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忱 《法制与社会》2010,(36):188-188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我国新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项制度也出现了许多的实施困境。本文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调查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困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生村官政策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给农村输入新思想、新血液,能引起农村的变化,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能推动农村政治文明的建设,能促进先进文化观的形成,能提高农民的素质,能解决农村人才紧缺问题,可见该政策对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玲  安静  沈芝  安彬 《法制与社会》2011,(17):161-161
大学生村官政策既是中央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的"育苗工程",更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必须合理规划和安排大学生村官的任用,使他们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最大的作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出台是一个好政策,但还需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的跟进,使大学生村官不仅引得来,用得上,最终还要留得住。  相似文献   

5.
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南京市浦口区涌现出的大量大学生"村官"典型事例,为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浦口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进工作中却面临着思想扎根难、工作深入难、能力提高难、推动发展难等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近年来国家的一个导向性政策,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其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虽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探索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内涵及政策背景、存在问题及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珲 《行政与法》2009,(9):25-27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新农村建设叉对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麦克利兰的胜任力模型为依据,从六个方面探讨了有关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问题。以期选拔出真正具备能力的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汪懿 《法制与社会》2015,(8):157-158
大学生“村官”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人才战略,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成长期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就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了剖析,就现行政策中以大学生“村官”为本的工作理念不尽完善、选聘工作规划不够合理、工作机制不健全、自身因素的影响这四个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村官”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意见建议,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质量和水平影响到了农村建设的成败。这就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拟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自身暴露问题的分析,探索高校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生村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明  刘长 《江淮法治》2009,(12):42-43
2006年上任的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将满。3年来,大学生的“村官”路走得如何?3年后,他们将何去何从?3年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李琼 《法制与社会》2010,(35):283-284
从2008年开始,中央计划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以此为契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基层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运行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或条件。因此,对政策环境的分析已成为研究公共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拟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分析现行大学生“村官”政策,以期为其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方媛 《法制与社会》2013,(19):154-155,165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状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进程。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科学文化水平较低、村组织执政能力低下是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阻碍。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基层中工作,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肖蕾 《法制与社会》2011,(36):215-216
大学生“村官”实施以来,理论和实践逐步的走向成熟,印证了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培训制度尚未完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监督体制和考核体制不够科学,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仍需进一步拓宽。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疏漏,才有希望看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6,(3):4-6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高素质干部队伍十分很重要,传统的简单粗放式的村干部管理方式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东旭 《法制与社会》2012,(26):161-162
大学生“村官”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身份定位不明确、工作无法展开问题.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修改完善,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正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发展,但理论与实践、具体实施与法律制度之间并不完全统一,“政府雇员”说①与“荣誉村民”说②的不适用,村官工作的不明确,让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依旧举步维艰.因而明确其身份定位,才能使大学生“村官”有所作为,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实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南  张召  邢旺 《法制与社会》2010,(14):216-217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政策的号召下来到农村,担任村官一职。这项政策一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后备干部,缓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目前在大学生当村官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为湖北省当前推行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提出建议,以期这一政策能够得到长期有效的实行,使大学生和农村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使农村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在当代基层政府管理中可以改善基层政府的政治动员与整合职能、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等.但是由于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与实践能力的缺位,以及现阶段大学生村官管理体制落后的原因,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政府职能中的积极作用大打折扣.为此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制度上的支持,改善大学生村官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大学生在提高基层政府职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屋拆迁、土地征收、征用,农村基层干部涉嫌职务犯罪案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特点、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村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烨捷 《政府法制》2012,(13):40-41
《女大学生村官质疑声中回村修路》、《4名大学生村官人股开超市,村民质疑不务正业》、《大学生村官工作半年当选人大代表遭质疑》……网络上,不乏对大学生村官个案的质疑。而在现实中,有一大批有志于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走上了村、镇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的权益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培育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巩固政权建设的长远战略.目前,在大学生村官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着相关法律不完善、保障范围狭窄、操作性不强、权益救济制度缺失等不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政策良性运行与长久实施.因此,应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法律地位,制定《大学生村官管理规定》,成立大学生村官管理协会,完善大学生村官权益的救济方式,从而构建健全的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体系,以便大学生村官真正“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