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解决官僚主义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可以说抓住了当前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切实解决好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不但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官僚主义历来是官场顽疾,古今中外都有,表现形形色色,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官本位  相似文献   

3.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基本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底线;只有增强公仆意识,才能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增强公仆意识要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让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防止自己的国家政权从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根除官僚主义的腐败现象,这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实践中,以极大的注意力开展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不仅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官僚主义的原因作了透彻分析,而且对医治官僚主义病症  相似文献   

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这点,必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正确处理主人与公仆的关系我们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私利。党员和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是主人。但近些年来,少数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6.
<正> 新年伊始,江泽民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和全体干部做人民的忠心耿耿的勤务员。这句话亲切、质朴而又意味深长,应当作为党的各级干部的座右铭。人民是主人,领导是公仆,本是天经地义。可惜,前几年我们的一部分干部所理解和实行的,却是群众为他服务,他做人民群众的“主人”,以致伤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优秀共产党员、模范领导干部李伯照同志的可贵之处,是他对人民  相似文献   

7.
吴金印的公仆意识刘维湘人民公仆,不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更意味着一种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做人民的公仆,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全体人民对每个干部的期盼。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但是,每个处在公仆位置上的干部,决不会也不可能不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8.
官僚主义是一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西方各国,而且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官僚主义这种歪风和恶习影响了党的作风,破坏了干群关系,一直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我  相似文献   

9.
夺取政权后的政党如何克服执政环境下滋生的官僚主义,是一个历史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努力和探索,而"干部参加劳动"常规化的举措即为探索的重要产物。本文选取1949年至1966年为时间段,对"干部参加劳动"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并分析了其历史特征和实施效果。本文认为:这一举措对改善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受"左"倾思潮和政治形势影响,其在实践中亦存在诸多问题,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古春燕 《前沿》2006,(12):26-2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密切、协调和发展干群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新形势下干群关系的实质、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准确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搞清干群关系的发展规律,推动干群关系的协调发展,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这一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必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处理问题,在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体察民情和勤政为民四个环节上下功夫,真正把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12.
《时代潮》2001,(22)
最近,丁关根同志撰文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指出,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始终不懈地贯彻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  相似文献   

13.
当前要注重反对官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主义产生并寄生于国家权力机关。本来,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新型国家,官员实现了由“社会主人”到“社会公仆”的转变,已经从根本上消除了滋生官僚阶层的温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就不再有官僚主义了。  相似文献   

14.
这里的干群关系为什么这样融洽侯作山近10几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与此同时,人们也痛切地感到,现在的党群、干群关系远不如革命战争年代和五六十年代那样融洽。某些地方由于富了干部,穷了群从,坑了集体,肥了个人,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5.
赵长河 《前沿》2001,(2):13-16
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党的一大优势 ,同时又是农村基层干部永葆人民公仆本色的基本功。邓小平同志曾反复告诫全党 ,密切联系群众是最根本的一条。江泽民同志也一再强调要从政治上看待党群、干群关系问题。目前 ,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又艰巨 ,能否保持一个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 ,不仅关系到能否胜利完成这些任务 ,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 ,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也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我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作风和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17.
公仆意识是中国共产党人最起码的政治常识和政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伦理基础之一。在新的形势下,胡锦涛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为了防止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犯常识性的政治错误,也是最危险的错误——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避免重蹈世界上一些共产党丧权亡党的覆辙,才能不断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保证手中的权力不滥用、不变质、不丧失。  相似文献   

18.
加强廉政建设防止公仆变主人王炜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要不要坚持公仆原则?如何防止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对党和国家机关肌体的侵蚀,加强廉政建设?这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必...  相似文献   

19.
李仁克 《前沿》2005,(3):79-80
干部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是改善干群关系的关键。各级干部要努力克服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 树立起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和廉洁自律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贾义保 《求索》2011,(2):251-253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期,由于充分认识到广大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故而中共高度重视党、新生政权以及军队、干部同农民的关系问题,采取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密切根据地干群关系,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总结和借鉴党在这一时期处理农村干群关系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农村干群关系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