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威胁着整个世界.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完善国际反恐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国际反恐形势,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举措.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一部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而对于我国而言.同样需要完善国内反恐立法.以有效打击我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并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恐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发展恐怖主义于20世纪60年代从国内走向国际。随着国际恐怖主义蔓延,国际社会在加强国内打击恐怖行为的同时,开始了对合作反恐的摸索与尝试。20世纪60-80年代的合作,大致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以联合国为舞台,营造国际反恐合作的舆论。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首次把反对恐怖主义的合作问题列入大会的议程,并同时成立了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以研究恐怖主义的危害,推动国际社会的合作。1973年、1979年、1982年的联大均通过专项的反恐公约和大会决议。二是列入重要国际会议的议程,…  相似文献   

3.
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选择。综观国际反恐立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散型立法模式、专门型立法模式和综合型立法模式。我国当前反恐立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配套立法还不完善,在未来难以有效地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因此,制定我国的反恐基本法与反恐配套法,构建“以反恐法为基本法、各单行法为配套法;以反恐基本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立法格局,是我国未来反恐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国把反恐与输出价值观捆绑在一起,借反恐战争推销"美国式民主",这样目标多重的反恐战争,只能以失败或"体面"的"负责任"的撤军收场"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普遍加大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力度。但在反恐取得成绩的同时,恐怖主义活动却有增无减。2011年全球发生了近三百次恐怖袭击,造成了近万人伤亡。反恐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恐怖主义存在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5,(10)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犯罪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危害国际以及国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反恐上基本都是依靠刑法来预防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然而实际效果不佳,甚至形成"越反越恐"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活动给予新的界定,加大了打击力度,使我国刑法在反恐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范围内的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危及国际政治经济的稳定,我国的国家安全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的威胁。恐怖主义爆发突然,规模不定,袭击类型多样,信息化程度高,对传统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提出了挑战。为适应反恐斗争的需要,必须提高兼容型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和信息型反恐斗争能力,增强精准型和速度型反恐斗争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7.
巴黎恐怖袭击案震惊世界,凸显了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由于多种原因,国际恐怖主义已向世界扩散,欧洲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异军突起,其极端恐怖行径引起世界共愤。国际恐怖主义已是世界公敌,国际联合反恐已成各国共识。目前,各国已采取联合反恐行动,但要根除恐怖主义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网络恐怖主义是恐怖主义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网络恐怖主义的传播也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发展。依靠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快速交互与即时共享,网络恐怖主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给新的反恐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对抗网络恐怖主义的新战场,新时代的反恐工作应当积极应对,加强对新媒体视角下网络恐怖主义传播的研究,为反恐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国际影响及国际反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琼 《理论月刊》2005,(11):149-151
"9·11"后的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及全人类心理的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的根源、定义及反恐合作的主导权和反恐形式等多个方面一直存在着争论,而在根除恐怖主义的行动中这些方面又确实存在着不足,只有总结经验,认真面对这些不足且加以改进,才能使国际反恐合作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三、欧洲刑警组织与国际反恐警务 欧洲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了专门的反恐政策。例如,为应对恐怖主义及相关国际犯罪,1975年。欧洲警察机构建立相关机制,交流有关恐怖主义、激进主义、极端主义和国际暴力集团的信息。1993年,《欧盟宪章》第6条对国际暴力集团、有关欧洲机构的司法惯例和移民问题进行了规制,以作为欧盟成员国之间取消边境控制的补救性措施。1997年,欧洲成立了一个反恐预备小组,以决定欧洲刑警组织在反恐事务中的职能和作用。随后的《阿姆斯特丹条约》扩大了欧洲刑警组织在反恐事务中的权限。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不断恶化.由此可见,反恐斗争仍是一项十分复杂、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日韩反恐情报工作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和韩国与我国同处东亚地区,来往密切。两国为了应对恐怖主义,打击恐怖袭击,开展了一系列反恐情报工作。对两国反恐情报工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优缺点,为我国反恐情报工作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分析比较日韩两国在反恐情报法律、反恐情报机构、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情报搜集分析等方面的优缺点,发现两国采用综合反恐立法模式,反恐情报机构有待完善,积极参与反恐国际合作,反恐情报搜集和分析有待发展。结合我国反恐情报工作现状,我国应进一步落实反恐情报法律、完善反恐情报机构、积极参与反恐情报合作、加强反恐情报搜集和分析,以便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4.
凭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恐怖主义以网络化的组织形式将其极端活动秘密推向世界各地。本研究旨在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特点,以网络的视角观察和分析恐怖组织结构的变化,描述国际恐怖主义网络化特点,评估网络化恐怖主义带来的威胁及挑战,并从中探讨反恐的新思路和打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独木 《人民公安》2005,(19):12-14
背景资料近日,公安部反恐局副局长赵永琛介绍了中国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的基本立场,强调反恐不能持双重标准。赵永琛说,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国际社会的公害。任何国家或政党、团体不能基于政治目的或其他自私的目的,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他说,中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从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安全出发,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方式出现在何时、何地、针对任何人,国际社会都应采取一致的反对立场,绝不姑息。”赵永琛认为,对于恐怖主义不应该采取单一的军事打击手段和措施,还应积极致力于解决日益严…  相似文献   

16.
王林 《长江论坛》2021,(2):58-64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2019年度《恐怖主义国别报告》对全球各地区和主要国家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及反恐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说,列举了美国取得的所谓反恐“成就”,总结了《报告》中的关于恐怖主义威胁和反恐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该《报告》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在反恐上持“双重”标准。笔者提出,鉴于国内和国际反恐战场的关联性,反恐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同时,我国必须在三方面努力构建反恐话语权:正本清源,积极对外宣传我国反恐政策和成果;主动出击,对滥用恐怖主义敌对行为进行反击;加强合作,树立在反恐领域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球性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跨越中东地区,直达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恐怖主义蔓延,宗教冲突频繁,对其建设与保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国需要切实致力于提升沿线国家反恐合作机制建设水平。针对相关地区反恐合作存在的疑难问题,以现有的反恐体制为基础,在深入评估相关地区恐怖主义威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构建新形势下的国际反恐合作机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把新丝绸之路打造成和平、合作、和谐的国际大动脉,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其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世界许多地区制造混乱,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9·11”事件更是使这种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以空前的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给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带来深刻的变化;它也迫使世界各国再度聚焦恐怖主义,重新评估恐怖主义危害,并把反恐纳入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虽然恐怖主义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恐怖主义威胁并没有在国际反恐斗争的严厉打击下日趋减小。仍不断发生的一系列恶性恐怖事件显示,恐怖主义威胁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对恐怖主义融资加大刑事打击使美国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界开展金融反恐的参照样本。美国反恐融资执法机构的重组、刑事立法的及时跟进、加大刑事措施的力度和权限以及具体的办案经验,为我国刑事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提供了经验,并对我国反恐融资刑事立法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反恐怖主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打击恐怖主义的立法,它基于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的现状,借鉴了国际反恐怖主义立法的先进之处,体现了预防性打击恐怖主义与人权保障的立法原则,是我国反恐迈出的重要一步。此次立法首次创设了"安置教育"制度,它是我国反恐立法的一次突破,为根治恐怖主义思想毒瘤提供了特殊程序保障。但"安置教育"制度存在着实施机构模糊、具体措施缺乏、评估间隔太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它的实施主体与具体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实施效果,有效预防恐怖主义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