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周胜庭 《前沿》2013,(7):186-18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这种文化观不仅奠定了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而且提出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建设内容促进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新觉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实基础,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在于,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出发点,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文化观和文化理论,发展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文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文化观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的根基力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的辅助动力是外来优秀文化,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二为"和"双百"。胡锦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活力,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动力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保障,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观是现实和历史的交融毛祥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笔者认为这两个“素质”都是文化观的反映,而文化观离不开...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对中国近代史上“古今中西”文化论争的理论总结。同时,毛泽东的文化观也是我们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新文化建设的开始,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党第二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建构中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并成为我们党文化理论的历史起点和认识基础。实质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是对毛泽东文化观的深度延伸和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6.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从一开始就预见到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和前途的伟大作用,既从理论上阐述了文化革命的必要性,又在实践上通过艰巨的工作使其演化为活生生的文化建设现实。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列宁关于文化观的基本思维,以期加以科学的借鉴。列宁指出,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界限都是有条件的,变动的,当我们在专门探讨文化观时,把它和整个社会领域的政治观、经济观分离开来自然必要,但社会作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事业建设实践相结合 ,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统一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观是文化理论中的最核心部分。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毛泽东首次建构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论,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恢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精髓,江泽民开拓了先进文化立党治国的新方向,胡锦涛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向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之争问题,自从毛泽东同志自五四时期提出“西方思想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的主张以后,在他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为了指导文化战线上的反对封建文化和买办文化的斗争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特点,明确地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本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坚守、培育和弘扬,成为我们透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现代发展的重要路径。"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繁荣发展阶段诠释文化观的重要表达,同时凸显了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发展的重要维度与新内涵,"三个倡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彰显了当今我国文化观的发展方向以及以此为目标丰富、完善的文化观建构体系,而实际上,中国现代文化观内核以及核心元素的构成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自我发展一脉相承,也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实践要求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周和义 《理论月刊》2007,2(7):26-28
邓小平文化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以其哲学视野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质,从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出发阐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文化内在结构诸要素的深入分析,揭示社会主义文化构成的核心内容和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突出强调在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在邓小平文化观指导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协商论坛》2022,(11):35-3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建设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黄高荣 《湖湘论坛》2006,19(2):18-21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开创并领导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他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光辉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这些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重要地位、根本方针、主要内容及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福琨 《传承》2006,(6):23-25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共同文化精神演进的趋势 ,认为霸权主义是多元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并危害着人类文明的缔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人类文化精神走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将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徐学福 《桂海论丛》2009,25(5):59-63
良好的财富文化观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然而我国的财富文化现状还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提出"财富文化"这个概念并着力加强这一建设,就是要通过文化这一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传播健康的财富观念,以此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心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这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对十八大思想理论的进一步发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