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孝政 《政策瞭望》2013,(12):25-28
明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巩固发展基础,保持增长势头,全面深化改革,践行赶超发展要求,兴实体、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推进“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柳 《今日浙江》2005,(21):42-43
去年4月,根据全省“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的部署,乐清在全市开展以村居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为主要活动方式、以加强基层基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千村工程”,以进一步推进“平安乐清”建设,打造和谐稳定社会。一年来,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力量,警民联动,强化基础,建立和创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机制,全市形成了千村齐动、百强争星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发案下降、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整合资源强化保障“平安千村工程”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为加强对这一活动的组织保障,乐清市把它作为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8,(17):I0003-I0004
柳市镇位于烟波浩渺、备龙潜跃的乐清湾之滨,以“寰中绝胜”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雁荡山之麓。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工业电器集聚化生产,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器云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建兵 《政策瞭望》2023,(12):12-14
<正>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乐清乘势而上、赶超跨越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争做县域标杆”的目标定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以“跳出乐清、发展乐清”的更高视野审视发展,以“再攀高峰、再展雄风”的更高站位推动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升级、城乡升质、文化升华、优民生等“三升一优”上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5.
《今日浙江》2009,(6):I0004-I0004
2008年,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乐清分中心在乐清市委、市政府和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精诚团结,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服务中提形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实现了乐清市住房公积金发展的目标计划,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好势头。2008年,乐清分中心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温州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乐清市文明机关等荣誉称号,通过努力做到了省二级档案管理达标。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0,(21):F0004-F0004
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西、北为中雁荡山、雁荡山,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辖21个建制镇,10个乡,人口120.91万。近年来,乐清市大力开展"实力乐清、魅力乐清、和谐乐清"建设,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418.6亿元,  相似文献   

7.
李娟 《前沿》2008,(2):126-128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都可能达到的一种相对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状态。“和谐社会”则直接反映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才能实现。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和谐”的表征、程度、状态进行历史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和谐的历史演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量化改进;和谐社会则是这种量化改进的高级形态。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铁路推进跨越式发展,实行路局直管站段是铁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过程,这是铁路行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整个社会和谐方面具有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建设和谐铁路的理论依据在中国古代,孔子提出了“和为贵”思想,并且贯彻于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观念以及“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构想。在西方思想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提…  相似文献   

9.
李黔翔 《人大论坛》2007,(12):30-32
《说文解字》上讲“有禾入口”为和,“人皆能言”为谐,“和”是民生问题,“谐”是民权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奋斗目标。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无一不是在不和谐、欠和谐中追求和谐,在相对和谐巾追求更加完美和谐社会的曲折发展历史。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出“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十五”发展目标的全面达成,为“和谐武汉”建设创造了较高的起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跨越式发展中建设“和谐武汉”,在建设和谐武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武汉市2005年社会形势及和谐社会建设未来前景的基本特点,也是武汉市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何国英 《今日浙江》2006,(20):54-55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近年来,嵊州市在和谐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社会管理的文化效应,增强和谐文化的渗透力和谐文化是一项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工程,也是造福于人类的工程,但文化建设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要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个文化怪圈,更新路径,变单一的行政化管理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多样化渠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嵊州市通过改变大而广之的粗放作风,开发和改进“社会政策”“、社会技术”来丰富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3.
“和谐海南”的最终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双和谐”目标: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里所指的和谐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和谐,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理想的、绝对的和谐。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之间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取决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适当地、合理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逐步消除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政策性障碍和人为性障碍,解决发展中积累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把构建和谐海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省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环境。要营造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蒋俊明 《长白学刊》2007,(2):120-123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民主执政,党务公开是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务公开是比“行政事务公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党务公开是提高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对于形成和谐中发展、发展中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加快成熟公民社会发展的步伐,完善权力运行和制约体制,形成和谐的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和谐”是表达某种“关系”的概念,并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和谐”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相联系。“和谐”是人们对各种关系的一种认知、判断和评价,因而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变化的。实现和谐是一个过程,如从不和谐到和谐,从原有的和谐上升到新的和谐;同时,认知与判断是否和谐,还受到人们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与牵制,因而评价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和社会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结合体。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与不和谐就是社会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相互对立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是在和谐与不和谐两种因素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因此,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掌握和谐与不和谐的辩证法,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处理好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尽最大努力增加和谐因素,尽最大努力消除不和谐的因素,但又决…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全党全社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结合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服务行政的理念,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历史的逻辑必然,也是时代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哲学理念,既充满着悠久的中西传统哲学文化的底蕴.又有着深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哲学内涵,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以及国与国的和谐。而且,以上四个和谐本身也是“四位一体”的和谐关系.它预示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之谜的解答”,即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和谐社会”中,实现了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向人自身的全面“复归”,从而最终生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5,(4):31-31
浙江移动乐清分公司是隶属于中国移动集团、专门从事移动通信业务和服务的企业。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业务与服务”双领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战略目标体系,大力推进移动数据网建设,加快通信业务的发展,大力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努力拼搏,全力奋进,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止到2004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2万户多,运营收入进入浙江省五强县(市)行列;与此同时,乐清移动分公司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先后确立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平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政府在新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外交新理念。二者都是综合国内外因素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的具体展现,是对“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