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德国卫生部长德烈埃·费舍尔女士的一句话在网上广为传播——“一个世纪来,体检让德国人多活了25年。”健康体检的好处被她阐述得十分精辟,甚至推到一个民族和世纪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报刊的操守     
《民主与科学》2009,(2):74-74
一个社会永远需要两种规则,一是外在的规则,一是内在的规则,法律制度是外在的规则,道德操守则是内在的规则。操守不仅仅对个人而言,作为舆论代表的报刊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人的操守表现在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报刊的操守则体现于它如何面对权力的威压和金钱的诱惑。  相似文献   

3.
没有什么像WTO那样,在过去5年里对中国人的经济文化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了。2007年,中国入世5年过渡期结束,那些曾经“看似生硬的法规条文,听似政策层面的规则”,如今已经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切实的感受到WTO的存在和好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到了最后的谈判阶段。利用这段时间,把我们还需要加强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对入WTO更有好处。本文谨就海峡两岸入WTO的可比方面作点比较说明,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对规则文化的建立负有责任,规则形同虚设,我们每个人都难逃其责。因为我们在很多小事儿上觉得不要让人觉得自己小题大做,不要把关系搞僵了,积少成多,积小错到大偏离,最后到大事儿出现的时候,发现已经说不清楚规则是什么了,只好去“斗入”了。  相似文献   

6.
菲尼克斯公司是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合资企业,六个人筹备起家,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由三个独资企业、一个合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从六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实现了100%的本土员工,100%的本土管理,没有一个德国经理。尤其是最近一年多以来,我们真正地认识到,优秀的中华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应该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哪怕是像我们这么一个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7.
受单位派遣,我参加了2001年10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53届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通过在书展期间及其后对德国的考察,我们深刻体会到德国人乃至周围国家的人们一般都很遵守规则,事事按规则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谁来规范产权市场吴雅平产权交易意味着企业成为商品,意味着社会经济的基本规则,即产权规则发挥作用。这是中国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一个是利益规则,一个是产权规则,且产权规则是第一规则,制约着利益规则。如果没有产权...  相似文献   

9.
德国是一个以理性、严谨著称于世的国家,不但国家制度健全,而且社会生活也很规范。在考察德国社会建设时,无意中发现德国还有一个《阳台守则》。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关于法治的传说一个中国青年到德国留学。他才华出众、相貌英俊,很快就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两人双双坠入爱河。一天,两人上街,遇到一个小问题。他们要过街时,两边没有车,但是行人过街的信号灯是红灯。小伙子在国内已习惯于“过街看车不看灯”,于是就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德国姑娘看得目瞪口呆,等变灯之后才走过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对中国青年说“拜拜”!其理由是:这个人太危险!他连红灯都敢闯,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  相似文献   

11.
(一) 第一个措施是由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成员的年龄为止。这个措施对我们的穷兄弟来说,只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因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已的才能,而且当社会使愚昧成为贫穷的必然结果的时候,它就对人犯下了双重的罪过。显而易见,社会成员中受过教育的人会比愚昧无知的没有文化的人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好处。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受了教育之后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诚信教育是一个立体交叉式的网络系统,其通过严格的制度建设、多样化的诚信教育及社会文化建设为社会诚信保驾护航,其中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德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享有较高信用评价的国家,"严谨、认真、诚信"通常是人们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德国公民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行,不仅源于其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是其多年来社会诚信建设的结果。德国的社会诚信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最早知道的德国人,就是自诩为太阳的尼采。鲁迅偷偷告诉我们,“他疯了”。我十分纳闷,这样一个将自己比喻成太阳,并不断给别人光与热的人,却选择了精神崩溃这匪夷所思的行为。这种民族的特殊性,我想,只有亲自到德国走一趟,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才能一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德国政府考虑赋于“同居人”新的义务,叩某人经济困难需社会救济时,同居入有义务掏空帮忙渡过难关。德国有26()万没结婚的“同居者”。这些人有肉还养育子女,但对法律而言都是名副其实的“单导’”,无照顾对方的“义务””,因此可能一方有足以事家的收入,另一方却向社会局申请救济,这种法担漏洞确实可能使某些男女可同居而不结娇。德国改苗的社会福利法将从1996年7月起,人定所有同居者席负担彼此经济,不再受理申请改济金,内政部长的理由是:“共同居住的未娇者,天是其他类似家庭的关系,不应享有比家庭更多内优惠。”到目…  相似文献   

15.
谈社会文化知识习得的途径赵淑梅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D·H·Hymes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不仅要熟知各种语言规则,能造出合乎语言规范的句子,而且还要能够恰当地使用它。一句完全合乎语法规则的话,如果用于不恰当的场合,或是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  相似文献   

16.
税西恒事略     
税西恒事略钟品伦税西恒(1889──1980),又名绍圣,四川泸县白云乡人。1909年经李石曾介绍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活动。1912年考取公费留学,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后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德国国家工程师称号,任西门子电力...  相似文献   

17.
旅德拾零     
最近去德国探亲,同时到了法国、奥地利和卢森堡,目睹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情风貌,感受匪浅。现将我在德国看到、听到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采撷到的几朵浪花,供大家参阅思考。自觉的德国人自觉是德国人的基本素质。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个国家的规章制度颇多,而税收制度是这些规章制度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德国人自觉纳税是很平常的事,无须动员,无须稽查,工资总额的约1/3自觉纳税,当然这是财务账户中自动扣除的。在德国大学里,所有师生的中饭都在学校里就餐,同样的一份伙食,教师的那份伙食要比学生的那份伙食贵1倍,原因是教师有…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目标应该是“扬善抑恶”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中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 郑永年:什么叫社会呢?一个人不叫社会,三个人以上叫群体,群体要想生长在一起,就需要道德。没有道德的群体不叫社会,没有道德个人是生存不下去的。《新周刊》:道德国度却面临着道德危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3,(6):74-76
编者: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规则,是一个社会公平遵守的章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摸索完善适合中国国情、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规则,为权力运行、市场竞争、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确立准绳,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应的公民意识为基础,而且与政治和经济因素相比,公民意识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往往更为持久,能够对社会产生更为长期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公民的规则意识,这是公民意识的基石。与社会中业已存在的各类显性与隐性规则相对应,公民的规则意识包含遵守道德、诚实守信和遵纪守法这三项基本内容。其中,遵纪守法是人的行为底线,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而遵守道德则是我们追求的更高目标,三者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