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5日至28日,邓小平、陈毅、刘伯承等陆续到达南京。26日,宋任穷率金陵支队部分同志进人南京,协助刘伯承开始了对南京的接管与改造工作。同年10月,宋任穷离开南京,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  相似文献   

2.
筹划最佳作战方案4月底的江南,遍地翠绿,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渡江大胜,全军欢腾,广大指战员急切盼望着早日解放上海。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的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粟裕也想早日解放上海。但是,根据接管南京的经验,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决定,暂不攻取上海,要待接管上海的准备工作完全就绪后才能进行,免得仓促进去陷入被动。粟裕认为这个决定十分正确。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第三野战军负责攻取上海,第二野战军集结在浙赣线作战略预备队,以防帝国主义武装干涉。陈毅、邓小平仍坐镇总前委,主要…  相似文献   

3.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渡江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就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6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我爷爷尹之本作为当时的黄桥政府秘书,不仅目睹了解放军从八圩到江阴的渡江过程,而且负责了其中的部分支前工作。爷爷过去经常向我讲起他的经历。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给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攻占了苏州河以北国民党守敌最后一个据点——杨树浦发电厂,上海市区宣告解放。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上海市市长的陈毅于28日正式接管上海市政府。 上海,可以说是中国的“半壁江山”,她的工业总产值是旧中国的1/2,商店6万余家,贸易额近全国的一半,文化教育事业在全国  相似文献   

5.
七、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签订后的5月27日,邓小平在西南局办公厅接见了张国华和范明。范明将邓小平的指示向西北局汇报后,加快筹备进藏工作 1951年5月27日,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正式公布,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各大城市纷纷集会隆重庆祝。  相似文献   

6.
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大环境下,大西南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工作面临严重的干部不足问题。于是,在邓小平的亲自筹划下,北方各老解放区尤其是华东局抽调的老干部与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各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工厂企业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等,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打到南方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  相似文献   

7.
在全中国即将解放的军事政治的历史语境下,大西南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工作面临严重的干部不足的问题。于是,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时代的感召下,北方各老解放区尤其是华东局抽调的干部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各大中专院校的青年学生和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打到南方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这支部队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由邓小平政委领导,为解放、接管和建设大西南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陈毅与交通大学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19年从上海出发留法前,陈毅曾暂住于南洋公学小学部并受到了新思想的冲击。1949年5月,陈毅与粟裕率军解放上海,出任新中国首任上海市市长,并就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负责接管上海的任务,签署了接管交通大学的两个"第一号令",此后陈毅一直对交通大学予以关注。20世纪50年代,陈毅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积极主张交通大学西迁,  相似文献   

9.
1949年解放上海时,我任第三野战军作战处长。上海解放后,我曾在三次会议中聆听过邓小平的讲话,并认真地做了扼要的记录。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在1949年6月5日的那一次讲话。那是在刚刚解放上海一个星期之后,在瑞金路原国民党励志社(今瑞金宾馆)的一个会议室。参加会议的主要有解放杭州的第7兵团、解放上海市区的第9兵团首长。会议由粟裕副司令员主持,陈毅、谭震林正忙于组织上海、杭州的接管工作来参加。在听取了各兵团首长的汇报之后,邓小平作了重要指示。邓小平在讲话一开始,就笑容满面地对与会者说:“总的方面是好的,令人…  相似文献   

10.
1949年5月27日晨,随着杨树浦守敌的投降,上海市区宣告解放。第二天,国民党最后一任上海市代理市长赵祖康和中共上海市长陈毅在市长办公室举行了移交接管仪式,中共执政的上海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上海不是共产党打下来的吗?怎么还有政府移交接管这一说?而且是国民党移交给共产党?这可是确确实实的历史。解放军渡过长江后,攻下上海如囊中取物。中央任命陈毅为上海市长,陈毅向中央要求推迟攻入上海,这是为了作好接管上海的充分准备,陈毅说,“就让国民党代我们再多管理几天上海吧”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最初是由邓小平在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提…  相似文献   

11.
1949年5月初,中国入民解放军取得了强渡长江胜利之后,陈毅(总前委负责人之一、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与总前委、中共中央华东局领导同志一起,进驻江苏丹阳县城。陈毅与其他领导带领部队为完成解放上海、接管L海的任务,进行着紧张而有条不紊的工作。上海这一仗怎么打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根据提供的情报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尽管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近乎被全歼,但国民党仍然企图坚守上海,以期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挽回败局、蒋介石亲自赶到上海,策划上海的防御。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上海有8个军,25个师,共ZO余万人。…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委决定寻找中共"一大"会址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出任刚成立的上海市军管会主任职务。5月28日下午3时,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就任上海市市长。随着上海局势的日趋稳定,在1950年夏末的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49年5月27日晨,随着杨树浦守敌的投降,上海市区宣告解放。5月28日,中共上海市长陈毅在市长办公室举行了上海市接管仪式,国民党最后一任上海市代理市长赵祖康向陈毅交出政府印信。或许有人会疑问:上海不是解放军解放的吗?怎么有政府接管移交这一举动?  相似文献   

14.
第四集 十七年间 (字幕:1949年6月摄于上海)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和新中国的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家搬到了上海,两家人合住在一栋小楼里。 从1931年夏天邓小平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到这时已经整整18年了。 18年的经历太多了。 半生戎马,他很少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15.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出任上海市军管会主任。1950年夏末,由陈毅市长提议,经上海市委讨论同意后,决定开始在上海市寻找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迎接即将到来的1951年7月1日,即建党三十周年纪念日。寻找的过程,颇费了些周折。  相似文献   

16.
<正>1954年4月2日,在华东局扩大会议上,主持华东局日常工作的谭震林赞誉陈毅对中国革命有"三次贡献"。其中一次,就是1929年陈毅奔赴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协助中共中央解决红4军内部争议问题。谭震林说:"七次大会到九次大会之间是中国革命很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他到上海把中央的精神带了回去,中国今天究竟怎么样就很难说。"这"很重要的关键"中,陈毅向中央汇报红4军情况的"五万言报告书"当书一笔。1929年6月22日,红4军党的第七次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华东野战军歼敌44.35万人,创造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淮海战役中,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邓小平、刘伯承、陈毅为常委,粟裕、谭震林为委员。但是,从淮海战役的策划到实施,粟裕多次提出重要建议,对于中共中央军委的战略战役决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周恩来致信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建国大计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5月27日,人民解放军在炮火声中攻占上海。这座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东方名城,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负责指挥上海战役并被任命为上海市长的陈毅,一进上海就向地下党负责人打听宋庆龄的住处,当即派出部队将她的住处严密警卫起来。随后,陈毅在潘汉年副市长的陪同下,来到林森中路1804号,亲自登门拜访了宋庆龄。陈毅行了个标准的军礼,与宋庆龄热烈地握手致意。这位豪爽威猛的名将,一改平日的风趣洒脱之状,充满了对宋庆龄的恭敬…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对宋庆龄非常尊重。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毛泽东即委托陈毅、邓小平等前往公馆探望宋庆龄。6月的新政协筹备会刚结束,毛泽东就与周恩来商议,决定派邓颖超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前往上海迎接宋庆龄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并亲笔致信宋庆龄。8月,宋庆龄由上海乘专列抵北平,毛泽东同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等50多人到车站专程迎接。这期间,毛泽东亲自到车站接人只有两次,一次是接国民党起义将领程潜,还有就是接宋庆龄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一1949年4月2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决定国民党政府命运的最后一次大搏斗已经不可避免。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以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00万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