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春伊始,展望1998年两岸关系的前景,人们普遍希望推进两岸政治谈判的进程,促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逐步解决海峡两岸的政治分歧,这无疑将有利于台湾海峡的安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并带动两岸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的进展。然而,台湾方面对两岸谈判的主张则是,在不预设任何前提条件下,首先恢复事务性商谈和“辜汪会谈”,然后不排除谈政治问题的可能性。仔细一分析,台湾方面的这一主张,实际上是拖延谈判的主张。先分析一下所谓不能预设任何前提条件的问题。台湾方面对举行两岸谈判历来是。有条…  相似文献   

2.
“汪辜会晤”是台湾海峡两岸通过对话追求中国统一的表现。自1993年第一次新加坡会谈后,1998年实现了在祖国大陆会晤,有人预计下次会见的地点可能转到台湾。两岸对话不断进行是统一有前途的好现象。这次汪辜会晤,大家知道,不是出于台湾的主观愿望,而是国际上客观形势迫出来的。其主要压力来自两大方面。第一是经济上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1998年5月印尼暴乱,听信“南向政策”的台湾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台湾企业急于谋求出路,要到大陆投资去。且看国际大企业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台湾能不眼红?想到台湾经济发展的有…  相似文献   

3.
2月初,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为落实“汪辜会谈” 达成的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而进行的“北京会谈”,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两岸双方在五天的会谈中,本着正视现实的态度,不仅做了观念性的沟通,也就具体事务性问题的解决倾注心力,终于在2月5日达成“五点共识”,并发表了《唐树备先生与焦仁和先生会谈共同新闻稿》.两岸在政治方面尚处于相当隔阂的状态之下,能达至今天这一步,的确是会谈双方抱有极大诚意、运用智慧的结果,也是“汪辜会谈” 后北京、厦门、台北三次会商的接力.会谈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海协会长江道涵与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会见,和谐了会谈的气氛,也标志着两岸针对共同发展两岸关系、表明各自的中国统一政策的高层对话业已开始.“北京会谈” 的结果对各方面言可谓不负众望.然而,其中亦有几点值得思考:其一,不应预设在民间层次及无授权的情况下,探讨本该通过政治谈判来解决的问题.“北京会谈” 双方分歧的焦点于,台湾方面认为大陆不尊重台司法管辖权或法律制度.此项议题牵涉到为整个两岸关系定性(定位).目前台湾当局坚持大陆在两岸正式谈判前不否定台湾为“对等政治实体”;坚持“中国在分  相似文献   

4.
吴宜 《统一论坛》2013,(4):41-43
两岸“两会”于6月21日上海举行的第9次高层会谈中,新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林中森首次被祖国大陆镁光灯高度聚焦。这位去年10月刚走上两岸政治舞台的台湾本土政治人物,在祖国大陆知名度不高,但在台湾政坛却是党政资历完备的“老兵”。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2,(1):11-11
第一次“两会”商谈实现定期航班。2008年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当年6月11日,两岸“两会”恢复商谈。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代表团赴北京展开了商谈,双方就民众密切关注的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事宜进行了会谈。海基会与海协会并于2008年6月13日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双方各自指定航空公司,从2008年7月4日开始实施两岸每周36班周末包机,台湾开放8个航点,大陆开放5个航点。  相似文献   

6.
铁声 《统一论坛》2010,(1):17-19
2009年,两岸关系在国民党重新执政、岛内政局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背景下,围绕和平发展的主题,取得积极进展。一年来,国共两党继续保持良性互动,举办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协会与海基会举办两次“陈江会谈”并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两岸民间团体举办了大规模的首届海峡论坛:祖国大陆组织多批大型赴台采购活动,积极参与台湾“莫拉克风灾”救助,妥善解决了台湾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7年4月19日起,隔绝近50年的两岸海上航线得以局部恢复。两岸商界都非常关心如何办理两岸间海上货物运输手续。本刊记者日前就此问题走访了交通部有关人士。 据交通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开通的航线是福州—厦门—高雄。但由于台湾方面“不通关、不入境”政策的限制,目前两岸直航的船舶只能运送经高雄港中转的货物,两岸间的贸易货物还要经过第三地间接运输。最近,台湾允许在两岸之间经第三地开集装箱班轮,这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中间装卸费用。日前,香港友航公司经交通部批准已开辟了两条航线,北线  相似文献   

8.
吴薇 《两岸关系》2013,(10):20-21
今年以来,两岸举行了多场研讨会,参加学者不仅有来自大陆和台湾蓝营的,也有一些具有台湾绿色政治势力背景。前不久,记者采访了“北京会谈”发起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先生,他对岛内统“独”势力现状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9.
20年前,“汪辜会谈”打破了两岸隔绝40余年的坚冰,开创了两岸交流的先河。20年后,作为“汪辜会谈”台湾主谈人——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的;好辜成允更想以打造水泥业绿色环保产业的姿态继续着两岸相融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面对两岸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重开两会对话的呼声,台湾当局一些人士不断故做姿态,提出模仿朝韩首脑会晤进行两岸领导人会谈,宣称欢迎汪道涵会长今年10月访问台湾,摆出了一副有“诚意”和“善意”缓和两岸关系的架式。但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并不愿对大陆方面提出的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等两点倡议作出应有的努力。他们罔顾历史事实,先是矢口否认、后又肆意歪曲两会1992年共识;有人甚至重谈“‘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是现状”、“‘两国论’是善意的”、“是两岸对话的必要准备”等老调。台湾当  相似文献   

11.
秦华 《黄埔》2012,(5):58-59
8月9日,为两岸瞩目的海协会与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八次会谈在台北完成各项议题后圆满落下帷幕。台湾舆论用“功不唐捐”、“弥足珍贵”,对“两会”协商努力及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会谈是在两岸关系实现承前启后、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之际举行的,负有“总结过去、策励未来”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倪永杰 《两岸关系》2001,(12):27-28
10月中旬,由华航、远东等6家台湾航空公司负责人组成的“两岸空运直航访问团”与大陆有关部门就两岸空运直航问题进行会谈,达成“三项共识,六点期待”,充分表达两岸早日直航的迫切愿望。大陆方面表示,台湾航空器必要时可以飞越祖国大陆航区,以策安全。这是两岸航运业者向“三通”发起的又一轮冲击,仿佛给长期停摆的两岸直航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更为衰退凋敝中的台湾经济点亮了一盏景  相似文献   

13.
初春的北京,当两岸同胞翘首企盼海协与海基会第四次事务性商谈能在两会负责人北京会谈共识基础上达成协议、取得成果的时候,台湾海峡彼岸却吹来“推翻、修正部分焦唐会谈共识”的料峭春寒.人们在惊愕、失望之余,不能不对台湾有关方面的所作所为表示遗憾.汪辜会谈后,台湾有关方面不断在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塞进“司法管辖权” 等政治敏感问题,严重干扰了去年举行的历次商谈,影响了两岸交往交流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的落实.为此,海协提出,在目前两岸政治上存在重大分歧的情况下,双方应在两会商谈中回避政治敏感问题,不把一方的政治诉求通过协议强加给双方;为有利于解决两岸交往交流中的具体问题,两会应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4.
吴鹏 《统一论坛》2005,(5):52-53
今年春天,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祖国大陆,为两岸政党交流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了会谈,在发表的新闻公报和会谈公报中都把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及解决台湾地区农产品在祖国大陆的销售问题作为共同推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向台湾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祖国大陆方面确定了两项基本原则:台湾农产品经由指定口岸——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进口;建立海关、检疫等部门通关便捷化的“绿色通道”。为切…  相似文献   

15.
10月4日,台湾各报同时刊出一个消息,台湾当局一位高层人士,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总主笔任金斯和记者马杰的访问.访谈中提到海峡两岸关系时,这位高层人士表示“接受会谈的建议,但一定要公开”.台湾当局15年来一再反对两岸谈判,现在第一次表示“接受会谈的建议”,虽然迟了一点,但也是一个进步.众所周知,早在15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就正式提出了两岸商谈的建议.此后,中共方面又多次重申希望尽早接触,实现两岸会谈.1991年元月8日,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正式受权发表谈话,提出三项建议:第一,由两  相似文献   

16.
新春伊始,展望1998年两岸关系的前景,人们普遍希望推进两岸政治谈判的进程,促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逐步解决海峡两岸的政治分歧,这无疑将有利于台湾海峡的安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并带动两岸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的进展。然而,台湾方面对两岸谈判的主张则是,在不预设任何前提条件下,首先恢复事务性商谈和“辜汪会谈”,然后不排除谈政治问题的可能性。仔细一分析,台湾方面的这一主张,实际上是拖延谈判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6,(2):12-12
从1985年起,祖国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台湾地区学生。1996年原国家教委统一制定各高等院校对台学生收取学费和杂费的标准,本科生按每人一学年1000—1500美元收取。为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谈公报关于“大陆方面尽快实施在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标准,并争取于年内设立台湾学生奖学金”的精神,鼓励和支持台湾学生到祖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校学习、深造,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体现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学生的关怀、照顾,有关部门积极会商,决定自2005年起设立“台湾学生奖学金”及实行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同…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03,(4):26-27
2003年3月26日,国务 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 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张铭清就两岸直航、“汪辜会谈”10周年等相关问题回答了境内外记者的提问。 新华社记者:2003年4月是“汪辜会谈”10周年。有传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8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体现了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促进合作的精神,彰显了“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协商基础的重要地位,说明了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汪辜会谈”及其成果,有力推动了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汲取“汪辜会谈”历史经验和有益启示,坚定维护“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努力增进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未来,是对“汪辜会谈”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1,(6):48-48
国共两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日前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这个两岸论坛是国共沟通平台的机制之一;国共平台建立于2005年4月,为当时民进党领导台湾期间的两岸紧张局势,起了关键性的和缓作用,给台湾人民在两岸关系中的“交流、对话、互利、双赢”,或“断流、对撞、互毁、双输”,有了选择的机会。这是国民党于2008年3月胜选并执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