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党史研究必须不断创新研究范式,这是党史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党史研究的内在要求。中共党史专家李海文新近出版的《中共党史拐点中的人物与事件》一书,就是一部研究范式创新的佳作。该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站在重要节点上呈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交互作用;二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彰显文献资料的权威性;三是用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节点的党史人物。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中共党史极重要的"剧作者""剧中人",一代伟人毛泽东最早力倡和最先"深耕"党史研究。他日昃忘食,亲自编纂了三大"党书"(《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和《毛泽东选集》等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坚实之基。他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实践论》(1937年7月)、《矛盾论》(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深受现实政治的影响,其逻辑表述体系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探究中共党史新的研究角度和表述体系是一种必然需求。首先,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党史研究,真正从观念上确立党史也是历史;其次,创新党史的逻辑表述体系,从宏观上对中共党史的骨架进行重塑;最后,应从马克思主义大众视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视阈下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使中共党史研究具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4.
贺小娜 《人民论坛》2014,(3):203-205
长期以来,中共党史研究深受现实政治的影响,其逻辑表述体系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探究中共党史新的研究角度和表述体系是一种必然需求.首先,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党史研究,真正从观念上确立党史也是历史;其次,创新党史的逻辑表述体系,从宏观上对中共党史的骨架进行重塑;最后,应从马克思主义大众视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视阈下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使中共党史研究具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5.
一部毛泽东及中共党史研究的力作———《胡乔木回忆毛泽东》评介任正《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于1994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多次重印,至今盛销不衰。它是在近年出版的有关毛泽东生平事业和中央党史研究的著作中颇有份量的一种。全书以四十年代毛泽东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分期新论秦陇晟现行的党史分期是以毛泽东著作中的提法和党的文献为依据划分的,在党史界已有定论。但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这个分法是否妥当,大家可以讨论,我只是作为一个意见提出,不是中央的决议。如果有更适合党的历史过程的分法更好。”①基于此,本...  相似文献   

7.
一本对党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的著作刘显才最近,我收到山东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青年教师王立胜同志寄来的《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专著,该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中的一本珍贵之作。我用心进行了拜读,深感这是多年来中共党史学界对...  相似文献   

8.
胡绳和近三十年中共党史学术化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朝阳 《前沿》2010,(13):194-197
近三十年中共党史研究学术化进展显著,其根源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百家争鸣学术方针的指引。而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实践这一路线和方针,胡绳功不可没,以致有研究者提出胡绳为代表的学术流派观点。胡绳的贡献在于: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独立思考和不断探索;对学术界中共党史研究的尊重和宽容。胡绳的态度有助于弥合中共党史研究中官方和民间的对立,对于中共党史官方学者和民间学者都是一种启示。在中共党史研究不断发展、各种学术流派行将产生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和学派间的平等交流,促进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晚年胡绳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深厚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共党史研究的实质就是对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前提准备和新的视角、思路。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中共党史研究在理论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10.
齐文娟 《传承》2013,(12):36-37
中共党史研究的实质就是对党的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要的前提准备和新的视角、思路。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解析出发,进一步论证中共党史研究在理论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前行。  相似文献   

11.
吕艳 《传承》2011,(11):8-9
延安整风时期,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共党史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对于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起了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延安整风时期推动了党史学科体系的建立;中共党史资料征集工作有较大进展;出现了一批从各个角度、各个时期研究中共党史的成果,为以后的党史研究提供了借鉴;这一时期的党史研究有了一定的组织机构,党史研究有了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2.
文东升 《理论月刊》2004,12(12):13-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对共产党80年来历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共产党历史新的理性把握和提炼,是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和党史人物的研究以重要启示。它为党史人物研究指明了正确的立场和功能取向;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拓展了研究视野和内容;为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新华 《重庆行政》2007,(4):99-101
本文所指的重庆是以直辖后的新重庆地域为据;所论及的中共党史人物包括:重庆籍的党史人物,如赵世炎、杨问公、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等;在巴渝大地上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如杨闇公、车耀先、罗世文、江竹筠等;曾经长期在重庆工作的革命家,如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王若飞、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先后多次亲临重庆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等。上述四个方面的中共党史人物群体,在重庆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是重庆地方党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杨继萍 《传承》2014,(12):30-31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一直是党史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大量史料的开放,党史人物研究的成果颇丰。例如,大量人物传记、年谱、回忆录等的出版,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赵文能  季春芳 《创造》2021,29(12):11-16
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大重要经验.1942年毛泽东为中央学习组详细讲解了"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这一重大课题,系统地回答了研究党史的重大目的和方法,对党的领导干部学习、研究党史,从党的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解决革命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指明了方向.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①今天研读该文献对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吴汉全 《湖湘论坛》2003,16(1):42-45
张静如教授是中国中共党史学的大家 ,80年代就对中共党史学的理论进行研究。他在中国学术界最先倡导党史学科是历史学的思想 ,提出了建立中共党史学的主张 ,并就中共党史学的研究理论进行探讨 ,推动了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张静如教授是中国中共党史学理论最主要的开创者 ,在中共党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政协公报》2011,(2):47-48
中共党史人物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大量档案资料的发掘和解密,学界对那些为人熟知的领袖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更加趋于全面而客观;对一些"反面人物",也有了新的发掘和认识。这里选取近几年学界比较关注的若干党史人物,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论述邓小平研究中共党史的思想和贡献,概述了研究中共党史的分期标志、基本原则、方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欧阳雪梅同志新著《毛泽东刘少奇强国富民思想比较研究》 ,2 0 0 2年 6月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是 ,紧紧抓住振兴民族建设富强国家这一时代主题 ,分析论证我党第一代领袖在这个问题上的得失和原因 ,为当前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中国现代的伟大人物 ,他们的伟大理论和实践贡献都直接影响历史进程。而强国富民又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走向的最大问题 ,把毛泽东、刘少奇两位历史伟人与中国最大的问题联系起来 ,选题意义的重大不言而喻。从现实情况看 ,强国富民是我们党正在解决并未完全解决而又必须彻…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3,(13)
<正>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2013年11月18日,自治区党委史研究室、广西中共党史学会在南宁联合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区各地53名专家、学者和教学工作者,围绕"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对毛泽东同志的光辉一生和丰功伟绩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自治区党委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