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绝对理念”为基础建构了其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此体系中,包含着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糟粕与精华、谬误和合理内核的矛盾。同样,他对实践的理解也是矛盾的:既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 的影响,同时又把实践虚构、歪曲为绝对理念的精神活动。因此,深入细致地分析黑格尔的实践观,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重要意义。 一、黑格尔实践观的“合理内核” 第一,他分析了实践要素和实践因素的内容。黑格尔认为实践是一个由目的…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马克思思想的精神特质。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继承,创立了革命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并以此为武器,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高度,对创新的源泉、创新动力、创新主体等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王东  刘军 《理论学刊》2003,50(3):25-29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起点不是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而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文版将马克思的手稿分为三个笔记本,并将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部分放入"笔记本Ⅲ"的做法并不科学.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应单独成为<手稿>的"第四笔记"或"第四手稿".<手稿>的主题思想应是实践观思想.<手稿>的实践观思想表现为有机统一的四个方面实践的自然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及实践的未来表现.这四个方面组成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理论构件,即自然前提论、对象性活动论、异化劳动论,复归环节是人化自然论.  相似文献   

4.
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为马克思自由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批判启示。康德自由观主要表现为实践理性下的道德自由,主张只有在理性自律和道德准则下人们才能为自己立法。黑格尔主张以绝对理念作为逻辑前提的精神自由,将自由的实现寄托到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将自由落实到“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历史中,将自由与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坚持人类通过不断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真正自由,强调人的自由既不是一个既定结果,也不是抽象的道德理念,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领域思考自由,扬弃与革新了康德的道德自由观和黑格尔的精神自由观。  相似文献   

5.
宏观意义上的生命观,即对于生命的起始、价值、追求、终结等问题的系统认识。作为深入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先驱,费尔巴哈主张现世的生命过程观、自然的生命起止观、类本质的生命价值观,将生命视作存在于自然基础之上的人的类属性的集中表现,力图将人类生命从宗教的控制中抽离。对于费尔巴哈的生命思想,马克思予以了批判继承,一方面,马克思肯定费尔巴哈对于现实、现世生命的追求,在自然与感性要素的基础上探讨具有类本质属性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另一方面,马克思将社会、实践、劳动等要素引入生命问题的场域,构造出更为完善的唯物主义辩证生命观,完成了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扬弃式传承,以此实现对费尔巴哈生命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由问题的论述,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立场和坚持的基本观点。黑格尔并不是传统的西方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价值和原则的反对者;相反,在某种意义上,黑格尔甚至可以称为西方自由主义的鼻祖之一。黑格尔强调他的理论体系的发展中,首要的是"个人自由"。黑格尔的自由观更具有人性关怀的特质。黑格尔认为人的自由首要的是思想的自由。马克思首先肯定了黑格尔对人的认识,对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认识,特别是肯定了黑格尔对劳动在人的形成与完善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由于黑格尔单纯追求形而上学的完整性及其思辩逻辑的连贯性,恰恰导致了黑格尔对人的历史的认识的片面性。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中具体的人的自由,与特定的人所处的特定社会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马克思是个人自由的明确拥护者,并一直注重讨论人如何超越历史的局限,选择不同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对人的自由更深刻的认识与阐释。马克思的核心观点是:当所有人都实现了自由发展时,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劳动的生态内涵,即劳动的生态本质、生态尺度及生态功用。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的劳动观是生态劳动观。认真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其明确了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确立了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及黑格尔哲学,传统的看法都认为它是一种绝对的理性主义,因而人们很少揭示它的非理性成份。我认为这种看法对黑格尔哲学有些不公。“《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而这个秘密就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①紧紧抓住“否定性辩证法”这一实质来考察非理性在《精神现象学》中的地位,就不难发现,在“绝对理念”回到“老家”之前,黑格尔始终是把理性和非理性作为人类认识的两翼,即作为认识中一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来考察的。尽管为了“绝对理念”的完全实现,他最终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发展了哲学实践观,找到了把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国内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存在着不同理解,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实践唯主义的理解和从思维方式变革角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观的思维方式.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即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哲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实践哲学理论的创新,即提出了实践是人最本质、最切己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对实践的正确理解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通过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扬弃,掌握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正确理解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为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用于指导俄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前提。列宁《哲学笔记》中的实践思想,对于指导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深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成其宏大思想体系的重要特色,具有三个规定性:一是本质规定性,即实践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途径,其内容具有物质性,其形式要求确定性;二是结构规定性,即实践包括“行动”和“思想”两个要素,存在着以“思想”带动“行动”和“行动”与“思想”互动两种运行模式;三是形态规定性,即马克思主义进入实践过程之后,将体现出对“思想逻辑”和“行动结果”交替性、持续性的依赖。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曾借鉴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资料。其借鉴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一、在批判谬误中发现真理。 青少年时代的马克思在其父亲、师友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很早就追求“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强调选择那“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很自然对黑格尔哲学发生了兴趣。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的活动。他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并想通过对宗教和普鲁士国家的批判来促进社会进步。但马克思同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有分歧,表现在对哲学和现实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上,他认为,哲学应成为改造非理性现实的武器。这为他不停留在恩辩哲学的圈子里,而是积极参加现实政治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批判市民社会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秩序运作模式的市民社会思想出现于17世纪末和18世纪的欧洲社会思想的重要和激进的转向之中。 (1)洛克、孟德斯鸠、黑格尔等近代思想家们围绕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形成了丰富的市民社会思想。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 ,在对前人思想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以社会本位观为核心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认为 ,市民社会代表实在的私人利益 ,政治国家是实现市民社会要求的手段。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考察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基本立场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实质 ;从市民社会内部寻找克服…  相似文献   

15.
张雷 《理论学刊》2020,(5):22-31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在寻求政治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以宗教和黑格尔国家观为批判对象,着重阐发了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认为人民主权需要民主制来维系。但是,民主制中的人民主体存在"应然"与"实然"的分裂。在实现社会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产生世俗束缚的根源,"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劳动对于人的本来意义,着重表达了人民在劳动生产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解放为逻辑主线,人民主体应真实展现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统一中,这对于新时代处理好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国外马克思学者关于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文集<黑格尔-马克思关系>的导论中,弗雷泽和伯恩对"黑格尔-马克思关系"做了一个历史考察,基本勾勒出自马克思去世后西方学者对该问题的种种看法和观点.麦格雷格通过对黑格尔新发表文本即1817年至1818年海德堡演讲的诠释,在<共产主义衰落之后黑格尔与马克思>中,提出了自己关于马克思"黑格尔-马克思关系"的新观点,即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想存在着"片面理解".在<后现代马克思>第9章,卡弗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对"黑格尔-马克思关系"这一叙事结构本身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乔翔 《唯实》2007,1(4):29-32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体现了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认真梳理这一思想,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1619年,年轻的笛卡尔有三个梦想,由此形成了他后来的知识论。几百年后,在19世纪40年代早期,青年马克思有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梦想,即人类将最终在实践中实现人类繁荣这个古老的梦想,或者说作为个体的人类将在历史空间中实现完整的自我发展。马克思逝世后,他的梦想仍然很有影响力。本文将从一位外国观察者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评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是反黑格尔主义的。与此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黑格尔主义的,围绕马克思的学术努力,在转向工业社会的研究中基于黑格尔的观点重读并修改了马克思的思想。实现马克思梦想的努力如今正在中国展开,我们期待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在后资本主义社会有效促进马克思关于人类繁荣的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1939年冬 ,在延安艰苦的岁月里 ,陈云写了《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 ,这对于当时推动全党的学习起了重要作用。今天重温这篇著作 ,倍感亲切 ,深受教育和启发。通读这篇文章 ,我认为陈云的学习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责任观即把学习当做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学风观即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方法观即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这篇文章对我们目前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责任观 :要把学习…  相似文献   

20.
瞿磊 《求实》2005,2(5):4-6
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性审视,是黑格尔和马克思政治思考的共同生长点.黑格尔主张以理性国家克服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发和谐论.通过对黑格尔理性国家的批判,马克思纠正了黑格尔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的"头足倒置",以人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双重存在的异化,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的人类解放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梳理这一早期思想,为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历史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