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2年以来,关于中国梦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课题。2015年国内外专家、学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围绕着中国梦这个基本核心从不同的视域和维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在"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中国梦的重大价值"、"国际社会视域下的中国梦及其评述"、"实现中国梦面临的风险及其需要汲取的历史教训"、"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对于认识当前中国梦研究的进展及不足、推动学界继续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让阳泉城区梦成为中国梦的精彩华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晓剑 《前进》2013,(6):14-17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示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前景吸引着我们;中共阳泉市城区区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新一届区委确立的建成“小康城区、美丽城区、智慧城区、幸福城区”的战略思路和奋斗目标召唤着我们。对于阳泉市城区来讲,应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这就是要准确把握“阳泉城区梦”的深刻内涵、现实路径、根本保障,大力实施“四大城区”战略,让阳泉城区梦成为中国梦的精彩华章。一、准确把握“阳泉城区梦”的深刻内涵,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好“两件大事”的要求,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对中国梦进行了精彩阐述。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2013年全国两会,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共同行动。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伟大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文艺正能量,当代广西杂志社旗下的广西新一极期刊出版有限公司面向海内外隆重征稿:一、征文内容:围绕中国梦的主题,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自己的美丽梦想及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展望。二、征文体裁:诗歌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承载着“中国梦”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就是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的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中国道路从来连接着“中国梦”。“中国梦”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处境刺激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告:要实现以民族复兴为主轴的“中国梦”,从那时起至现在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一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中国梦”的研究不断升温,诸多学者围绕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与研究。文章梳理和归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基本问题的相关研究,并做了简要的述评,以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不仅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图景,而且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梦所包含的三种价值取向。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梦。因此,深入分析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价值认知,激发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活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青青 《传承》2013,(7):100-101
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之梦,中国梦承载着几代先进中国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马青青 《传承》2013,(5):100-101
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之梦,中国梦承载着几代先进中国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荣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姜超 《群众》2013,(5):36-37
当前,“中国梦”成为时代最强音,习近平同志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从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梦,到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梦,再到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梦,“中国梦”唤醒人们厚重的历史记忆,照亮人民美好的发展愿景,同时更记录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寄托着几代人的毕生夙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解释中国和世界已经变得日益迫切,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要真正使具有话语创新意义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社会,首先需要走向学理,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通过对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的辩证把握,夯实中国梦的学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梦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来解释中国和世界已经变得日益迫切,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要真正使具有话语创新意义的中国梦走向世界、走向社会,首先需要走向学理,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通过对需要中国梦与中国梦需要的辩证把握,能夯实中国梦的学理基础,从而促进中国梦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2.
圆中国梦     
《台声》2017,(11)
<正>575.中国梦,强国梦,承先启后复兴梦!复兴梦,民族梦,实干兴邦幸福梦!幸福梦,腾飞梦,中国引领世界梦!我的中国梦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发达兴旺,百姓乐业安康!——任若绵贵州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576.中国梦,是播撒在神州春天的神奇种子;中国梦,是驱动着中华巨龙的不竭动力;中国梦,是凝聚起炎黄子孙  相似文献   

13.
《青年探索》2013,(4):F0002-F0002
今年是《青年探索》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要求,2013年5月25日,内地及港澳青年研究著名的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市团校,参与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院主办,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青年探索》杂志社承办的"中国梦与青年担当"论坛,共同围绕"中国梦与青年担当"这一主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4.
近日,淮安市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干部职工中开展演讲比赛,唱响中国梦,抒发报国情。本次比赛共有10位选手参加,参赛选手们围绕主题,联系实际,以生动的语言、感人的实例,阐述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讲述自己如何把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改革铸梦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因其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召开,格外引人瞩目。出席会议的福建代表团6 5位代表,肩负全省人民的嘱托,围绕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元年开好局、起好步,共商国计民生,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真心拥护,在国内外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梦已经成为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围绕着精神家园构建这一主题,探讨"中国梦"的民族特点及其世界意义,从而认识到"中国梦"的民族特点在于它是中国人的家园之梦,"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在于它能够给人类文明带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圆中国梦     
《台声》2018,(15)
正828.我穿越千年的梦啊,在神州万里的晴空下熠熠闪光;我们的中国梦,是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辉煌奉献自己的力量;我的梦,是用骄人的成绩,让舒心的微笑溢满父母的脸庞;我的梦,是举笔墨的镰刀,让滚滚红尘收获幸福的高粱;神州大地亿万学子,挥舞着自我刻苦努力,踏着祖父辈的希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胡智睿北京科技大学附中高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再一次深入阐释"中国梦",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我心情激动,立即拨通了蒋开儒老师的电话。蒋开儒是中国著名的词作家,他创作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已红遍大江南北,而作为姐妹篇的《中国梦》亦唱响。和蒋开儒谈着谈着,电话这头的我眼前不禁浮现因工作关系,多次走近蒋老师和他的《中国梦》的情景……梦的诞生"中国人,爱做梦,千年美梦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内蕴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动力,是凝聚中国精神的伟大旗帜。中国精神作为中华儿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知、情、意的精神统一体,是推动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梦和中国精神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在关注中国梦的同时,美国梦自然成为同中国梦相比较的热点问题。中国梦与美国能内涵不同、目的不同、实现途径不同,本文在论证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点的同时。提出中国梦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