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海波 《青年论坛》2004,(5):127-128,131
被学者们称之为“闺秀派”的作家 ,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化景观 ,她们既带有传统文化的印记 ,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其创作具有浓郁的“女人味” ,呈现出婉约、端庄的审美风格 ,极为讲究生活和文化的秩序与准则 ,在规范化的社会运行机制中寻求人生的自由、思想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清代闺秀诗人突破了唐宋以来的女性诗词经典传统,在闺情闺怨和家国之思以外开拓了对日常生活的书写,这为考察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家务作为女性特有的性别职责进入女性诗词,令闺秀的自我性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其中,中馈和女红是最具代表性的两大主题:中馈是将家务艺术化的新素材,指向妇德职能的"齐家",体现出闺秀的性别身份认同与文学创作自觉;女红是诗词创作的传统题材,其文本形象经过女性日常化书写的革新而尝试摆脱男性凝视与物化,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并浮现出性别主体意识。家务诗词的大量出现,与女性诗词创作主体从女妓向闺秀的转变密不可分,也是清代闺秀在男权话语规范下减小创作阻力的合理化途径。在清代,面对诗词创作如何超越平庸这一共同困境,男性诗人努力去除日常化,而女性诗人则致力于从日常化中寻找诗意,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3.
黄邦福 《求索》2011,(9):215-217
男性气质理论视男性气质为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建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对男性气质的文化表征和文学呈现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随着西方经典重释热的升温,学者们运用该理论对菲茨杰拉德及其小说文本中的男性气质问题进行了重释。本文以菲茨杰拉德小说研究为考察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期冀展现完整的批评图景,为国内男性主义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徐娜 《中国减灾》2011,(6):30-31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灾难便如影相随。灾难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多方面的威胁。时代越发展,科技越进步,社会越繁荣,其威胁就越不可低估。树立正确的灾难观,增强灾难意识,提升应对灾难威胁的国家战略能力,这是一次次的灾难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拯救男孩的主张体现着传统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对男性的要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提出了男性气质多元化的理论,传统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受到批判.但学校等社会机构仍然在建构着单一的支配性男性气质,这种男性气质被认为对男性的全面、健康发展造成伤害.拯救男孩主张与世界主流的社会性别理念相冲突,同样也与男性参与、性别平等的基本国策相违.  相似文献   

6.
罗志明 《创造》2010,(4):76-78
<正>四月时节,尽管云南旱情严重,九乡却仍是一片落英缤纷、碧涛阵阵、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第一次采访九乡是在去年8月,那时九乡正处于烟雨濛濛中,犹如出浴的少女,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时隔半年再来,九乡的变化让记者大吃一惊,如果说少女出浴是为惊鸿一瞥,让人为之惊艳的话,那么,现在的九乡则如品唐诗宋词一般,有豪迈也有婉转,充满了让人想象的韵味,时间越长,越是醇香。  相似文献   

7.
重庆某小学日前将高尔夫球课列为正式的体育课程,拟开八个课时,每人每次收费50元,一学期为400元。据校方称:这种课程的开设“可以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  相似文献   

8.
美丽是表象,气质却在骨子里。一个不美丽的女人,可以通过日新月异的整容术,成功改造为一个“人工美女”。美的就像是数码宝贝:气质则更多是一种内在的。职场女性如何提升自己的气质呢?  相似文献   

9.
创造力十分必要也十分神奇。它本身应该是没有缺点的.因为创造就是产生有用的创意。但在实际当中,危险还是存在的。之所以有这些危险,是因为人们沉溺在创造之中不能自拔,而不是由于创造力本身。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选择在冬日流连于济南街头,有一群人的身影你一定无法忽视。蓝色交警服映衬下的笔挺身姿,言语间的腾腾热气,冲淡着冬日清冷的气息。或许你会想起老舍先生对冬日济南的比喻——"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相似文献   

11.
小乔 《两岸关系》2008,(6):64-65
什刹海曾名十刹海、十汉海。元代称大泊子、海子,明清后称什刹海,也称后三海。什刹海地处北京市西城区,北起德胜门桥,南至北海后门,由相通一水的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组成。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4,(3):19-19
网上最近流行这样一个笑话:一位青年人问哲人,“我很富有,却不开心。我该怎么办呢?”哲人默然,握住年轻人的手。青年顿悟道:“大师,您是想告诉我,我应该心存感恩,回报他人吗?”哲人说,“不是……我是想说,土豪,我们可以做朋友吗?”  相似文献   

13.
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时,同学之间互赠留言。笔者给"班花"写了以下赠言:你以知识作底蕴透出的优雅气质,伴着你的美貌,迷人!她把我写的赠言放到了毕业纪念册的首页。显然,她很得  相似文献   

14.
廖济忠 《求索》2011,(4):197-199
文学天生具有伦理的气质,永开不败的文学之美总是扎根于伦理的深基厚壤之中。文学的伦理气质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即人学主题、良知角色、大众面向和默化方式。  相似文献   

15.
怎么开放,需要智慧从新德里到不丹,短短4小时的航程,就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新德里机场嘈杂,混乱,让人烦躁不安;帕罗机场则安静,有序,让人神清气爽。这种不同固然和人的多少有着密切关系,但人文素质也有重要影响。对这一点,我在以后几天的不丹之行中感受愈发强烈。每次从新德里机场大厅出来,门外栏杆两边张牙舞爪的出租车司机的嗓门能把我的胆叫破,但从帕罗机场大厅出来,没有听到这种喧嚣,我一下子竞有点不知所措,呆呆地站在台阶上张目四望。  相似文献   

16.
王尧 《两岸关系》2008,(12):45-46
时下的台湾,高频词汇是“节能减碳”,蔚然成风的则是环保筷和自行车一族——  相似文献   

17.
身在职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在团体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如何培养自己的“领袖气质”。可是树立权威形象,培养领袖气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注意到以下几点,将会为你的领袖气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1942年的论文“科学规范结构”中,默顿系统地提出“科学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亦称默顿规范(Mertomian norms)。他是如下界定这一概念的:“科学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建制性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19.
朱汉民 《求索》2014,(1):26-31
“精神气质”是一种主体化的文化,包含着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两个层面涵义。学者们往往以道德精神与心理气质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精神气质”概念,来表达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湖湘文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一种地域化士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湖湘士人的精神气质,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湖南人之性质”或“湖南人底精神”。湖湘“民性”与“士习”的渗透与融合,推动了一大批兼有劲悍民性与道义士气的湖湘士人群体崛起。明清以来,湖湘士人以十分鲜明的精神气质,而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特别关注和敬仰。湖湘文化的历史建构,同时是湖南人的精神气质的建构;湖湘文化的区域特质,特别体现为湖南人在精神气质上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近日,张艺谋新片《山楂树之恋》和王全安导演正在筹拍的电影《白鹿原》,都爆出了女主角选角过程艰难的问题。两部影片都为寻找一个具有“清纯气质”的女子担任主角而犯难。而除了张艺谋和王全安,国内其他导演也感叹演员的清纯气质一代不如一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