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小康》2021,(20)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社会走向的关键性群体,他们的就业状况既是决定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也会对社会稳定和谐产生极大影响。近年来,国务院、人社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多次出台文件和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高达909万人,加上疫情及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使得今年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就业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复杂。《小康》杂志2021年6月中旬刊策划的专题,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和富有深度的分析,通过专家视点、鲜活案例和翔实数据多方位呈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和新问题,提供了解决对策,对把握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燕  徐远火 《传承》2009,(8):124-125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对社会与个人造成极大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各项政策引导,促进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高校要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3.
曾宏 《前沿》2014,(7):156-157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更多的学生具有上大学的权利,这就使得每年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融入社会当中,成为求职者。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严峻起来,就业的人数问题大大超出了社会的人才需求量。加之人才专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难解决。大学生的就业观对于其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影响,就业观念不科学会对其就业问题的解决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关于大学生就来观的研究为题,对当代大学生的不正确就业观进行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国民就业问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发了来自政府、社会与学界等不同方面的关注和思考。事实上,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也似乎被赋予了更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就业主体之外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是制定相关公共政策的关键。从就业主体之外寻找就业难问题的根源一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知青返城可以算作我国的第一次失业高峰,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是第二次失业高峰,而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就业压力则引发人们产生了关于“第三…  相似文献   

5.
贺平 《青年论坛》2011,27(1):72-7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哲学层面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同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岗位,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科学的推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也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今天,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而且是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虽然职业选择与发展是一个人人生的永恒主题,但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不再是某个大学生个人的事情,而逐渐成为摆在高校与社会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就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能否战胜社会排斥和自身弱点,是直接影响到其择业成败的关键。从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着手,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的冲突心理及其原因,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文章阐述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团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的融合性、提高团组织开展活动的吸引力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发挥共青团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对社会与个人造成极大的影响.世界金融危机使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各项政策引导,促进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校要以学生为本,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生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10.
蔡雪莉 《传承》2009,(4):140-14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权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开林  关晓巍 《人权》2010,(2):37-42
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实质是保护女大学生就业的不受歧视权。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普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权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学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 ,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心态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等多个方面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转变,将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明太 《求索》2011,(5):181-182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由于社会资本的占有劣势,农村籍大学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比非农村籍大学生更大的就业风险。本文剖析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机理,提出了农村籍大学生缓解就业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维艰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整个社会,包括就业危机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己的共同合力,择策应对。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温家宝总理曾这样反复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签约率。”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婕  王晓冬 《前沿》2005,(5):99-101
目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呈现出思想状况低迷, 工作的选择上趋向功利性以及就业不稳定性的思想问题。这些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就业环境中的一些漏洞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忽视造成了大学生工作选择上的悲观情绪, 对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失败导致了工作选择的功利性, 对职业道德培养的忽视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不稳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4)
当今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兼职的比例大大增加,但兼职环境复杂、权益保障难、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出现,我们应从加大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力度、建立完善专门的社会调解组织、政府加强市场监管、企业增强责任感、学校加强兼职引导和管理、大学生个人法律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一些历史比较和实地研究发现,知识分子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历史问题,只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这些影响造成知识分子,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选择难,进而就业难。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首先需要让父母们给予子女在就业选择的问题上以更多的空间。社会在就业问题上也应当建立多元价值观。一个有着更多选择和多元价值的社会会更加有序,更加充满活力,社会问题也会更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