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 《就业与保障》2023,(2):139-14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思创融合”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如何牢抓“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引领”开展育人实践,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挖掘“双创”实践思政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政元素融合策略,形成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为实现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最终达到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和拉近社会距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创新创业促进就业的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创业与就业协同育人机制、组建强化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育人队伍、拓宽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等思路和方式,不断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与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研究并借鉴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启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政策、文化、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美国创新教育的环境,并从课程、教学、科研及实践四方面总结了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特征,最后提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成功典范,研究并借鉴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启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政策、文化、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美国创新教育的环境,并从课程、教学、科研及实践四方面总结了美国高校创新教育机制的特征,最后提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美中通识教育比较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鲁文  许峰 《理论月刊》2012,(5):161-164
通识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主流趋势,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对比美国和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并指出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吴予 《就业与保障》2023,(8):124-126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要有创新人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重点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并就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评价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R&D经费投入为研究出发点,对我国及中部六省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但高校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数,政府拨款在高校创新活动中处在绝对支撑地位,要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投资渠道,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邱夏 《前沿》2013,(12):186-188
协同创新与团队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未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由于科研团队成员间知识的多元性和异质性,极易引起科研团队成员的“知识冲突”,造成知识对抗与非耦合性,导致科研团队创新绩效上的低效率与协同创新的困难.如何通过异质知识链接与知识冲突管理,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互补,促进冲突知识形成有序结构与乘数效应,对于减少科研团队成员间的知识耗散,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和协同中心的创新绩效,具有切实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协同创新思想的确能为我们规划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多层面协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例如,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融合,促进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努力寻求高等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与贯通,消除中学后教育与中学前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等方面的壁垒与割裂;积极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形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者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职能活动协同模式,实现"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三者合一;大力创建高校内部领导者、管理者、职员、教师、服务者和学生之间的交融互动,打造"领导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格局与组织氛围;注重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知、行、思、观、感、悟的联动与整合,以促进多维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在TRIZ理论基础上构建适合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方法的重要手段。TRIZ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是与教育改革、专业教育、教学实践等相融合的多元化、多维度的教育改革,有助于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系统地运用TRIZ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从而更好地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是高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诉求,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芳 《前沿》2008,(3):44-47
高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形态。实施创新教育,要建构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组成要素的作用并使之协调运作,构建起高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开展,能够指导我国高校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技术创新大潮的迭起和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作为21世纪挑战的法宝。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创新人才应具备坚忍不拔的创造精神,牢固的综合基础知识,有哲学的头脑,经济学的眼光,时刻关注时代的走势,抓住创造的机遇。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必由之路,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当务之急。什么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指导下,由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以培养创…  相似文献   

15.
绩效管理是高校实现"创新战略"的重要保障,"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战略"和"战略性绩效管理"的重要纽带。当前我国高校从"规模发展战略"向"创新战略"转变,在此战略转型背景下高校实施战略性绩效管理非常有必要。高校构建的基于"协同创新"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创新为目标,高校、院系和教师协同供给优势资源,绩效管理体系为该体系提供支持和保障。高校实施基于"协同创新过程"的绩效管理体系,应从制定"创新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沟通与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和分阶段推进四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才与高校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大精神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就高校教学的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直接、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当前,现行的大学教学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要造就大量的创新人才,必须从根本上变革。  相似文献   

17.
潘燕 《就业与保障》2023,(7):175-177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着为本区域乡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使其培养的人才与乡村人才缺口相契合、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专创融合”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构筑等方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区域乡村建设输送高质量“双创”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梅 《前沿》2002,(2):83-86
创新人才培养是继素质教育之后广泛引起人们关注的又一教育热点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认为高校德育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 ,在价值导向、激发创新意识、强化创造感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 ,并提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外创新教育的开展及对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创新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突出创新精神。借鉴国外创新教育的优秀成果,我国高校创新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顺应时代需要,树立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观;要适应形势需要,加大培养力度,造就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授课内容,探索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山东大学在校生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到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以及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