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召开的双月座谈会上,省委统战部长王涛志讲话,他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要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作出积极贡献。一是要紧密围绕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组织广大成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二是要把“9+1”智力帮扶工作作为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扎实深入地开展好,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明确任务、完善措施,进一步推动兰西力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要继续面向县、乡、农村大力开展智力支边、光彩事业、“温暖工程”及“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等社会…  相似文献   

2.
徐国强  金元康 《群众》2000,(3):26-27
常熟是个县级市,农村经济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农村工作?我们感到:农村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突出体现在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村,党的农村政策要落实在村,农民增收的重  相似文献   

3.
我们水南关村,573户,2600口人,500余亩耕地。过去是"盐碱地,荒沙岗,住草房,破衣裳,四季都吃统销粮"。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一五"、"二五"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村级管理步人法制化的轨道,村风民风大为好转。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实现依法治村要做许多工作。我们体会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件事是建章立制,这是搞好依法治村工作的重要保证。经过"一五"普法和"二五"普法教育,全体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村党总支、村委会也从中认识到.要搞好依法治村,必须把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本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一整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村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连锁超市的健全和发展已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安徽省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农村消费市场的独特性以及有关经营者市场定位不准确、经营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安徽农村连锁经营发展水平仍然很低。要繁荣农村经济,经营者、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农村的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农村连锁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多元经济形式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长期积累的一些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好做法失灵了,一部分文化活动阵地被挤占、挪用,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十分薄弱。农民的小生产意识,自由散慢生活习气日渐浓厚,甚至杜绝多年的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严重影响了农村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大连开发区松岚、三道沟、煤窑村在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中,把结合本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风民俗特点,作为抓农村文化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从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6.
说说村党支部书记应具备的素质田雄“村里老百姓要想都过上小康生活,那得有个好班子”。这句话是个普遍真理,更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虽说官儿不大,但责任不小。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持农村安定、文明和进步,也就是...  相似文献   

7.
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其素质的高低、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农村工作的开展。近些年,我县在农村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提升了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创新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我们不断增强时代意识,拓宽选人视野,着力解决“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一是大胆起用政治素质较强、发展上有本事的人。在市场经济中领先一步、带头实践党的富民政策的“经济能人”,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  相似文献   

8.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农村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执政水平低,村党组织发展滞后,领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难以发挥,其他村级组织发育水平低,村级经济组织空壳化严重等。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有村级组织自身的原因,也受客观发展条件的限制。对此,应当从组织、人力、资金、制度等四方面入手,为村级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武汉看中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中,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是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头雁"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文章还就如何加快促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坚持整村推进与生态旅游区相结合,从群众民风民俗特点出发,积极开展“四在农家”活动,引领农村文明创建快速发展。富在农家。茅箭区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之  相似文献   

11.
从整治村容村貌、改变脏乱差到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从单一自然村的创建到开展百十村庄的"连片创建",从改变农民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到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从生态环境好的村庄向"问题村"、"难点村"延伸……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内涵在不断丰富、提升和深化。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创建始于2000年9月。针对当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和乡风民风落后的局面,海南省委、  相似文献   

12.
牛立田 《理论月刊》2007,(3):166-169
村民自治是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种社区制度。当前村民自治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中存在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不要实施、应如何实施,以及农村党支部还是不是领导核心,如果是,应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等问题。笔者认为,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它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支持和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空巢村"的治安问题逐渐显现,目前已影响到农村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空巢"现象十分普遍,要解决"空巢村"的发展问题,治安问题是首要着力点。围绕目前"空巢村"的情况,探究"空巢村"的形成原因、治安问题以及治理对策,旨在提升"空巢村"治安防控的基础和能力,为新时期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在农村,“村”既是中国农民聚居生活的基层社区,又是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层次。可以说,村是稳定的基石、发展的基础、改革的起点、民主的摇篮。要研究中国的“三农”问题,就不能不研究“村”;要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就不能不抓好“村”。嵊州  相似文献   

15.
龙中  黄双令 《桂海论丛》2011,27(1):49-52
农村基层党组织跨省联合共建是农村经济现代化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相邻省区村与村之间的广泛合作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文章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农村党组织跨省区联合共建的主要做法及其特点的分析总结,提出搞好农村党组织跨省联合共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村民自治制度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干部、农村经济建设和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制度实践,发挥了领导作用.但也应看到,在一些地方,随着农村社会的治理难题不断涌现,有的地区的村民自治形同虚设,村党支部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面临被虚置的危险,领导作用被削弱.在新时代,为了进一步实现和保障党在村民自治制度中的领导地位,村党支部应当在农村地区发挥领导力,这是破解农村社会治理难题的关键.村党支部的领导力,是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实现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相似文献   

17.
肖亚歌 《人民论坛》2013,(12):52-53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域经济发展存在突出的问题:服务村域经济的意识相当薄弱;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发展不平衡;发展村域经济的能力不足;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物质条件;家族势力、宗教势力渗透和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上下功夫,为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地域特色产品相结合,在实践中孕育了“淘宝村”这一乡村经济新形态。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的绿松石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展开田野调查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建构阐释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关系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我们破解“淘宝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秘密。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引入提升了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发生代际分层,拉大了不同村民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村内经济地缘网络、复合型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收入分配差距急剧拉大的过程中发挥了缓冲作用。要进一步利用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共同富裕,就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积极弥合村民之间的数字鸿沟,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载体,充分利用“淘宝村”品牌和公共流量资产,促使数字经济发展建立在更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这次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因而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中应主要发挥以下职能:(一)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职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从宏观上协调农业内部各层次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近乎完全竞争的农产品市场中,市场需求决定了农户的经济行为方式,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基础,兼具有公益性产业的特点,它的发展方向由农村产业结构体现。政府对农业的调控,就是要审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一村一品”经济结构,即一个村选择一、二种能够发挥本地优势并具特色的产品为主攻项目,进而形成一个以村为区域,以各个家庭为细胞,以专业产品为轴心的颇具规模的经济群体,从而形成小区域的经济优势。“一村一品”的经济结构适合山区的经济地理特点,并且适应山区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水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目前,长阳县“一村一品”经济已出现可喜的发展势头,涌现了加工粮油、柑桔、茶叶、烟叶、蔬菜、畜禽、药材、采矿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一品村”,有的已逐渐向区域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一村一品”的“品”植根于当地资源之中,在发展了“一品”经济的地方,大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