系河北省博野县人,他是我冀中解放区当年办报的一位老报人,也是我所敬重的一位良师益友。今年是董东同志谢世5周年,诞辰80周年,我深深地怀念着他。  相似文献   

12.
陈毅在指导瑶里改编的同时,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不仅建立起一支英勇的抗日武装部队,而且加强了赣浙皖边区共产党各级组织建设,实现了战略任务的转变,并利用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留守处公开合法机构的身份,推动了以景德镇为核心、以瓷业工人为主体的赣浙皖边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江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7):8-8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队伍不断壮大.据初步统计,我国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已近百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海湾燃起战火,牵动亿万人心。各国的新闻界也绷紧了神经,在战况报道的竞争中一跃而起,如同一台精密无比的多镜头摄像机,空前迅速地高效运转起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然而,战场上汩汩流淌的鲜血,都喷涌自普通的百姓和他们的穿上了军装的子弟的血管。对战争负有责任的双方的最高决策人物,则或悠然策划于万里之外的和平之乡,或安然躲避于战地要塞的坚固地下城堡之内,既无流血之优,更无生命之虞。平民的鲜血、儿童的哭泣、妇女的呼喊,激起了这个世界彼伏此起的反战浪潮。  相似文献   

16.
梁嘉作为广东党史的重要人物,曾是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的杰出领袖。青年时期的梁嘉具有强烈的民族存亡感和爱国意识,他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我国国土时积极参加并领导了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动员广大青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把广东青年抗日救亡运动领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7.
石平 《求是》2011,(19)
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进村镇、入社区、下厂矿,蹲点调研、实地采访,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推出一大批来自基层、感人至深的鲜活报道,给新闻宣传领域带来一股强烈的清新务实之风,群众称道赞扬,社会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特别值得回味,作为杂志社一名年轻的记者,我和十几位采编部门的同事一起加入了走基层的采访大军。这一年,我曾亲历;这一年,我曾感动;这一年,我在思索,这一年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深入群众的重要性。基层是个大熔炉,更是一个大宝藏,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抓住机遇,在基层锤炼自己、夯实采访基本功,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综合素养,更好传承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这一年的走基层我收获颇丰。感动。忘不了移民搬进新家时的笑脸,忘不了少年劳教所里孩子们纯洁无无瑕的眼神,忘不了顶风冒雪的小菜贩那冻得通红的双手,也忘不了那些比年轻人还要精神的高唱红歌的老人……  相似文献   

19.
青年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同样,年轻的新闻工作者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好新闻事业的新生力量,使他们在新闻沃土上茁壮成长,是新闻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近年来,襄阳市开展了一系列记者走基层活动,特别是开展的让年轻记者走边界、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5,(15):4-9
占领、灭亡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的战略目标之一。以1931年发动“9.18”事变为标志,日本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1931年侵占东北三省,1933年侵吞热河,进至长城一线;1935年侵吞华北;1937年蓄意制造卢沟桥事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的方针是集中兵力,向我中原地区和长汀中下游进军,摧毁中国主力军队,占领中国富庶腹地,夺取中国丰富的物资,支持其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