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立志 《前沿》2008,(12):57-60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波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济波动趋缓,无论是90年代以后的周期下行区间还是2000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周期的上行区间都明显延长且平缓。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引起周期自身的波动机理发生变化的角度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发现改革前后由于经济制度发生变化,经济周期自身的乘数一加速数作用机制、产业关联机制、上下限缓冲机制发生重大变化是经济波动微波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经济周期尽管与过去周期有着相似之处,但不会是机械重复。故把握其基本特点,对于在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顺向而为,科学运作,不无好处。由于本轮经济周期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两个根本性转变深入推进,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基本到位和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 所谓经济的周期波动,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涨与低潮连续反复出现,即经济运动不断经历“高潮→下落→低谷→回升→高涨→…”的循环。按经济波动的性质划分,存在两种波动形态,一种是古典波动,一种是增长波动,我国经济波动主要是增长波动,波动时间跨度多为短周期。从50年代到80年  相似文献   

4.
李星  邹战勇 《求索》2011,(8):35-37
本文从全球金融传导角度,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实际因素条件下,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金融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周期通过金融传导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信贷市场是美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传导渠道,其次是利率以及汇率渠道,资本市场则是影响最小的金融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之所以长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得益于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指引。研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视角,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发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具体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南政法财经大学刘文浩副教授在来稿《谈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中就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时指出 :在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不可能挽救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 ,但是 ,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些反危机措施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造成的灾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经验 ,我们是可以借鉴的。过去 ,人们总是把经济周期波动看作一件坏事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国家在认识到自身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后 ,只要按规律办事 ,就可因势利导 ,减少损失 ,促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张文军 《求索》2008,(4):42-43
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研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文献基本上集中在三个领域: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与国家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国内区域与国际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研究基本上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试着对国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以期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有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与经济周期波动性之间存在内在关联。一方面,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增加了虚拟经济规模和活性,形成了内在的金融风险,进而增加经济周期波动;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弥补和完善了金融市场的不足,提高了金融市场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风险,从而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周期波动稳定化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9.
《创造》1995,(2)
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改革过程中,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出现多元化的趋向。企业在完成各级行政决策机构的计划外,已具有一定的经营和投资的自主权,并且随着计划体制、投资体制等改革,企业这种自主权越来越大。这时,投资周期的形成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发生,主要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仍是对现代宏观经济运行有效的、科学的解释工具,特别是世界进入新常态,马克思这一理论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背后的马克思周期理论依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作出相应的解读,实现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建国44年来,我国经济并非总是平衡协调发展的。除去最初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我国经济已经历了多次从高涨到低落交替的周期波动。 而1958年至1962年、1963年至1968年、1969年至1972年,这三次波动导致的生产比例关系遭受破坏的程度和国民经济大起大落的震荡,都大大超过日、美、英、法、西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同期的经济状况。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经济周期波动是我们熟知的。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也发生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波动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波动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改革开放前后波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当前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杜辉社会主义的经济周期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以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开始大胆闯入这一禁区。14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出现综观近50多年的中国经济,大体是每10年形成一个周期。近20多年来,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周期,90年代是一个周期,2001年到2010年又将是一个周期。如果计入改革开放以前的3个经济周期,那么,现在进入的是第6个经济周期。每个经济周期都包含上行期与下行期。上行期为经济增长到某个高点时段,然后下降到某个低点为下行期,然后又从这个低点上行而进入另一个周期。如1981年起GDP增长速度逐步加快,1981年增长5.2%,为最低点,然后上升到1984、1985年为最高点: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3.5%,然后平稳下滑到1988年的11.3%,到1989、1990…  相似文献   

14.
根据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运用1990—2014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总供给方面而言,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引起我国宏观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增长是靠增加物质要素投入实现的,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因此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效益,同时配合总量型的需求管理,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已成为一种客观事实。现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经济管理部门,都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经济发展周期规律的考察,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周期(刘树成认为,从1977~1981年为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为第三个周期,1991年开始为第四个周期),最近一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就要开始;但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7.
从“新经济”看当代经济周期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知识经济走在前列的美国 ,其经济周期出现了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特点 :经济复苏期延长 ,周期性特征淡化 ,经济扩展期呈现出“双低一稳”。造成美国新经济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信息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方式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更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传输网改变了商品、货币与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方式 ;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又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刘明越 《前沿》2012,(15):85-87,155
马克思经济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熊彼特通过其创新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形成和特征.由于两种经济学在分析问题的立场、方法和目的上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在经济周期形成机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周期的特征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后产生的后果和救治措施等方面存在理论差异.两种经济周期的理论精髓和差异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采取何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确保国民经济平稳、有序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星 《求索》2014,(6):81-84
根据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理论,从善国经济周期传导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整体协动与连续协动进行分阶段研究。研究表明,在美国经济周期扩张阶段,善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协动性要高于收缩阶段,并且两者的协动性会随着波峰的临近而提升,而在收缩阶段,不仅善国经济与中国经济的整体协动性较低而且连续协动性也会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张丰友 《前沿》2006,25(6):6-8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认为周期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大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变动既有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上的原因,同时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社会主义经济周期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