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顶  杜华 《法制与社会》2010,(35):307-308,323
法律术语的翻译问题是法律翻译研究的核心和难点之一。各路学者对法律术语及其翻译问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法律术语的翻译研究大多关注具体术语间的对比和分析,而没有从系统的、理论的高度做出全面的分析和阐释。本文试从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对法律术语翻译问题做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2.
译入语读者相对于源语读者出现的认知空缺构成了文学翻译中叙事理解与重构的最大障碍。译者要对译入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作出有效预判,以便选择适当方式对认知空缺进行补偿,从而保证读者对叙事的连贯解读,并体现翻译的认知建构价值。对翻译再叙事进行连贯性与忠实性评估,可保障译文中认知空缺的建构性补偿获得认知叙事上的信度和效度。本文将认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中,试图探究读者对文本进行叙事解读时的认知机制,从而为文学翻译中的认知补偿提供合理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中的句型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喻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与简洁性。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是监狱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对改造质量评估的各种不同理解甚至歧义,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各种版本的改造质量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使这项工作误入歧途。为更规范开展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工作,需界定清楚罪犯改造评估的内涵。罪犯改造评估的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其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而要开展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关键是法律和制度的配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急剧变化,一批又一新词新语应运而生。如此一来使得汉语新词翻译研究成为学界一个新的热点,汉语新词新语翻译实践也就成为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的汉语新词新语翻译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结合一些具体实例,就汉英新词新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和社会组织(学校)的公共关系工作两者在主体、内容上既有区别又存在有机关联。二者在理念、目标、方针上存在统一性和一致性。如何做好"高职高专评估工作"和"公关工作"无疑是关系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三圈"理论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圈"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案例教学中的一种分析工具,本文将"三圈"理论引入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领域中,分别从它的价值、能力和支持圈三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达到全面提高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健全罪犯改造质量考核体系,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改造质量标准的构建既要考虑改造需要,还要考虑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应当在八监、中期与出监三个阶段分别展开。三阶段的目的与做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罪犯改造质量评估是指监狱系统根据所收集的各种信忠资料。对罪犯个体或群体经过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程度、水平与状态进行判断、描述、鉴定、评价和估量的总称。一项好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必须建立在准确、深入、全面认识罪犯改造概念涵义和特征规律的基础之上。构建、选择或确定好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指标、思路、参照系和方法工具是进行罪犯改造质量评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使罪犯改造质量评估尽可能具有科学性。应注意提高其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认知个体的知识结构是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而逐渐建构起来的。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教师作用与学生地位进行了新的界定: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指导。我国的法律翻译教学正处于探索阶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张的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性的观点,可以与法律翻译教学培养实用性、复合型法律翻译人才的目标相契合,可以在法律翻译课堂中尝试引入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若要从根本上消除路人现象,促进社会公共道德的重建,我国法律必须做必要的改革与完善。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之关联性规则,在体现公正、效率的价值之外,还具有公共政策的重要价值。我国有必要尽早借鉴该规则的价值取向,以完善我国证据关联性规则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2.
张爱岩  王伟 《河北法学》2005,23(11):140-144
"无罪推定"作为现代各国的刑事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司法理念中法律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是由"国家本位"、"义务本位"向着"个体本位"、"权利本位"前进的,体现在刑事司法中,其追求的目标是以"人体公正"为中心的司法公正."无罪推定"原则,以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为核心,以人权保障为理念,反映了现代司法现念的价值取向."无罪推定"原则,首先确立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为其各项权利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控方承担举证责任"、"反对强迫自证其罪"、"非法证据排除"、"疑罪从无"等规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衍生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得以全面实现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语气词"吧"在祈使句中的作用是明示协商的交际意图,祈使句中的"吧"字出现与否,既与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有关,更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服务论”视野下的房地产登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登记作为一种行政行为,也存在"异化"的可能.本文以"服务论"为视角对房地产登记行为进行审视,试图说明只有将服务理念注入房地产登记领域,方能从根源上抑制其"异化".  相似文献   

15.
论刑法解释中的利益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解释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利益的影响。刑法解释主体,解释案的请求者,解释对象所代表的不同利益,解释结论具有不同的烙印。刑法解释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机构之间的冲突,出现人权保障和法益维护等刑法不同机能的冲突。因而必须确保不同机能的平衡,促进刑法解释过程中的参与民主性。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一直关注和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工具属性,仅仅将其视为达成心理学研究的工具或者手段,这严重地窄化和局限了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影响和局限到对心理学的认识.事实上,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之间,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关联和互动.心理学研究方法除了具有作为技术支撑的工具属性以外,其文化品质还应该从与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关联和互动中,获得对研究方法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罗时贵 《北方法学》2012,6(3):115-124
法律资格纷争成为英美法理学传统的一道难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不同法学流派。从法的合法性判准的不同模式出发,证立整全性不仅可以进入法的合法性判准的行列,而且必然成为当下法的合法性判准的最佳选择。这一必然的最佳选择基于整全性在理论上符合法律的终极目的,即最高指令——人类"善"的生活,在法律实践中实现了平等尊重和普遍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的法律才是理想型的法律。如果这一论证结论确实可行,那么,我们就可以超越哈特与德沃金关于法律概念之争,终结和平息不同法学流派对法律资格的纷争。对于法律资格的回答将聚焦于法的合法性和整全性的关联考察,其对法理学的重述将开辟新的理论疆场。  相似文献   

18.
视角理论与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斯特与凯尔纳所建构的视角理论认为,一个视角就是一个解释社会现象、过程及关系的特定的切入点,它受到研究者本人先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及兴趣等的影响,并且一切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因此,他们主张视角多元化和提供新颖的能说明问题的视角以便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关注.就教育研究来说,这意味着从主位视角和客位视角等多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借以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新颖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蒋军洲 《北方法学》2013,7(5):67-76
中世纪以来的法学家在构建合同理论时一方面进行着体系化的尝试,另一方面继承了具有罗马法传统的要物合同制度。但在提炼合同一般理论的进程中,要物合同制度逐渐脱离了其原来的生存土壤。尽管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具有鲜明个性的要物合同与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合同一般理论仍有明显冲突。要物合同的成立区别于合意主义的一般原理甚至难见容于其体系成为要物合同之困。为化解此危机,追溯其产生渊源及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困扰全社会的难题,需要运用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征来看,运用犯罪被害理论中的惯常行为理论进行调查被害,提出具体的被害预防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可行的。但这一调查必须以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设立为前提。在惯常行为理论的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通过实证调查证明这一因果关系的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