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制定我国《动物福利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兴  李凤 《时代法学》2008,6(5):19-26
在倡导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当今社会,许多国家颁布了动物福利法。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动物福利法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动物福利状况不容乐观,国民的动物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虐待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我国动物保护法体系存在不少缺陷,动物福利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后,动物福利问题很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因此我们应当在充分考虑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适时制定一部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动物福利法》。这样不但能提高国民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的意识,而且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以适应全球环境保护发展趋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频繁出现的虐猫、硫酸泼熊等故意伤害动物的不道德行为引起了大家的震惊,法学界提出应为动物福利立法。当今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动物福利法,而我国的动物福利法工作进程缓慢。我国应尽快制定适合国情的动物福利法,提高我国的动物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欧盟立法看动物福利法的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理念、调整对象和调整规则是否具有独特性是评价法律门类是否独立的标准。欧盟动物福利法把保护动物生命与福利作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不仅调整人与人之间关于这些动物的关系,还调整人对这些动物的单向保护行为。欧盟动物福利法的调整规则,无论是其类型还是调整方法,均体现了动物福利全面和全过程保护的要求。动物福利立法的这些特点,是卫生法、农业法、环境资源法、经济法、商法、社会保障法所不具有或者不全部具有的。因此,动物福利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最后,本文对动物福利法的公法性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福利法诞生于西方,但是在中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动物福利法,有关动物福利的内容仅是在某些地方性法规中有所规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建立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绿色贸易壁垒,关于动物福利的社会关注度也逐渐提高,这迫切要求我国加速动物福利立法。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动物福利立法现状,明确其必要性和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困境儿童的预防与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困境儿童救助联动机制,颁布《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等措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困境儿童预防与救助体系,进而提高困境儿童预防和救助的质量与现代化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葛明 《法制与社会》2012,(35):295-296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现在各国普遍认同和关注的理念,西方国家关于动物福利法的理论和实践已日趋成熟,我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宠物越来越多,宠物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因此,对于宠物动物福利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宠物动物的一般概述、我国在宠物动物福利立法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进行宠物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张曼倩 《法制与社会》2010,(28):284-285
《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规定:“动物不是物。”因此引发了关于动物是否已经上升到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的讨论。关于动物的法律地位现今有三种观点,完全主体、有限主体以及不同意赋予动物主体资格。本文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并无意赋予动物的主体资格。动物由于自身的特征限制,其不能成为人类道德关系的主体;而法律是人的法律,人类自身的利益是保护动物的前提。所以,保护动物不一定需要把动物上升为主体来保护,而应该通过规范人类的行为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动物福利法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道德水平的提升,动物福利日益成为一个新的学界热点。当动物福利立法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中国同样需要顺应这一潮流,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文章对动物福利立法进行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并在分析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现状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现有法律基础,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曾见 《证据科学》2014,(2):220-233
《德国患者权益改善法》是德国针对患者权益保障的最新立法成果,该法的主要内容是对德国传统判例法的归纳总结,将判例法确立的重要制度吸收到了《德国民法典》中,包括医疗合同的性质、医方的主要义务,尤其是明确了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1985年《示范法》出台后,得到了国际上的热烈响应。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支持仲裁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潮流,已有超过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以《示范法》为蓝本,修改了各自的仲裁立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1996年《英国仲裁法》、1998年《德国仲裁法》(《德国  相似文献   

11.
关鹿凝 《行政与法》2002,4(12):50-51
一、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起源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最早始发于德国,1861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主编的《耶林法学1861年报》第卷中发表了题为“缔约过失、契约无效及未4臻完全时之损害赔偿”一文。他的这一“法学上的发现”,有利的冲击了传统的合同法理论,也影响了《德国民法典》的制定。自此以后,包括《瑞士民法典》、《希腊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以色列统一合同法》及我国台湾民法典等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肯定了这一制度,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也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我国,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早…  相似文献   

12.
《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柴野在2004年7月26日的该报上撰文《德国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介绍,德国教育界人士认为,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是三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一、德国商号制度改革的原因及目的 德国商号制度主要是通过《德国商法典》第一章第3节(从第13条至37条)来加以规定的,此外,《有限责任公司法》、《股份法》、《合作社法》等法律中也对不同形式的商号作了相应的具体规定。包括对商号基本原则如商号真实原则、商号稳定性原则、商号专一性原则、商号统一性原则和商号公开性原则,商号的变更与转让,商号的保护等都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德国民法典》的修正,"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对整个法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另有环境伦理学有关动物成为权利主体主张的提出,动物的传统法律地位面临着危机,动物取得人格权,成为权利主体的现实就在面前。本文从民事主体的扩展和演化中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健全动物保护法制,加大对动物的法律保护与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5.
<正> 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因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先后制定了青少年法规。第一、第二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都有了这种立法,而且有些国家还制定了不止一个这种性质的法规。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也有了这类立法。战后的日本,从1947年到1949年的三年间,先后制定了《儿童福利法》、《少年法》、《少年院法》和《少年审判规则》四个法规。至于地方性的,据《法律时报》1981年第1期增刊——《青少年条例专刊》报道,从1950年5月冈山县首先制定《冈山  相似文献   

16.
动物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对动物的保护是否必须通过改变动物的客体地位 ,使其人格化、主体化的方式方能实现 ?笔者通过对《德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和国内外学说的考证 ,以及对动物主体化观点的剖析 ,认为动物不可能成为人类道德和法律的主体 ,动物在法律上仍是特殊的物 ,动物保护立法是动物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冲突的产物 ,对动物的区别对待 ,实质上体现的仍是不同动物对人类的不同利益。  相似文献   

17.
主张信用权为特别人格权者将《德国民法典》第824条为比较法之重要参照。而从《德国民法典》第824条的形成历史、在德国侵权法体系中的体系地位及其之规范功能分析来看,其所保护的实乃“一般财产利益”,而非人格权。对此,我国信用权立法尤须注意。  相似文献   

18.
浅谈德国自由刑执行的主要制度潘国和严海军德国是法治国家。它在刑事方面也有一整套法律规范,不仅有刑法、刑事讼诉法,还有较为完善的《刑罚执行法》。德国的《刑罚执行法》于一九七七年一月一日开始生效,全篇共五章三十节二百零一条。它是德国刑罚执行的法律依据,也...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少年法制史《少年福利法》和《青少年刑法》是针对青少年犯罪的特殊性而制定的特别法。它有着比较深刻的历史背景,早在1532年的刑法典中就为处理少年案件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此后,德意志帝国各州的法律纷纷提高了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在1871年的刑法典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全国统一规定为12岁。1923年的青少年刑法制定以后,又将刑事责任年龄提高到14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律中,目前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版),于2004年8月28日颁布并施行。随着人与动物关系不断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来,专家不断呼吁,尽快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完善动物保护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