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要真正建成一个法治社会,首要的是要尽量统一规则,让规则简单明了、公正透明,既不允许特权,也不允许歧视。“规范化是现代社会权力技术的核心”(福柯语),而规则则是规范化的具体工具。如何制定规则,将事关规范的成败。我认为,规则应尽量统一,使所有主体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而不应出现过多的区别和例外,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例外越少越好。这样主张的理由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小区出入口的地面新划了斑马线,安上了反光道钉和人行横道警示牌,路口两侧遮挡行车视线的乔灌木被移除……这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新业路上最近发生的小变化。一次“微改造”,让司机增添了文明规则意识,让居民出人小区不再“战战兢兢”,也让城市多了几分体贴人微的温情。路口的这些小变化正是无锡通过点滴“微改造”涵养“文明力”的一次实际行动,用细微改变打造更好的城市,加码民生“微幸福”。  相似文献   

3.
论现行拼音读物的注音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拼音读物的注音许多没有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处理,引起一些混乱现象,本文列举出“分词连写”、“字母大小写”、“声调标注”以及“计算机自动标注拼音(多音字注音)”等问题,认为造成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字本位”思想的影响、汉语拼音拼写规范意识的缺乏、现有规则贯彻执行不力、相关规则不够完善等。提出了强调“词语”单位概念、进一步加强规范意识、加大力度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肃清混乱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蔡秀梅  刘强 《青年论坛》2009,(1):141-145
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规则意识现状不容乐观,知行分离,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提升大学生规则意识方面的作用,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侯晓娜  温玉斌 《传承》2013,(2):66-69
“中国式过马路”是中国人过街难的乱象,实质则指向了当下道路交通管理措施中的软肋。它不但反映国人交通文明素质的欠缺,也凸显了民众法制意识的淡漠,规则意识的缺失,对安全的忽视,当然也有的是现实中被逼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五年过去了,“狼”不但没有来,我们的企业反而变成了让外国企业恐慌的“狼”。WTO实实在在地把中国企业引入了全球制度体系,中国企业逐渐学会了运用规则在全球体系中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相似文献   

7.
观点     
《时事报告》2014,(9):8-8
美国对华实施的不是铜墙铁壁的“遏制”,而是给中国穿上了一件国际制度、规则的“紧身衣”。这不是一面遏制之“墙”,而是一个“网兜”,有很多洞眼让我们可以与外部世界连接,同时又有很多“软约束”。这种“规制”才是美国对华战略中最难应对的部分。毕竟,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继续穿着这件“紧身衣”而不能“裸奔”。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当今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为此,对各种各样的“中国式”折射出国人对于规则的漠视和不愿意“墨守陈规”的心态.青少年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接受性强,而物质丰富精神矮化的缺憾对于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塑造极为不利,“中国式过马路”被关注,既是在期待公民素质的自省与自觉,也是在呼唤城市重视城市精神与公民素质培育,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引导.文明习惯养成首先要明确教育途径,多方位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模式;其次要加强青少年公民意识的教育;再次要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台湾意识”已成为台湾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在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已闹得沸沸扬扬。大陆上介绍、评析、论述“台湾意识”的文章也日渐增多,且多少涉及到“中国意识”。因此有必要廓清“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真正涵义,指出两结之争的实质,探讨如何“解结”的问题。有人把“台湾意识”视为一种地域性的乡土意识,好象在整个中国之下,有着与之等同的诸如“新疆意识”、“上海意识”、“苏北意识”等等。也有人把“中国意识”看成是祖国大陆人民所具有的意识,“因为在台湾的人民,无论台湾本地的,还是从大  相似文献   

10.
(一) 近年来,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颇为热烈。但是,“台湾意识”究竟包含那些主要内容,仍众说纷纭,界定不一,至今还没有被公认的结论。对于“台湾意识”的认识,大体有如下几种说法: 1、“台湾意识”是由台湾人同命运和连带感而形成的,以台湾本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 2、“台湾意识”是在台湾社会历史和现实环境中形成的“我群意识”; 3、“台湾意识”是“中国意识”涵盖下的地方意识,是“中国意识”的地方性表现; 4、“台湾意识”不同于“中国意识”,是与“中国意识”相抗衡的、特殊的、独立于“中国意识”的“台湾民族”的意识; 5、“台湾意识”是超阶级的、渗透在台湾社会各阶层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且是指导这些领域发展的主导意识。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人情与利益规则的博弈现象,并且呈现出人情规则下降、利益规则上升的趋势,而“社区记忆”弱化、“契约信任”建立、国家行政干预的规范和中介组织发展是这一变化的基础。随着农户市场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化是土地流转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首先,为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经济体制必须突出和强调的将是遵循“国际惯例”,不应再过多强调照顾中国的特殊情况,许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规则需要再次改革。 其次,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中国的经  相似文献   

13.
抢红灯、抢座位、抢车道、抢房号、抢票等现象屡见不鲜,抢,为何会演变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存之道?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呈现的是有等级、有礼仪,但是不遵守规则。即使规则制定者本人,也不想把规则运用在自己身上。“刑不上大夫”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诚实守法的传统、只是在社主转型时期。旧有的价植观、道德观受到冲击,“信用”也无辜地受到冷落,而今借助法律法规的力量,一张相关的网络正在悄悄铺设,“信用”正在一步步回到中国人的身边违规剧卡制美国有一成文规定闯红灯者重罚理由是红灯停、绿灯行是最基本的规则,如果公民连这一规则都不遵守的话此人的信用评价将降到零点。重罚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1999年7DIS日北京市出台一项规定对所有驾驶员(包括各式车辆的驾驶员)实行违规刷卡制度。以前的交警罚款制被刷卡取而代之即一旦违规交警只需登记一个卡号和违规…  相似文献   

15.
凌经球 《桂海论丛》2002,18(4):28-30
加入WTO后 ,广西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 ,而广西企业状况是“大企业不强 ,小企业不精”。面对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必须强化全球意识、研究WTO规则、审视企业的战略基础、创新企业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不稳态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以往的20年中,两岸民间关系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两岸政治关系依然处于高度的不稳定状态,两岸民间关系发展的制度规则稀缺已然显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分析框架,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尝试研究两岸关系不稳态的制度因素。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两岸关系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规则与制度创新;第二,两岸“民间性”制度创新模式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第三,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需要全方位的制度创新,而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规则的规则”——确立“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7.
规则意识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行为与关系体系,是维持社会秩序和建构社会关系的基础。当下我国公民规则意识在建构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如质疑规则而不遵守、以潜规则来消解规则、以个体自由伸张来反对规则等。面对公民规则意识培育中的障碍,需要重构社会德育体系、知识教育体系,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提升公民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性善论与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霞  刘旺洪 《求索》2008,(12):111-113
儒家“性善论”是传统中国人治文化的源头。儒家“性善论”源于血缘文化,注重情感体验,缺乏理性烛照。由于儒家把“性善”认定为人性的普遍性、根本性特征,从而导致传统中国对修善即个人内敛自省的道德自律过分夸大,而忽视社会公共规则、制度等外在刚性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不仅使得传统中国在治国之道上迷信贤人政治,导致封建专权的无限扩张;也使得社会个体因被一味要求克尽义务,而普遍缺乏权利意识,导致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王小平 《前沿》2007,(6):52-54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国外同行得以公平竞争,而我国对外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国际收支渐不平衡,致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如国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阻碍和“保障措施”的现状以及“知识产权”的摩擦等等。为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平衡,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我们在研究对策之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的原产地规则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致使国外的进口商品大多来自中国,从而导致“中国制造”商品在受到青睐的同时也不断收到挑战。完善了我国原产地规则即是夯实了我国贸易政策的基石,也使我国原产地规则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措施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保持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实现我国成为贸易强国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肖国金 《政策》2002,(3):24-2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入世,我们需要熟悉WTO规则、遵守WTO规则,更重要的是要驾驭规则、运用规则,加强我们自己的“竞争力”,加速培育市场的“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复杂多变的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