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督舆论与舆论监督是话语干涉的两种形式,存在主体性、结果性、立场性、技术性的权力差异。监督舆论形成公共权力的积极进制、消极进制、无效进制,引导舆论朝着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但也易造成舆论的说教化与虚假化。舆论监督形成公共权力的强制化、主动化、圈层化、边缘化的退制,适应公意的变化,提倡公民权利约束公共权力,保证权力运行的合法化与公开化,存在舆论控制权力的风险,出现群体审判与群氓政治的现象。监督舆论与舆论监督应达到有限性平衡、动态性平衡、有效性平衡、竞争性平衡,保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相互制衡,达到善治的目的,进而实现公共权力与舆论机制的优化,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总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当前党内存在不想、不敢、不能、不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严峻挑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推进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路径主要在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化、加强党性教育、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3.
法院裁判与民意发生冲突的成因主要包括:转型社会矛盾多发与司法腐败现象存在、公民权利意识增长与表达自由渠道的畅通、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离等。法院裁判与民意冲突问题是由个案问题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解决问题的出路应当从遏制司法腐败、改革公民参与审判的制度、增加审判程序制度本身的公正性、完善民意沟通机制等方面寻找。  相似文献   

4.
蔡艳山 《学理论》2012,(18):102-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美育可以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重要的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长期在不合理状态中运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经过改革,虽然打破了原来旧的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仍然是一个难题。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深入探讨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过程的考察,在总结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体制。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三种基本的政治关系,即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本文拟就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辩证统...  相似文献   

7.
产权交易与产权制度改革刘国忠,张长友一、产权交易存在的问题产权交易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必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其一,人们对其认识不统一、产权主体的归属、产权主体与产权交易主体、资产与产权关系、产权交易对象与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场内交易...  相似文献   

8.
张巧平 《学理论》2010,(16):173-173
《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以轻松的笔调、幽默的嘲讽讲述了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彬格莱、夏绿蒂与柯林斯、莉迪亚与韦翰等年轻人的婚恋故事,通过"茶杯里的故事",从当时的婚姻爱情观念、女性主体意识及主人公个性魅力等方面阐述了爱情、婚姻与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机器人在工业生产设计、医疗诊断操作、复杂危险环境工作、家庭生活便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重大突破。谷歌无人汽车、大狗机器人、会写新闻的机器人、能与真人交流互动的日本机器人pepper、与战机飞行员对抗并获胜的无人驾驶战机等,大大刷新了世人对机器人简单狭隘的认识。今天的机器人,已经不是那种单一机械手臂,笨手笨脚、没有交互能力的象形工具了。而是"与人之间形成互助互补关系,并与人一起创造高附加值的合作伙伴"。一般而言,机器人必备两大属性,第一是  相似文献   

10.
从德育与生活之关系来看,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生活是德育的内容、生活是德育的归宿.德育在其产生之初是完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后来却与生活逐步分离,大致依次经历了德育专门化、德育学校化、德育系统化、德育课程化、德育智育化、德育知性化的过程,成为知性德育.德育与生活的分离违背了德育的本义,从德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德育是必须与生活合而为一的,克服当代德育的缺陷,使德育走出困境的根本之道在于使德育重新回归生活,使生活全面渗透德育,达成德育与生活的合一.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比如同一个人,在家庭中,要发生与父母、子女、爱人的关系;在工作与生产中,要发生同事关系,师徒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发生邻里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乘务员与乘客之间)。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一张网,那么每一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纽结。这种人与人之间纵横交错的社会联系,我们通常把它叫做人际关系。由于人际关系渗透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际关系处理得怎样,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快乐与忧愁、幸福与烦恼,而且直接关系着社  相似文献   

12.
问责与容错作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种重要激励机制,两者的衔接优化事关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有效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问责与容错的理论研究并不同步,有关问责与容错的政治实践和制度建设也不同步,问责与纠错在内涵边界、执行力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内在张力。究其原因,在于问责与容错之间在秩序导向与创新导向、确定性运作与灵活性运作、负向惩戒与正向激励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悖论,需要理解问责与容错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提升问责与容错衔接机制的严谨性,增强问责与容错评价标准的清晰性,不断化解问责与容错的内在张力,一体推进问责与容错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国家有组织、有秩序的活动,要求把许多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明确、正式的形式确定下来,增加对人们行为进行指导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和有保证性,从而把法律调整提到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艺术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般说来,科学与艺术存在着认识与体验、理性与非理性、客观性与个性、求真与求美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科学包含着重要的体验、非理性、个性和求美的因素,艺术也包含着重要的认识、理性、客观性和求真的因素.科学与艺术有着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思想逻辑由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的理性国家观倒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观,其演进经历了幻灭、动摇、追求、建构四个主要过程。从其拨乱扶正的解构与重构历程中可得出三点启示:其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不一样的市民社会就会衍生不一样的国家,同时国家又反作用于市民社会;其二,国家与社会的统一不是无条件的;其三,在治理与善治的框架下只有国家、社会组织、市场的三足鼎立才是达成社会善治的理想形态。  相似文献   

16.
以阶级、战争、革命、治水等为切入点来探讨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这些学说及其延展研究都已成为国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比,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之间还难以达致良好的沟通与融合。自然灾害不仅促成了早期国家的生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传统国家的合法性。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和巨大的灾害风险要求以主权和合法性为特质的现代国家必须对自然灾害之"暴力"负责。实际上,现代国家在救灾领域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突破灾害研究与国家理论之间的隔膜,在灾害研究中找回"国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具有的信息传递、舆论引导、宣传效用等特殊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战争目标和新闻要求之间,存在着自由与控制、真实与欺诈、公开与守秘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战争时期对新闻的控制。战时的新闻控制通过软控制与硬控制两种主要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及其相关问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现代现象,它是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世界政治、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个体与群体心理结构以及文化制度集合而发生的一次深刻的、全方位的秩序转变的过程。现代性全球化所特有的矛盾、流动与风险,引发了对其反偶像性的思考,全球治理模式的认知与建立是本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纪要199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主办“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14个省市9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的重大意义”、“司法改革与廉政建设”、“行政...  相似文献   

20.
稿约与征订     
正《四川行政学院学报》为双月刊,是由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社科战线、政府部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校)、普通高校的综合性理论学术期刊。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学术交流的需要,《四川行政学院学报》常设栏目有:行政改革与实践、公共管理、民主法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行政文化、党政干部论坛、调查与研究等。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一、来稿请注意:本刊投稿方式:scxzxyxbao@vip163.com请在文章标题与正文间写出内容提要,概述文章的要点。来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部门、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职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