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援助制度,又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当事人或者为特殊条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是正义得以落实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杨泳 《中国司法》2004,(6):64-71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概述 (一)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援助是国家对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的法律帮助,以维护其法律赋予的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司法救济保障制度。公民申请法律援助,要同时符合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经济困难,无力承担法律服务费用;二是案情条件,即申请的事项在政府规定的范围之内。申请人的经济状况是获得法律援助和从法律服务市场上自行购买法律服务的区分点,所以,经济状况为“经济困难”是法律  相似文献   

3.
完善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任何一种法律制度下,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初衷是要使经济困难的公民能够享受到政府出资聘请的律师为他提供的法律服务。但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资助永远是有限度的,政府提供的法律援助资金不可能使所有人及其所有法律事项都能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因此,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已经建立起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相应的法律援助法律或者条例比较显著位置设定相应条款,规定哪些人有权或有资格申请法律援助,明确哪些人不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援对象;“经济困难”正是确定法律援助对象资格的首要条件。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是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  相似文献   

4.
一、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经济困难标准是公民获得法律援助最重要和决定性的条件。而我国的《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未对“经济困难标准”作出规定,只是第十三条第一款作了“原则性、授权性”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制度,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或法律服务制度,是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对于经济困难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收费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各国维护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重要措施,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法律援助试点。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我市与全国各省市一样,法律援助工作基本完成了初创阶段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市法律援助工作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
7.
法律援助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者人民法院指定辩护案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服务的一种制度。作为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的施行是有一定条件的,因此,法律援助机构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必须依法进行审查,这其中就包括经济困难状况的审查。经济状况是否困难成为获得法律援助的必要条件,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但由于经济困难状况难以明确认定,审查时往往缺乏操作性,而且经济状况困难的要求又与“降低门槛、扩大范围”的法律援助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致使法律援助机构在审查经济困难状况时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审查情形。  相似文献   

8.
《中国司法》2007,(4):109-110
近期,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司法厅《关于制定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和法律援助事项补充范围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该意见提出,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法律援助公民经济困难标准,各地可按照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执行。申请法律援助的公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被认定为经济困难,属于法律援助对象。(1)城镇居民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失业保险金的人员;(2)农村居民享受“五保户”、“特困户”救济待遇的人员;  相似文献   

9.
姚磊 《天津检察》2008,(1):35-36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一般意义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设立的最直接目的即在于保护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和确保司法的公正。众所周知,法律服务具有有偿性,而这一有偿性已成为公民平等获得法律帮助的最大障碍。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当事人得到的法律服务将会明显的优于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获得法律服务的社会弱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法律援助制度对不予法律援助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法律援助实务中各地的做法也不一致。在现有法律援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规范不予法律援助行为,对优化法律援助资源配置、提高法律援助效率、维护公民合法权利有积极作用。笔者就此提出几个相关问题,与大家探讨。 一、不予法律援助的几种情形 对不符合法律援助实质条件的,不予法律援助,已经形成共识,笔者不再累述。在此有必要提到的是,对法律援助实质条件的审查中的经济困难证明的审查是法律援助实务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经济困难证明的审查更是难点中的难点。我市法律援助中心现行审查的经济困难证明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费用承担、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和法律援助范围,这三者直接地与法律援助资源相挂钩、与社会公众的利益相关、与政府的投入互相影响,共同构成法律援助制度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是法律援助制度里的三大杠杆,讨论其中之一的法律援助费用承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24条仅授权各省司法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制定政府对法律援助事项的补贴标准,国家层面上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各省制定政府补贴标准是这几年法律援助工作的重点之一,而政府补贴标准只是法律援助费用承担体…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让经济条件困难或有某些其他原因的当事人,在需要法律帮助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这是国家确保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重要的司法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14,(14):6-12
法律援助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论述中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援助事业.对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权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樊治强 《中国律师》2011,(1):48-48,49
“把法律援助案件当作精品来做”.这是浙江国翱律师事务所俞肃平律师在接受法律援助案件时的态度。俞肃平认为,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公民却因为经济困难,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没有能力去求得法律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丛卉 《中国司法》2006,(1):78-81
经济困难证明和经济困难标准在法律援助的范畴内是一对相互联系的概念。如果说经济困难标准从实体方面划定了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确定了政府应当承担法律援助责任的程度,那么经济困难证明则从程序上保障了符合经济困难标准的公民获得法律援助和政府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承担法律  相似文献   

16.
王舸 《中国司法》2010,(9):106-110
法律援助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救济方式。作为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近年来结合国情所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不可小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实施,推动了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而作为一种负载着多种社会功能的法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变革中的社会实际需求。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着立法层次较低、法律关系不清晰、适用范围模糊等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我国国情进行科学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王比学 《中国律师》2013,(11):40-41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实施10周年,作为一项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司法救济制度.法律援助在保障经济困难群众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重庆司法行政系统转变工作作风,从群众找援助变为援助找群众。这一改变,接了地气,帮了群众,见了效果。今年1至9月,重庆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065件、受援人29055名,依法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26474万元.  相似文献   

19.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某些特定当事人免费或减费提供法律服务,以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社会制度。它是司法人权保障中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社会贫、弱、残者由于经济困难在需要法律扶助时不能如愿,  相似文献   

20.
法律援助的宗旨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服务,使他们能与其他公民一起平等地站在国家法律平台上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实现自身的公平与正义。那么,怎样完成这个宗旨.实现我们所设计的目标,使法律援助制度得以全面落实.使法律援助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最优化,真正使广大困难群众得到优质高效和满意的法律服务,成为摆在我们深化和拓展法律援助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