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鲁晚报》2007年10月14日"泉城忆旧"栏目,刊有雨岚、雪晴一文《济南名楼"鸟笼子"》,讲1908年在大明湖南岸、省府北门对过,为当时省咨议局建的仿欧美式圆形楼办公场所。这个"鸟笼子",在上个世纪50年代很有名,好些老人还记得,是省里一些重要会议召开的地方,如同后来的珍珠泉礼堂和今天的南  相似文献   

2.
明清江南社会出现了才女群体与男性士人交游的社会性别空间"越界"现象。与男性士人"越界"交往的才女群体得到了江南社会的容忍和鼓励。明清江南社会的声望竞赛是才女群体"越界"交往这一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关键。才女群体的个体才华,可以使得自身加入江南社会的文化网络,为家庭和男性士人赢得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从而提升自身家庭与男性士人在江南社会中的声望,而通过才女群体婚后对社会性别空间秩序的遵守,才女"越界"交往仅被定义为生命周期中的阶段性事件,从而又保证了江南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前沿     
《政协天地》2013,(7):7-11
福州,八闽首府,江南名城,其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八闽的大地上,与日争辉。明珠的核心有一条金色的中轴线,北起屏山的镇海楼,南抵仓山的烟台山,在这条长六千六百三十米的中轴线上,凝聚着福州本土文化的经典:镇海楼,冶山文化,三坊七巷、  相似文献   

4.
杨汉立 《传承》2008,(17):30-31
在湘西南大山的深闺里,珍藏着精美如画的高椅古村。高椅古村位于湘西南的会同县东部的高椅乡,是一个明清民居集中成片的村落,被文物专家誉为"江南第一村"和"民居村落发展的一部建筑史书",2006年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池州市北临长江,南接黄山,境内风光秀丽,处处山清水秀,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6,(3)
正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伴随着"共产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的讨论,作为3座公社大楼之一的安化楼作为样板工程在北京动工。住在这里的既有社会名流也有寻常百姓,人们不分彼此,同是一个大家庭。几十年过去,依然伫立在北京南二环的安化楼和周边现代化建筑相比显得有些落寞在北京市南二环广渠门内有一幢形制古朴老旧的九层大楼,在55年前,它以全北京乃至全国"理想  相似文献   

7.
春看菜花几抹黄,秋闻稻香满地金。淮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建县。这里地处淮河中上游,豫皖两省交界处,因地处淮河之滨而得名,素享"淮上江南"之美誉。一代代淳朴聪慧的淮滨人民在这片热土上打造出了豫东南的"鱼米之乡"。在转变领导方式、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中共淮滨县委提出了强基固本、跨越奋进,建设幸福和谐淮滨的奋斗目  相似文献   

8.
纤手巧妆江南岸浙江省妇联宣传部对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人们知晓更多的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胜似天堂的旅游胜地。然而,对生活在江南这块土地上的女性们,人们又有多少了解呢?在古戏文中,有为婚姻自主抗争而死的祝英台;在鲁迅笔下,有被四条封建绳索捆绑而死的...  相似文献   

9.
《时代潮》2001,(16)
在豫东平原腹地、黄河故道南岸,有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地方——民权县。这里是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拥有齐恒公邀诸侯"葵丘会盟台"的遗址,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千年古刹白云寺。这里东邻豫东门户商丘,西壤七朝古都开封,北接"牡丹之乡"荷泽,南望中原重镇周口。  相似文献   

10.
继1985年6月武汉黄鹤楼建成开放后,1989年10月南昌滕王阁重建竣工。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这久负盛名的“江南三大名楼”名存实亡的时代宣告结束。名楼的重建,对当地旅游业的发提供良好的时机。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江南三大名楼”,这一整体优势,建立以此为主题的长江中游地区区域旅游体系,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区域旅游体系,是指某一特定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根据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地理位置,全面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全面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景点、设施的建设和旅游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区域旅游体系通常是以客源集中的中心城市或著名风景旅游点为依托。  相似文献   

11.
触摸凤狮村     
李淑菲 《福建乡土》2015,(1):48-49,51
1凤狮村有十几个自然村落,村名取自该村"凤山楼"与"狮子口"的第一个字。这里,溪中温泉汩汩而出,宗亲寺庙民俗如书。躲在山坳处的圆楼,蕴育着客家风情的血液。几百年前,悠悠的溪水从平和大芹山缓缓流下,在上官凤狮村地段有个"深潭",祖宗认为溪水到此变深是生财的"聚宝盆"。一百多座庞大的土楼族群在一两百年间依照山势地形而建,圆形、八卦形、四角形、半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各领风骚。若以年纪大小论:"溪口楼"已有500多岁,"在田楼"则以大字当先稳当土楼大哥。"凤山楼"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已有300多年历史,虽算不得老几,但至今长命不衰,面容青春姣好,坐落于大路  相似文献   

12.
万寿宫,始称旌阳祠,是道教文化和商业文化为一体的历史遗迹,是著名的道教景观。它比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还早200多年,信徒们来此寻根问祖,虔诚朝拜,旺盛的香火使他享誉海内外。南昌万寿宫如同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  相似文献   

13.
正县级市太仓,是一座江南历史名城,旅游资源颇为丰富。我们在逛了南园、金仓湖公园、太仓博物馆后,漫步进入因错过开发的"黄金时间"而原生态保留较为完好的沙溪古镇。沙溪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物产丰富,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誉。行进在小镇的石板路上,心情格外舒畅。印溪书舍、南野斋居、连蕊楼等一批古宅名居的基本轮廓还在。与老街平行的是开凿于宋代的七浦河,河上横跨着三座石拱桥:利济桥、庵桥、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认知上的"江南"其实是唐宋人的认知。"江南"概念曾在明清时期又出现过偏差,吴语区意义上的"江南",其实是晚清时期又兜回来的。"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流连人世间。"江南的雨甚至可以滋润到人心田里去。人们印象中的江南以才子佳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而著称。那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江  相似文献   

15.
<正>巴东县金果坪乡位于巴东县最南端,地处清江南岸,东与五峰牛庄乡、南与鹤峰邬阳乡、西北与建始官店镇接壤,自古就有"一脚踏四县之称"。这里是贺龙元帅、毛泽东主席签署的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烈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今浴血奋战过的红色土地,是湖北省27个重点老区  相似文献   

16.
<正>金果坪乡位于巴东县最南端,地处清江南岸,东与五峰县牛庄乡、南与鹤峰县邬阳乡、西北与建始县官店镇接壤,自古有"一脚踏四县之称",距巴东县城180公里,距鹤峰县城  相似文献   

17.
董刚 《民主与法制》2013,(11):62-63
如果说N集团占着的南客房楼是他的一块心病,那么南客房楼西边的八层配楼就更让他郁闷了。2004年6月,N集团的法律顾问正在反复折腾中院的时候,文所长经常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瞪着眼睛看着南客房楼,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一扭头,看见八层配楼。更是无限光火。我和许老师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又没心思多问,毕竟N集团这个硬骨头还没啃下来。  相似文献   

18.
陈婧 《台声》2010,(9):36-36
大多数营员都是第一次来到武汉。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二下火车就拿出相机在武昌火车站前合影留念,记录下初次踏上荆楚大地的美好时刻。营员们首先参观了具有“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美誉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们站在黄鹤楼最高层,俯瞰武汉的美景。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而武汉隔两江、三镇互峙的地域特色及历史在此积淀下的文化内涵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古代"鹄""鹤"同义,黄鹄矶即黄鹤矶。《元和志》记载:"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一首七律《黄鹤楼》更使此楼名扬海内外。后来,黄鹤楼屡毁屡建,达10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1984年,在它最后一次被毁100周年之际,比原楼高二层的第11次重建的黄鹤楼在武汉市蛇山黄鹄矶原址南数百米处拔地而起。楼共5层,高51米,主楼面积3000多平方米。重檐展翼,60只翘角向外伸展,红柱,黄色琉璃瓦顶。楼体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文化是由四大板块构成的,它们是: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如下图)。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是中华主流文化圈,汉族的发祥地。其他三个文化圈为少数民族的发祥地,呈"匚"形自北向西向南围绕在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周围。江南稻作文化圈早期是越人的繁衍之地,它包括四个文化区。秦汉以后,绝大部分越人都变为汉族,只有华南文化区的壮侗语族民族依然保持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