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今日中国》的读者。贵刊第7期《关注“新失业群体”》的报道刊出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读完这组文章,感触良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关注青年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从“青年就业”这个实际问题着手,实实在在地关心青年人,体现出《今日中国》作为国家级刊物的责任感和良心。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回声:年轻人,别老站在圈外宋延阿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今日中国》的读者。贵刊第7期《关注“新失业群体”》的报道刊出时,正值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读完这组文章,感触良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关注青年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从“青年就业”这个实际问题着手,实实在在地关心青年人,体现出《今日中国》作为国家级刊物的责任感和良心。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名学生,临时购阅了一期《今日中国》,很喜欢其中的《为了正义和尊严以文章)和世界同艺、嘉峪关及长城问片)。希望贵刊报道中国政府对留学生学成回国的政策、海外留学生的生活,以及迎澳I习回归时海外舆论的看法。我对贵刊整体质量很满意,因为读者意见受重视,从文章选题、文字表达到图片拍摄、版式设计都不错,定价也合理,尤其是新闻消息面J"。我认为《今日中国》是一本读了会令人受益匪浅的刊物,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所关心的时事动态。不过日前有很多留学生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本刊物,他们只是从其他的中文报道中获取信息。贵刊…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每月论坛”从内容到设计,《今日中国》都是一份极好的刊物,它的图片很精彩。在纽约,许多报纸都设有专栏,征求并刊登读者的读后感以及对某些有争议问题的看法观点。我建议贵刊设一个“每月论坛”,让读者就中国出版物、中国人的生活、经济、教育等一切可以引...  相似文献   

5.
宗旨要明确     
几期《今日中国》均收到,阅后总的感觉还好。几个人办成一份全国性的刊物也不容易,为了使贵刊更有特色,我谈点看法:1.办刊宗旨要明确:《令日中国》要着重反映今日中国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今日中国蒸蒸向上,反映整个社会发展主流,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向往中国、投资中国,让中国影响世界。总之,要树立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形象。《今日中国》如能办到,那将是对世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贵刊也将会不断地扩大发行。2.栏目要更新:我认为可以增设如下栏目:经贸纵横(保留),反映中国经济建设各方面成就、…  相似文献   

6.
姜弘 《同舟共进》2010,(8):72-72
贵刊是省政协办的刊物,却没有一般地方报刊的平板习气。每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很有新意,没有“今日残花昨日开”的感觉。不少文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读后思想上有一种充实感。贵刊每期都有不少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贵刊由一位美国朋友作为礼物推荐给我看已经两年了。我对贵刊很不满意,因为你们彩图不错,但文章和配图乏味,没有特点。我认为你们的杂志不该叫《今日中国》,而应该叫《旅游中国》,因为画片及内容多以风光风情为主。我们在海外很想了解中国的现在,可文章都枯燥乏味,不是旅游就是考古,偶尔有介绍歌星和文艺界人士的文章也叫人读不下去。你们花这么多精力,为什么不弄得有趣些呢?政治上不要全唱颂歌,也要反映一些如打击贪官之类人们关心的问题。应该叫《旅游中国》@孙琪  相似文献   

8.
我对贵刊整体质量不太满意,因为我觉得文章选题不合口味。不过,贵刊有助于我获取信息、了解社会,希望你们多报道一些大型工程建设如铁路、公路、水利、绿化、能源等方面的情况,少数民族有特殊贡献的名人学者也可多做介绍。我已82岁,是学机械工程的。过去我曾摘录了多处差错,如地名、单位等,提供给你们,这次又从手头所有的杂志中挑得几处,也不想“吹毛求疵”,只希望你们尽可能地消灭差错,办好刊物,更上一层楼。《今日中国》是世界性的刊物,不能有不必要的差错!对整体质量不满意@郑未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政》编辑部:我们镇订了10多份《中国民政》,每一期来了我都要翻翻,有吸引人的文章,有与工作关系紧密的文章,我都要认真阅读。我感到,贵刊离我们很近,因为它是我们基层民政工作者自己的刊物。我爱看“取经送经”、“社会写真”、“人生风景线”等专栏中的文章,因为它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有一种亲切感,有些文章有实用价值,对指导工作有益。我尤其喜欢“助理员之窗”和“鼓与呼”两个专栏,前者“解渴”,既道出我们的心情,又谈出许多好的工作心得,想一想,人家怎样做的,我该怎样做;后者“解烦”,作者了…  相似文献   

10.
读者信箱     
《中建》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你们的杂志给我们带来了祖国的关怀、亲人的信息,好像我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胞的身旁一样. 你们的刊物越办越好,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中国乃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之中国,爱国心乃中华民族每一成员之固有精神.我最爱读贵刊介绍人物、“四化”建设新工程的文章和华侨、华裔回国观光后写的文章.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人口专家的纲领性文章或讲话也是我要反覆阅读的.  相似文献   

11.
《人大研究》编辑部:读了寄来的几期贵刊,笔者相见恨晚,爱不释手。能有缘与贵刊相识,学习贵刊知识,感到是幸运,是一份福。人生难得良师益友,《人大研究》就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从仅读到的这几期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感到贵刊对人大工作的指导性相当强。篇篇文章都有深度、深意,都是人大工作人员的最好精神食粮。二是感到贵刊办刊视野开阔,整体质量相当高,不愧是全国人大界的知名刊物、权威刊物。三是理论研究创新性相当强。我认为她应列入全国各级各地人大必订刊物,应作为全国县以上人大工作人员必读刊物,应列入各级各地党…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业余作者,因此,对刊物的变化倍加关注,每期《中国民政》收到后,必逐篇认真阅读,深深感到近年来刊物办得有特色:内容较丰富,指导性较强,有启发性,服务基层,接近戾政工作者,特别是贵刊发表的基层民政工作者的律人事迹和民政工作,民政对象计对工作和生活实际而发出的肺腑之言,更是让我十分喜爱,我感到贵刊不愧为全国民政系统的一个好刊物。遗憾的是贵刊仍然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突出的问题是批评性文章太少,对民政工作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理所当然应当歌颂和赞扬,但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3.
我获奖了     
当我从杂志中看到“有奖知识竞赛”结果时,我高兴极了,因为我榜上有名。通过这次竞赛证明了,只要读者认真阅读《今日中国》的文章,在竞赛中就能获得成功。为此,我要感谢成功举办这次竞赛的贵刊全体工作人员所付出的有益的努力,是你们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伟大中国社会生活中的详情。杂志中许多文章都使我很钦佩,如“今日的浦东”等有关文章。如今的中国上海浦东开发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论是科技,还是经济,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展望2000年浦东开发区将更加繁荣。我获奖了  相似文献   

14.
读者·编者     
编辑同志: 贵刊是我们广大中学政治课教师自己的刊物,我们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可贵刊有的文章我们似乎在其它刊物上见过面。例如“贵刊第4期刊登的“他们配当罗汉吗?”一开始我们觉得面熟,后来翻阅我们订的《政治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第三期封底的“他们配当罗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评刊表     
读了贵刊2005年第10期上的《真情告读者》.感慨有三:一是高兴。知道贵刊提出新的总目标是“打造品牌党刊,打造一流团队”,这对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从办刊人员打造出的品牌党刊中读者可以学到更好、更多的东西.从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综合素质。二是叫好。贵刊向读者广泛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这一措施体现了编辑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的群众办刊观点,会使刊物办得更加贴近读者.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16.
读者在线     
《今日民族》2009,(7):64-64
我是近年从军队转业到民族工作系统的一名新兵.通过阅读准时赠阅的《今日民族》,感到收获很多,特投书贵刊,以表谢意。《今日民族》杂志选题丰富,重点突出,展示了云南大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栏目设置生动活泼.不落俗套,体现了贵刊务实求新的办刊风格;刊发内容多样,文图并茂,脉络分明地展现了西南边陲纷繁而井然的民族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7.
贵刊第8期今日视点《守护美丽生灵》一组文章报道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军人,在平凡的军营生活中,和所有的战士一样,我们都有一种愿望,那就是渴望了解令日中国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市场,以及全球军事发展状况。于是,《今日中国》成为了将军和士兵们共同的好朋友。要说贵刊的特点和优点是很多的,总的感觉是,贵刊真的给人与众不同的思想和深度,是杂志类的“老大”。希望贵刊更多地报道国际“新”点、政坛“热”点、社会“焦”点、经济“特”点、市场“沸”点、名人“优”点,保持原有本色,大踏步、大创新、大胆地向前走。前几期《读者园地》朋友们讲了好多建议,我再提一条:建议设立“经…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统战部的贺信 值此《今日中国》创刊50周年之际,我们致以最衷心的祝贺。 回首50年来,《今日中国》作为中国唯一的多语种综合性对外报道刊物,始终致力于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为增进彼此间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望新的世纪,我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基层乡镇干部,也是贵刊的热心读者。(中国民政)是民政部主办的刊物,她不仅是宣传、矾究民政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而且是社会了解民政、让民政走向社会的纽带和桥梁。《中国民政》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的办刊方针,在理论服务、工作股息俪m断总比任明书给大而他很了好成绩。我认为(中国民政)应该把选材范围再扩大一些,内容再新一些,再实一些,再活一些.可读性再强一些…··要大胆地向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驰骋。为此我建议,(中国民政)应多刊载一些政策性、指导性、实用性强的文章,文章要深刻地反映改革开放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