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胜 《人民调解》2009,(10):20-21
山东省青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采取社区矫正工作“1363”措施,强基础、重规范、抓质量、求实效,有效预防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市12个镇(街道)全部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共接管社区服刑人员820名,矫正期满解除矫正257名,现有矫正期内社区服刑人员563名,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均思想稳定,人心思进。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08,(11):23-24
为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组织积极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市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为例,通过对M区、X区社区服刑人员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从社区服刑人员所具有社会性别特点的事实出发,研究和探讨社区矫正中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提出并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根据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针对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应该在微观社区矫正实务工作方面和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制定方面能够充分考虑女性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性,实施分类矫正,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法治纵横》2014,(4):32-32
记者近日从司法部获悉,2013年,全国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保持在0.2%左右,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特大案件。截至去年10月底,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66.5万人,累计解除矫正100.7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5.8万人。  相似文献   

5.
崔刚 《人民调解》2009,(1):19-20
近年来.盐城市注重动员和依靠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专家、老模范“五老”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与社区服刑人员.特别是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学、帮教、帮困的“三帮”活动.努力提高教育矫正的效果。试点以来.全市共接受社区服刑人员10004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564名.占总数5.64%;19至45岁的青年人7483名,占总数74.8%),重新犯罪率仅为0.17%.且未发生重大刑、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群访事件;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2008,(5):18-19
宁波市江北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自去年4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坚持以思想帮扶为主.经济帮扶为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已经累计接收各类社区服刑人员131名。已经成功解矫30名。社区服刑人员无一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7.
《法治纵横》2014,(20):33-33
吉林省社区矫正工作自2006年2月开展试点、2009年12月全面试行以来。截至今年8月,全省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4万人,累计解除2.6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79万人,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06%,大大低于全国0.2%的平均水平,两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经验。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青田县司法局腊口司法所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一直注重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一是按不同等级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奖惩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分级管理及处遇的相关规定,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表现、所犯罪  相似文献   

9.
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是检验社区服刑人员矫正质量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作。因此,以社区服刑人员再社会化为中心,遵循罪犯矫正的本质与规律,构建科学、实效的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效果评估体系,是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整体水平,促进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10,(3):65-65
自2003年社区矫正开始试点以来,截至去年9月份,全国共有27个省(区、市)共有208个地(市、州)、1309个县(区、市)、14202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5.8万人,解除矫正17.1万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8.7万人。  相似文献   

11.
我市社区矫正工作于2005年3月在咸安区温泉街道开始试点,2006年8月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07人,已解矫816人,现在矫691人。为了增强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们根据《湖北省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实施办法》要求,积极探索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管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风险评估是提高社区矫正管理效率,降低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的有效手段。评估因素包括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其中不变因素中重点考察服刑人员的犯罪记录与犯罪类型。可变因素中重点考察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变化,观念的变化,矫正情况的变化和客观生活环境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16,(1):41-42
为进一步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湖北省司法厅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特点,建立健全教育矫正模式,促进了全省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许振奇 《中国司法》2011,(11):7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很大的国家,有约7亿人口生产生活在约100万个村庄。作为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社区服刑人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0年3月,全国已试行社区矫正的地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03234人,其中属农村人口的社区服刑人员212833人,占70.1%。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  相似文献   

15.
陈娜 《法学论坛》2016,(5):90-98
基于对上海市6个区县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社区服刑人员悔罪情况,发现总体上社区服刑人员悔罪意识较强.进一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社区服刑人员悔罪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就业、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与有过犯罪经历的朋友交往的人数、对社区矫正警察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工作的满意度这五个自变量对悔罪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社区服刑人员悔罪意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民调解》2009,(7):17-17
北京市昌平区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注重用“真心、爱心和热心”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着力解决社区服刑人员思想、心理和就业等问题,取得了实效。目前.在昌平区矫正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全区管理的371名社区服刑人员。无脱管现象发生.无一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对社区服刑人员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在引导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生活上起积极作用,但没有围墙的监狱监管难度大,如何管理成为待实践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自2006年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始终以提高矫正质量为根本任务.以确保社区服刑人员顺利重返社会为宗旨.立足依法矫正,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截止目前.新仓镇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7人.其中已有20人被解除社区矫正。已被解除社区矫正的.无1人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9.
陈国强  张莉 《人民调解》2009,(6):22-22,27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05年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根据省、市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提高矫正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探索出符合江汉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47名.正常解矫118名.建议提前收监1名.正在接受矫正的128名社区服刑人员思想稳定、行踪稳定、生活稳定,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连续被省、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0.
郭佩  许文娟 《法制与社会》2013,(12):292-293
风险管理是社区矫正的基础工作与核心工作之一。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前的风险控制的理论重点上应坚持一般的特殊预防理论,注重刑罚的效益价值。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后的风险控制是社区矫正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应以类型化的风险监管理论为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