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羊业的发展 ,羊群疾病发生的种类在不断增加。羊慢性化脓性肺炎是规模化饲养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咳嗽 ,呼吸困难 ,慢性消瘦 ,后期发生死亡。其病原为假单胞菌属的铜绿假单胞菌 ,惯称绿脓杆菌。此菌在空气、土壤、水中广泛存在 ,为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 ,羊绿脓杆菌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本病常成为其他疾病的继发病或并发病。在临床中 ,通过对不同地区羊场的致病性绿脓杆菌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高敏药物治疗羊绿脓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1 试验材料1.1 药敏纸片 丁胺卡那霉素、环丙…  相似文献   

2.
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及感染症(蔡妙英等,1985),早已被证实。现已确认该菌为人和动物的致病菌。在家畜,该菌引起猪中毒(魏建功等,1990)及骆驼感染(魏建功等,1990)等已见报道。但在野生经济动物,特别是梅花鹿,由此菌引起的感染尚未见记载。本试验对鹿源蜡状芽胞杆菌分离株的培养生长特性、形态及染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对实验动物的致病力以及药物敏感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动物舍空气环境中常有多种微生物,包括非致病菌、致病菌及选择性致病菌。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具有比传统的传染病更重要的意义。动物舍空气细菌菌群主要是需氧菌、真菌和...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分离到1株新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宿主细菌,从山西太谷某养鸡场的污水粪便混合物中分离出噬菌体。采用双层琼脂法对该噬菌体进行了分离和表征鉴定,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噬菌体的形态和大小,同时测定了噬菌体滴度、感染复数(MOI)、体外抑菌活性、一步生长曲线、温度、pH和氯仿稳定性。提取分离的噬菌体DNA,通过测序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分离出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透射电镜显示该噬菌体属于肌病毒科,命名为v B_PaeM_TG2。噬菌斑大小为1~2 mm,最佳MOI为0.1,潜伏期约为10 min,暴发期约为30 min。v B_PaeM_TG2对温度、氯仿和p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v B_PaeM_TG2是双链环状DNA,基因组大小为206 910 bp,平均GC含量为62.07%,预测有387个开放阅读框。结果表明,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v B_PaeM_TG2潜伏期较短,裂解能力强,在高温、高氯仿浓度和宽pH范围下比较稳定。本研究为铜绿假单胞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海水、土壤及鱼类等脊椎动物的肠道中。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本属的细菌为低毒的条件性致病菌。近年来,由本菌引起的腹泻及其他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1999年5月,成都动物园饲养的1头北极熊发生急性肠道感染,经实验室生物学检查,诊断为维隆气单胞菌引起的感染。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发病的北极熊表现烦躁不安,不停走动、呕吐、呕吐物中有香蕉皮、塑料袋等物;随后开始发生水样腹泻,最后排血便,每隔30min左右排1次血便。2 细菌学检查取血便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阴…  相似文献   

6.
细菌素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和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菌素的性质、生产与制备、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抑(杀)菌机理及安全性评价等方面概述了此类由细菌分泌的高效抗菌蛋白类物质的研究进展。认为,细菌素不仅在体外对各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杀作用,而且经口服能显著抑制动物胃肠道内的有害菌,腹腔或静脉注射后可防治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无任何毒害作用,是一类可用于动物疾病防治的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绿脓杆菌是人兽共患的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对人畜危害严重。是烧伤、外伤和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脑膜炎等致死性疾病。近年来,英、美、日、加拿大、德、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相继对畜禽及经济动物感染绿脓杆菌作了报道。国内兽医界尚未做这方面的调查。我们于1986年~1989年对四川省的20个市、州、县的奶牛及其它动物感染绿脓杆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3年的调查结果报告如后。(一)流行情况的调查 四川省本病流行严重。1986年12月中下旬,成都市沙河堡乳牛场犊牛拉稀严重,便带脓血,发病8头,用氯霉素、土霉素治疗无效,2周内死亡3头。死后解剖,十二指肠、盲肠粘膜脱落,坏死,浆膜面点状出血严重,  相似文献   

8.
1987年,我们对活体引流熊胆汁中细菌进行分离,证实绿脓杆菌是引起引流熊发生胆囊炎的主要病原菌。后来对我省一些养熊场做调查,从采自患胆囊炎黑熊的222份引流胆汁中分离出绿脓杆菌191株,检出率为86.04%。在本试验中,我们按国际分型系统(IATS)和中国分型系统(CHN)对上述地方菌株进行了血清学定型。  相似文献   

9.
为对关中奶山羊乳房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陕西省某养殖场的奶山羊肛拭子和环境拭子共70份,并对其进行了乳房炎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检测、耐药基因鉴定和毒力基因鉴定。最终自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26株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显示分离的菌株携带有包括lasB、exoU和exoY在内的14种毒力基因;耐药性检测显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壮观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对头孢他啶、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等药物也具有一定程度耐药;耐药基因鉴定显示,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有包括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在内的13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关中奶山羊肠道和圈舍环境中广泛存在,且相应菌株具备较强的耐药性,在养殖生产中应加强对环境的消杀工作以降低乳房炎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克雷伯氏菌对大熊猫的致病性探讨张成林朱飞兵张金国(北京动物园100044)陈永林关孚实(中国兽药监察所)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a)属肠杆菌科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分布在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及皮肤等。根据其致病力分为肺炎克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