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神话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求成功、无法安静的时代。可是,当人们普遍地沉迷在“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美梦中时,当成功与否与拥有金钱的多少划上了等号时,我们说“成功”就成了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话题。广东某高校经济贸易系女孩谢风,虽然刚到21岁,可在生意场上却“轻车熟路”了4年。关于“物质时代”,女孩谢风有她自己的主张:“金钱决定一切,要成功当然就要追逐金钱,我们在这样的时代别无选择。”“这个时代最大的快乐就是财富———创造它运用它并享受它。”“财富的定义就是金钱,…  相似文献   

2.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0,(22):61-61
人生的美好是因为享受生活,而不是享受权力、金钱等东西。享受生活能够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赏心悦目的,生命永远是灿烂的、幸福的和快乐的。享受权力、金钱等东西会使你感觉每一天都是纠结的,生命永远是烦躁的、无聊的,甚至是灰暗的。权力是不能享受的,并且也很难享受起来,否则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倘若是荒唐、无知的人生,往往会去琢磨如何享受权力,尔后怎么利用手中的权力再去享受金钱,  相似文献   

3.
快乐与烦恼     
这世上有两种人,他们拥有着同样的健康、财富以及其他生活上的享受,但是,一种人快乐,另一种人却烦恼。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对事物观点的不同,比如对人和对事,因此产生了快乐和烦恼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1,(24):55-55
即使拥有金钱,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灵和身体,你依然是一个可怜的人。即使一时拥有权力,如果光知道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而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你依然是一个危险的人。当前,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相对富裕起来,可有的人怨言却很多,生活很烦恼,甚至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关键是金钱至上、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生活富裕了,人们本应该相对快乐和幸福。可现实情况是,富裕  相似文献   

5.
在变幻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渴盼得到幸福。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未必人人都能了然,于是常常有人忽略自己拥有的幸福。   其实,在日出日落的更替中,幸福随时都会环绕在你身边:伴着落日的余辉,与恋人牵手走在花丛草地间,畅叙着心中的情感,你是幸福的;捧着一簇康乃馨去医院探望生病的友人,望着那些目光凝重失去健康的人们,你会从那痛楚的眼神中感受到拥有健康的你是幸福的;面对失业的友人,还有那些下岗的人们,知晓他们生活的困顿情形,你不再为自己没有工作而苦恼,在你的感觉里,拥有“饭碗”的你是幸福的;清晨出门,爱…  相似文献   

6.
也许爱情是一部忧伤的童话。惟其遥远而真实。放弃一个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爱的人那才痛苦。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总是相聚也无法合意;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相似文献   

7.
平静和快乐     
大约在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真理:思想的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成天堂,抑或将天堂变成地狱。也许,你会感到这个真理太过深奥,难以理解。那么,拿破仑和海伦·凯勒的生平则足以证明弥尔顿的话是何等的正确。拿破仑拥有了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他的权力达到了几乎整个欧洲;他的财富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和他相比;他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一切荣耀,以至那顶皇帝的桂冠。那时,也许全世界的人都在羡慕他,都认为他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然而,他却对圣海琳娜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没有过快乐的日子。”而…  相似文献   

8.
追求快乐,拥有快乐,享受快乐,是人之所愿。然而,境由心生。如何才能长久地守护住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呢?关键就看我们拥有一颗怎样的心。  相似文献   

9.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2):6-7
台湾岛内平均约10人中有一名老人;台湾职场员工吸烟率下降防二手烟害意识亦提高;岛内调查:青少年饮食不健康蔬菜奶类摄入少;岛内年轻人梦想不是金钱与享受只想平安过一生;全球最高餐厅将于12月在台北101大楼开业。  相似文献   

10.
李亭亭 《中国保安》2012,(15):53-53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追逐名利,那只会是过眼云烟;追求享受,也许会使你得到一时的快乐。但我相信,更多的人都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度过平凡的一生。虽然平淡如水,却也能独一无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能够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11.
敬业篇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惊觉:我们的忧郁、无聊、困惑、无奈、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关,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或者,太执著了,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执迷在某个事物上了。  相似文献   

12.
郭刚 《长白学刊》2009,(2):131-134
梁启超的功利观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粱启超既赞赏私益,又看重公益,主张公益与私益相得益彰,把能否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评价统治者的手段;他倡导追求利益合理性时,将利己和利他(“利群”)都放在了社会进化的历史背景下来考察,把利己与利群相兼顾,不偏颇任意一方;他将功利与幸福相联系,认为人类在享受普通快乐之外,更要有精神的“高尚之快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梁启超的功利观与其国家观、自由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我收藏签名本,大概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今拥有近千本。闲暇时随便在书柜里挑几本签名本翻阅,沉浸在往事的追忆中,实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快乐享受。  相似文献   

14.
我怀念家乡的露天电影。因为露天电影不仅给了我巨大的精神享受,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而且改写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金钱可以改变贫者的命运,对于贫者来说,它是一个救星;也可以使丑恶变得更加丑恶,对于丑恶来说它又是一个帮凶。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金钱掌握在仁善者的手里,能够造福他人和社会;掌握在丑恶者的弓里,又会祸害他人和社会。不幸的是,自古以来,相当数额的金钱往往聚敛J德性极乏者之手。这些人一旦拥有了数量较多的金钱就会成为社会公害,上至国政,下至百姓,无不遭其扶殃。细究起来,金钱之所以能够较为巨额地聚敛到缺费者之手,是因为他们聚财时走的是邪道,而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监控又效力不大,甚至失控,故而常常能“B足”先登;…  相似文献   

16.
正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体魄与心态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特征的养老方式——"文化养老",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人民对文化养老的认识程度还不高,政策、制度也不健全,财政投入还有差距,设施、经验也不丰富,而广大老同志对文化养老的期待及需求却越来越强烈和迫切。在这样一个新的养老方式的起步阶段,发挥企业优势,积极推进文化养老,应着力在以下四个方  相似文献   

17.
零首付之惑     
你可以身无分文,这并不妨碍你拥有房子、车子、电器、旅行和其他你梦想中的一切。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在信用面前彻底交错,所有关于金钱的烦恼转化为债务计划,让我们用100%的未来希望置换今天的幸福,这就是零首付时代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8.
王超 《中国保安》2012,(1):48-50
曙光初露,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夜幕降临,人们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他们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束。他们不是军人,却有着军人般铁的纪律和品质;他们不是富豪,却可以面对千万巨款毫不动心。他们每天紧绷神经与金钱和枪支接触,出不得半点错误;他们每天负重15公斤,还要搬运总量超过1000公斤的重物;  相似文献   

19.
正人的生存状态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现实、功利的状态,另一种是脱俗、审美的状态。前者是每个人维持与延续自身生存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美化和提升物质生活的精神动力。这两个维度的和谐结合是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在物质条件简陋的古代,精神力量赋予人类匮乏的物质生活以微妙而丰富的诗意。比起祖先,我们拥有更多的物质,却未必拥有比祖辈更多的快乐,这是因为,他们拥有一种赋予艰难的外在生活以诗意的能力,虽然物质条件简陋,甚至匮乏,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可以丰茂而灵动。当我们的酒杯斟满了醇香的美酒,  相似文献   

20.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09,(10):59-59
健康、快乐和拥有今天,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幸福的三大法宝。可是现在有许多人活得并不快乐,不是工作充满烦恼,就是生活充满郁闷,那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人喜欢乱攀比,而忘记了今天拥有许多快乐的自我。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